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第一章)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301799678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金融学(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行为金融学(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行为金融学(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行为金融学(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行为金融学(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为金融学(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金融学(第一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行为金融学(第一章) 行为金融学 金 融 学 人们的金融决策问题:不确定条件下人们如何对资本资源举行有效配置。 传统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认知无偏差 认知偏差 理性预期 心理偏差和心绪 传统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 贴近现实的假设:人是有限理性的 金融资产价格 (资产定价) 金融市场进展变化趋势 行为金融学:研究人的心理偏差和心绪对金融决策、金融产品定价以及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从人类的心理角度,对证券投资行为举行分析,跨入微观金融领域最前沿的学科之一。 行为金融提防于金融投资市场中的人性心理行为现象的研究。 1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阐述从标准金融学到行为金

2、融学的蜕变过程。包括: 1 标准(传统经典)金融学理论 2 有效市场悖论 3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4 行为金融学概述 第一节 标准(传统经典)金融学理论 主要内容: (一)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的产生 (二)标准金融学理论体系 (三)有效市场假说是标准金融理论的基石 (四)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的理论根基 (一)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的产生 现代标准金融理论源于对资本市场的分析;较成体系的资本市场分析开头于20世纪20年头,后形成三大学派。 自20年头至40年头,资本市场分析根本上由两大学派所主宰:以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Graham 和 Dodd为代表的根本分析派;以Edwards和Mag

3、ee为主的技术分析派。 到了50年头后,开头展现第三个分析学派数量分析学派,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2 1952年,马科维茨( Markowitz )在其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一文中提出了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创立了衡量效用与风险程度的指标,确定了资产组合的根本原那么。马科维茨( Markowitz )的资产组合理论被认为是现代金融理论诞生的标志。 (二)现代标准金融学理论体系 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 195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1964),Linter (1965),Mossin ( 1966) 有效市场假说(EMH)(Fam

4、a 1970) 套利定价理论(APT)(Ross 1976) 期权定价理论(Black和Scholes 1973 ) (三)有效市场假说(EMH)是标准金融理论的基石 1、金融资产定价是微观金融学的核心问题 标准金融学资产定价的方法有两类: (1)均衡定价法: A.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定价法 B.金融资产的均衡定价: CAPM (2)无套利定价法: 其根本思路为:构建两种投资组合,让其现金流特征一致,那么其价值确定相等;否那么的话,就可以举行套利。 3 A.无套利定价法(复制技术)通常应用于金融衍生产品; B.无套利定价是均衡定价的一个推论。 2、有效市场是资产定价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 虽然资本资

5、产定价模型(CAPM)的提出早于有效市场假说,但其假设条件(投资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以及同质性信念假设)与市场有效性假说一致。假设市场是无效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根本假设也不成立。 证券市场的典型特征: 不确定性和信息非对称性。 CAPM(以及APT、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等都是在存在不确定性而不存在信息非对称假设下研究资产定价问题的。 标准(传统经典)金融学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那么考虑了信息非对称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指出:市场处理信息的才能分外强,交易者分散的信息形成了一个客观的可得信息集,并由此抉择了投资者关于证券市场价格的市场信念(投资者的同质信念)。 具有理性预期的交易

6、者是有效市场的“缔造者”,他们明察秋毫、无所不通,使有效市场消释了信息非对称!这样,有效市场假说下的资产定价理论就可以只考虑只存在不确定性而不存在信息非对称性情景下的资产定价问题了。 4 所以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标准金融理论核心与基石。 (四)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的理论根基 1、投资者理性(两层含义) A.投资者的信念更新遵循贝叶斯法那么; B.给定信念下的选择偏好(投资决策)可以用期望效用最大化来表示。 2、理性预期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认知)是没有偏差。 3、市场均衡的条件:期望效用最大化和无套利 其次节 有效市场悖论(EMH Paradox) (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 主要内容: (一)同质信念与交易动机 (二)无交易定理 (三)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GrossmanStiglitz Paradox) (四)理性假设受到挑战 (五)来自阅历研究的市场“异象” (一)同质信念与交易动机 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都是理性预期的,就会产生同质性信念,从而引起交易动机是风险偏好而不是信念差异。 5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