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301826536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调研材料 按照领导安排,为推动河东新区的近远期高质量发展,分局经认真研究准备,现就相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河东新区基本情况 (一)河东新区简介 遂宁市河东新区地处遂宁城区涪江河畔以东,与遂宁市船山区、蓬溪县、经开区接壤,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所在地。新区成立于2022年9月,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辖有2个街道、3个管理办公室,12个村、17个社区,是遂宁市正着力打造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绿色宜居幸福城市典范。202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3万人,常住人口16万人,均属于城镇人口。 新区人文厚重,秦汉开埠,隋唐繁荣,区内佛教胜地灵泉寺,隋朝开山以来,高

2、僧辈出,声名远播海内外,享有盛名的语言学家李实、贾岛、苏轼、林则徐、郭沫若、赵朴初等古今名人、文坛大师都曾登临于此,挥毫泼墨,赋诗作文。根据遂宁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定位,河东新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健康养老、科创教育、总部经济五大产业和数字经济。现有4A级景区2个,五彩缤纷路在“四川最美街道”评选中被评为“十大最宜商街巷”第一名。城市绿地率达到6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5%,观音湖水域面积达14.8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占遂宁市80%以上。2022年GDP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47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85亿元,增

3、长1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9.7%,占GDP比重为24.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亿元,同比减少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66亿元,工业增加值1.09亿元。 (二)现状及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从2022年9月新区成立到2022年9月的开发建设启动阶段。刚成立的河东新区几乎是白手起家,只有市政府注入的2000万元作启动资金,当时主要采用由施工企业垫资建工程,待政府出售土地后支付工程欠款,或以土地折价抵付工程款的方式开始启动城市建设,相继建成了涪江东岸防洪堤、东平干道和涪江三桥。 第二个阶段,是从2022年9月到2022年12月与中铁八局合作,进入以道路

4、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经过多方考察,引进了中铁八局合作整体开发河东新区,由河东新区所属的河东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中铁八局成都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亿元人民币,组建四川成工河东实业有限公司。其中,中铁八局出资1.2亿元,河东新区出土地资产折资8000万元,计划融资9亿元人民币对河东新区实施整体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中铁八局又以自己的资质和信誉,以及在河东的开发项目与农行四川省分行签定了银企合作协议,获得了银行对该项目4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全面拉开了河东新区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了城市交通主次道路建设。 第三个阶段,是2022年以后,进入以形成城市经济支柱产业为

5、主的全面开发建设阶段。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配套建设,以美化、黑化、亮化为主的环境建设全面实施,房地产开发、文化教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河东新区人居第一城新城形象得到全面提升。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基地;以灵泉风景区、五彩缤纷路景观带、观音文化园为重点的旅游休闲产业;以光电高科技产业园为平台的电子高科技产业;以河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河东新区建设成就(产城相融,高标建设) 昔日滩涂成绿洲、荒地变新城,见证着河东新区十七年的成长变迁。 城市拓展全面提速。行政中心、会展中心、体育中心、观音湖隧道投入使用;观音湖湿地公园、五彩

6、北路城市公园、观音文化园、莲里公园等滨水绿地惊艳呈现,不断创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实施全域海绵,让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生态优美已成为河东的城市标签。 产业协同全面提升。万达集团、保利集团、金科集团等纷纷抢滩河东,拉动产业河东、现代河东加快成型,以文化旅游、科创教育、健康养老、商贸会展、总部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初显。 民生福祉全面改善。构建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生活圈;联福家园、紫竹美庭媲美高端商住小区;河东小学、洋渡实验学校等有效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成功承办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在遂宁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贡献“颜值担当、文明担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

7、线攀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城市特色不明显,城市规划建设略显滞后。河东新区现在城市风貌特色有待优化,特别是城市的天际线,临山、滨水、门户等重点片区的建筑风貌管控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仍不够,体现在前期设计考虑不够详尽,后期管控未沉下心。二是产业载体不显著、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不明显。从产业分布上来看,河东新区产业载体不显著,次区域产业重合性较高,文旅相关产业载体竞争激烈,健康养老、休闲度假、文旅古镇已经成为产业重合集中地带,从城市规划上来看,河东新区从规划细节入手,将观音文化融入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但是基于观音文化的产业差异化竞争策略尚待明确和细化,特别是灵泉寺周

8、边区域,市政规划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协调性不强,城市空间的产业活力不够,导致河东新区文旅产业特色不明。三是配套功能不完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受限。河东新区健康养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整体水平偏低、产品类型单一,尚未形成集中的产业链条,明显滞后于大众消费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四是产业链条不全面、商贸会展产业空间受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新区已经拥有旅发大会、绿博会等区域知名会展品牌,但是商贸会展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发展不全面,导致商贸会展产业无法与本地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致使产业成长空间有限。五是科技创新产业平台不够。从人才成长环境来看,河东新区具有较大优势,但是协助人才成长平台建设

9、相对滞后,国开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研究院,推进电子科大学研究人员为国开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取得很好的人才孵化效果。而我区甲骨文研究院刚刚兴建,产业服务功能尚待彰显,人才孵化功能尚待发挥。六是民生社会保障不足不优。河东新区正处于开发建设的攻坚阶段,公共服务中的民生社会保障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和公共该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教育公共产品领域尚未建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公办与民办、职教和培训协调发展的较为完备的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医疗社会保障领域,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网络尚待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尚待细化。 二、新区发展思路 (

10、一)当前发展的重点 当前要重点突出河东作为城市新中心的核心地位,彰显“绿色河东、美丽新城”的魅力。一是全速推进河东二期建设。全速推进“五路一环一湖”建设进度,五彩缤纷北路景观建设和东湖引水入城建设,全面完成联盟河水系治理,成型东湖及周边景观,全线贯通环湖道路,快速建成任家渡片区城市新区,开工建设钟灵寺、马田、二教寺等安置房。二是精品打造仁里古镇。先行先试城市“双修”,重塑仁里特色文化小镇的人文风貌。修复城市公共设施,加快提升古镇老街“两横三纵”风貌,优化小街小巷空间环境,加快建设静音别院等精品大院;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加快推进联盟河堤景观提升,统筹推进古镇海绵化改造,改善古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要

11、加快启动古镇营销,鼓励居民、吸引企业参与古镇产业发展,为古镇特色及产业聚集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加快建设科教园区。加快建设A2线、科教园安置房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要加快推动能源学院和经济技术学院落地建设,再引进1-2所大专院校、科研科创机构落户科创园区,加快河东二小、二幼的建设进度,保障公共教育资源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四是积极构建以健身、养生文化为主题的产业体系。尽快建成养生谷保利花卉公园,加快荣海温泉酒店建设,打造高品质养生旅游地。打造高品质的诗画绿道,承办到水平国际马拉松比赛。 (二)近期发展计划 在全速建设二期、科教园及养生谷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构建以文化旅游、科创教育、商贸会展、健康

12、养老、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一是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仁里古镇、保利花卉博览园、仁里水乡等旅游项目建设进度,营销“拜观音、游古镇、赏花海、逛万达”的精品游线,加快建成成渝周末休闲度假目的地。二是要加快发展科创教育业。围绕东湖创想东岸,积极承接智能化、大数据的创新创意产业,中关村高科技孵化中心、清华大学启迪创新中心等高科技孵化项目力争签约落地;围绕能源学院,加快构建大学与高职、民办与公立同步发展的教育体系,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三是突破发展健康养老业。支持医养融合发展,开工建设宇帆医疗健康城,做强养生谷健康养老项目,支持一批特色高端的民办医疗、养老机构做大做强,打造辐射全省的医养基

13、地。四是谋划布局总部经济。依托东湖ECBD核心商圈,重点引导银行、保险、证券等企业总部入驻河东,形成总部办公聚集区。五是快速推进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今年新区共计省市区重点项目63个,总投资金额5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0亿元,近期要确保二期海绵城市建设、科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民中心、二期污水厂、医疗健康城等重大向项目建设如期开工建设。 (三)发展设想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勇担使命责任、积极有效作为,坚持绿色引领、产城共进、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推动各项工作终端落实见效,高品质打造河东二期,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5+1”产业体系,着力优化公

14、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努力实现民生保障从“七有”到“七优”,推动城市空间协同一体、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在中心城区极核发展中勇当主力军,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绿色宜居幸福城市典范。 “四大主题功能区块”: 行政商务区,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商业商贸,实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宜居幸福指数。 养生度假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建设仁里古镇、保利花卉博览园、灵泉禅意养生区,打造以养心文化为主题的国际知名特色康养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科创教育区,重点发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构建本专科、职业教育、国际学校等多类别、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端人才,营造科创优

15、环境。 乐活水都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科创文创、会议会展产业,建设智慧园区。实施“引水入城、河湖联通”,塑造“岛状发展、蓝绿交织“的城市形态,呈现”水城相融、产城一体”的水都盛景。实施交通外联内畅,抢抓高铁发展机遇,全面融入成渝;构建小地块密路网,水陆有效衔接零距换乘的绿色交通体系,三级绿道串联滨水空间、居住空间、公共空间;33座桥梁,一桥一景,一桥一故事,打造最具诗意的桥梁博物馆;塑造“蜀风横溢、旷幽清雅”的西蜀园林,建设中国西部水都、“东方威尼斯”。 1.找准目标定位。按照全市“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的定位,围绕建设“绿色宜居幸福城、现代产业创新城、观音文化旅游城”的要求,牢

16、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三城四区五产业”的总体定位,坚持“生态为底、绿色发展、规划引领、高点起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遂宁城市新中心,打造绿色宜居幸福城市典范,力争在2025年新区建成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人口突破23万,为中心城区形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提供城市空间载体、科教人才支撑、产业协同升级,建成中心城区经济极核的“绿色核中核”。 2.加快空间拓展。坚持“南北撬动”,有序推进空间扩张,建成绿色生态的公园城市。大力实施城市“北进”,全面推动河东二期建设,重点推进东湖引水入城、五彩北路城市景观、联盟河水系治理3个PPP项目包,力争3年内城市路网、水系、景观全部建成,全面展现西部水都的水城盛景。大力实施城市“南延”,匠心营造仁里古镇,实施城市“双修”,重点推进道路海绵改造、房屋修缮复古、景观文化重塑等项目,全面展现特色小镇风貌,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