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三)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301820462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三)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三)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三)生物试题(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生物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糖类和磷脂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B.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不同在于其单体不同C. 染色体、植物细胞壁和昆虫外骨骼中都含有糖类D. 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分布于细胞膜的内侧【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

2、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详解】A、糖类的元素组成一般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A错误;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其单体都是葡萄糖,B错误;C、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其中DNA中含有脱氧核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中纤维素属于多糖,昆虫外骨骼中含有几丁质,几丁质属于多糖,因此染色体、植物细胞壁和昆虫外骨骼中都含有糖类,C正确;D、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D错误。故选C。2. 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蔗糖水解。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能为生物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

3、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C. 淀粉酶催化能力与底物浓度有关D. 酶的专一性由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催化作用可发生在细胞内(如呼吸酶),也可发生在细胞外(如消化酶)。3、结构决定功能,酶的分子结构不同决定酶的功能不同。4、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酶在生物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生物化学反应提供能量,A错误;B、酶是一种催化剂,只能发挥催化作用,但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B错误;C、淀粉酶的催化能力与温度、pH有关,与

4、底物浓度无关,C错误;D、酶的分子结构决定酶的功能,酶的专一性由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D正确。故选D。3. 人体的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蛋白质控制相关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可遗传的性状差异C.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D. 根据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的DNA序列可能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多数

5、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着生物性状。【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控制性别,例如红绿色盲基因,A错误;B、由于可能存在表观遗传的现象,例如发生了碱基的甲基化,因此即使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可遗传的性状差异,B正确;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C正确;D、由于不同的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所以根据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的DNA序列可能不同 ,D正确。故选A。4. 生物界中存在下列遗传现象:三倍体植株高度不育;兄弟姐妹间的性状差异;非同源染色体上

6、的片段互换;一个基因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导致高度不育B. 兄弟姐妹间的性状差异主要与基因重新组合有关C.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互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 现象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和随机性的特点【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意义能产生新的基因,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基因重组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

7、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三倍体西瓜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所以高度不育,与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A正确;B、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因此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主要与基因重组有关,B正确;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互换,可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C正确;D、三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体现了染色体的变异而非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D。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化石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 生物的多样性和

8、适应性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C. 种群中的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A正确;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适应性的特征,B正确;C、基因库是

9、指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因此并不是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C错误;D、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正确。故选C。6. 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的位置和大小等与统计结果无关B. 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中可能有较大差异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为国家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依据【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

10、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详解】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可能有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取样方法、取样的随机性、统计的准确性、数据的处理等,A错误;B、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是种群结构最基本的参数,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B正确;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降低害虫的出生率,从而降低种群密度,C正确

11、;D、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变化最基本的特征,因此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为国家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依据,D正确。故选A。7. 在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区栖息着多种动物。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植被主要栖息的动物地被层和草本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灌木层和幼树层树莺、苇莺和花鼠等林冠层柳莺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柳莺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记重捕法B. 北方针叶林群落中的生物存在垂直分层现象C. 该林区中不同种鸟类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D. 植被为动物分层提供不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答案】C【解析】【分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

12、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3、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详解】A、柳莺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因此调查柳莺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A正确;BD、北方针叶林群落中植被有地被层和草本层、灌木层和幼树层、林冠层,植物存在垂直结

13、构,存在分层现象,植物能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也存在垂直分层现象,BD正确;C、据表可知,树莺、苇莺都主要栖息在灌木层和幼树层,因此该林区中不同种鸟类的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C错误。故选C。8. 生物膜和人工膜(只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有差异,如两者对O2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明显高于人工膜,生物膜对K+、Na+有较高的通透性,而K+、Na+几乎不能通过人工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上可能存在协助O2通过的转运蛋白B. H2O以协助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通过人工膜C. 据题可知K+、Na+通过生物膜需要消耗能量D. 同一物质出人同一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

14、能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人工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没有转运蛋白,只能允许以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物质通过,生物膜有转运蛋白,物质可以以协助物质或主动运输等方式通过。【详解】A、O2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借助转运蛋白,因此生物膜上不存在协助O2通过的转运蛋白,A错误;B、人工膜上没有转运蛋白,H2O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通过人工膜,B错误;C、生物膜(含有转运蛋白)对K+、Na+有较高的通透性,而K+、Na+几乎不能通过人工膜(没有转运蛋白),说明K+、Na+通过生物膜需要借助转运蛋白,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K+、Na+通过生物膜不一

15、定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由题干可知,两者对O2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明显高于人工膜,说明水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因此同一物质出人同一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D。9. 不同生物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麦根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B. 动物肌肉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C. 酸奶胀袋是因为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D. 酵母菌通气培养和密封发酵都能产生CO2【答案】C【解析】【分析】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详解】A、植物细胞和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小麦根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A正确;B、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H2O,动物肌肉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因此动物肌肉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B正确;C、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