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2022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92KB
约6页
文档ID:301801786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2022_第1页
1/6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重庆市中小学教师2022 重庆市普遍中小学教师 2022—2022学年度持续教导学分 管理实施细那么(试行) 渝教师?2022?1号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持续教导管理,推动教师专业化进展,根据《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规定》(教导部令1999年第7号)和《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持续教导条例》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2—2022学年度普遍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学分管理细那么 一、持续教导学分管理的对象与周期 (一)对象 持续教导学分登记对象为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和学校教导管理干部 (二)周期 持续教导学分管理以5年为一个周期本周期为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持续教导周期管理以学年为计算单位,即从上年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止,其间采纳持续教导的学分登记为该教师该学年度完成的学分量,每年7月为持续教导年审时间 二、持续教导学分管理的目标与要求 (一)目标 - 1 - 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导进展总体目标,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全面加强以师德教导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持续教导学分管理,全面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导教学才能和教导教学管理水平,为根基教导可持续协调进展供给优质人力资源。

(二)要求 本周期内,普遍中小学具有高、中、初各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和教导管理干部应完成不少于100学分的持续教导学分总量,且每个持续教导的内容板块务必达成相应的最低学分要求每学年,务必完成不少于20学分的持续教导根基学分量新任教师第一学年度应采纳不少于120学时持续教导,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校本培训不少于60学时(周期总学分、年度根基学分和板块学分要求参见附件1) 凡1957年12月31日前出世的男教师和1962年12月31日前出世的女教师,以及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如教辅人员),其期满考核时可不执行板块最低学分制,所获持续教导学分拉通使用 转正及新调入我市的教师,从转正和调入年度开头登记持续教导学分,其考核标准按照年度根基学分和板块学分的年度平均值执行 支教教师和短期借调教师凭工作单位证明材料回原单位登记;借调一年以上且在普遍中小学任职的教师可在工作单位直接登记 三、持续教导学分管理内容与范畴 - 2 - 主要内容包括师德教导、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均包含市、区县(自治县)、校三级课程 (一)师德教导 师德教导重点在于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勤于创新的道德情操。

本周期内,由市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中心供给多门可供区县(自治县)和学校选择的市级师德培训课程(内容板块设计见附件2),并组织开展一级培训各区县(自治县)和直属学校务必选择一门市级课程,组织实施本地区或本单位二级培训,并加入全市统一考试每学年终止时,各学校根据《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试行)》举行职业道德考核 (二)新理念 新理念教导重点在于进一步更新教师理念,促进教师把新理念应用于教导教学实践 1.市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中心供给多门可供区县(自治县)和学校选择的市级新理念培训课程(内容板块设计见附件2),并组织开展一级培训各区县(自治县)和直属学校务必选择一门市级课程,组织实施本地区或本单位二级培训,并加入全市统一考试 2.各区县(自治县)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开发1—2门新理念培训课程,并报市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中心批准后实施 3.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设计新理念的校本培训 - 3 - (三)新课程 新课程教导重点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实践新课程的才能,包括模范化培训与生动性培训 1.模范化培训1)由市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中心供给多门可供区县(自治县)和学校选择的市级新课程培训课程(内容板块设计见附件2),并组织开展一级培训。

各区县(自治县)和直属学校务必选择二门市级课程,组织实施本地区或本单位二级培训,并加入全市统一考试2)各区县(自治县)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开发1—2门新课程培训课程,并报市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中心批准后实施3)市和区县(自治县)组织开展的各类模范化培训,如各级干部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班主任培训、农村教师专项培训、学科教材教法培训、学科根本功培训及其他相关培训4)各学校根据实际设计的新课程校本培训5)激励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及学校开展网络远程培训,开展网络培训需报经区县(自治县)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中心批准6)学历提高或其次学历进修(含研究生研修课程班) 2.生动性培训1)凡以上模范化培训工程未包括的其它应急性培训2)各区县(自治县)、直属学校更加是农村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的上课、评课、说课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根本功训练和考核3)市、区(县、自治县)组织的主题教研活动4)教师自主研修或加入中小学教学实践活动,如发表论文、编写专著、参与教导科研课题研究、加入学术交流、加入教学竞赛、承受教学研究课、承担培训主讲教师、承受送教下乡、挂职培训、撰写教学反思与读书笔记等工程 - 4 - (四)新技术 新技术培训重点在于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才能。

1.本周期内,1953年12月31日以后出世的男教师,1958年12月31日以后出世的女教师均要加入中小学教师教导技术才能创办筹划规定的培训,或英特尔未来教导培训 2.农村教师加入“农村远程教导工程”资源应用培训 3.市、区县(自治县)、学校根据实际组织开展其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四、持续教导学分折算手段 学时与学分折算手段一般为4学时折算为1学分,各片面概括学分折算手段见附件3 五、持续教导学分管理的程序 (一)申报 每学年度初,各学校应当结合本区县(自治县)统一要求制定校本培训筹划,并将校本培训筹划和校本培训活动申报表(见附件4)上报区县(自治县)或市中小学教师持续教导中心审核同意,作为其校本培训学分登记年审的依据各区县(自治县)应将本地区培训筹划和区县(自治县) - 5 - — 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