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301826533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是最可爱的人》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近期大热的电影长津湖,同学们去看了吗?有什么感受?英雄七连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大银幕前的很多观众。这样的战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起感受那个特殊时代里的英雄人物。设计意图:借助当前社会热点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夯实基础1.字词检测掐(qi) 摁(n) 衔(xin) 掷(zh) 蹲(dn) 掰(bi)岱(di)

2、瘾(yn) 踹(chui) 勺(sho) 豁(hu) 脯(p)2.作者简介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当代作家、诗人。主要创作:19501958年,魏巍3次奔赴朝鲜。1951年4月11日,他在人民日报刊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1978年,魏巍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东方。荣誉:1982年,魏巍凭借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3.背景简介1950年6月,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我国国家安全。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设计意图:唤醒旧知,检

3、测预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三、问题探究过渡:文章的标题叫做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最可爱的人指的是谁呢?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又可爱在何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探寻。(一)自主探究作为一篇通讯,表现人物品质必须以事实说话。1.探究任务默读全文,找出志愿军何处“最可爱”。2.探究方法(1)默读全文,看看作者用哪些事实来表现志愿军的“可爱”。(2)作者为什么认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圈画出相关语句。3.成果展示(1)松骨峰战斗;烈火中救小孩;在防空洞与战士谈话。(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

4、样地美丽和宽广!4.活动小结魏巍同志为了向祖国人民报告这些,亲赴朝鲜前线,与志愿军战士生活在一起,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我们多少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他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我们眼前这平平常常的一切,都是他们鲜血的代价,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在朝鲜时,他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20多个他认为最生动的例

5、子。带回来给同志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最后只选取了这三个事例来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研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二)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细读三个事例,理解为何“最可爱”。2.过程安排(1)全班分为6组,1-4组探究事例1,第5组探究事例2,第6组探究事例3。(2)小组成员自行研读所选事例段落,找一找能体现志愿军战士们可爱之处的句子,结合相关资料,圈点批注这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其“可爱”。提示:可以结合作者总结性评价的句子来分析。(3)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形成小

6、组结论,选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分享。松骨峰战役背景资料: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于1950年11月25日晚全面打响。志愿军第38军的113师、112师成功迁回穿插到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和北堂站等地,切断了敌人的退路。摆在美军面前的严重问题是,如果不突围就有被全歼的危险。向南溃逃之敌为了打开生路,拼命向112师扑去,前来接应的敌军,也疯狂地杀向112师。面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美军,112师承受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其中由第112师335团1营3连扼守的松骨峰,是敌人争夺的要点。3.成果展示:(1)本事例是从志愿军战斗的角度来写其可爱之处的。在地形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战士们依然坚持激战八小时,使得

7、我们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这种坚守阵地、宁死不屈、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最可爱。在敌众我寡的劣势下,战士们依然坚守阵地、与敌人搏斗,这种不畏强暴、毫不退缩、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最可爱。战士们舍死忘生、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牺牲精神最可爱。(2)本事例是从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爱的角度来写其可爱之处的。在情况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即使救人的过程中充满危险,但战士却一点没有想着自己,而是为朝鲜人民着想,这种舍己救人、忘我无私、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最可爱。(3)本事例是从志愿军的思想精神的角度来写其可爱之处的。战士们这种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甘心吃苦的崇高思想境界最可爱;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最可爱

8、;这种高尚的荣誉感最可爱。4.活动小结三个事例从战斗、救人、思想三个方面分别表现了战士们的可爱,具有典型性。三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松骨峰战斗写的是与敌人打仗,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恨,能体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祥救儿童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能体现志愿军战士的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谈话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能体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同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最可爱”的内涵,丰富生动,形象感人。教师点拨:文中的三个事例排列的次序能否调换?明确:不能。志愿军战士出国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击侵略者是他们最大的任务

9、,“松骨峰战斗”是这神圣任务的具体体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应放在首位来写。“火中救小孩”写的是战争的另一侧面,是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具体援助,战士对朝鲜人民的这种爱,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亲情,是纯洁高尚的爱,是国际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与第一个事例相比,就其意义而言,自然应当放在第二位。前面这两个事例主要写英雄的行为美,后一个事例则揭示志愿军战士的心灵美,它是产生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放在最后来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志愿军的崇高精神。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以标题切入,和魏巍一起走进抗美援朝战场上的3个典型场面,借魏巍

10、之笔和战士们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交谈,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生动,形象感人。那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展现志愿军的可爱呢?我们下节课来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五、拓展延伸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野心狼!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

11、(国)野心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野心狼!野心狼!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六、布置作业1.当堂练习分角色朗读防空洞与战士对话的段落,读出人物的感情。2.课后作业如果你是魏巍的随行记者,你会准备哪些问题来采访营长和马玉祥?写出你的问题,并从文中找到答案。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谁是最可爱的人行为美革命英雄主义松骨峰战斗战斗国际主义精神烈火中救小孩救人爱国主义精神在防空洞与战士谈话谈话心灵美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