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01797232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题目版 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 第一章 绪论 【选择题】 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 A有机污染物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名词解释】 1.环境毒理学 是研究环境污染物,更加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生态毒理学 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更加是环境污染物对非人类生物个体和群体以及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问答题】 1.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 P2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

2、方法有哪几种?P3-5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什么?P5 其次章 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选择题】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通过养分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朴分散 D载体分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调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A肾小球简朴分散 B肾小球

3、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巩固) B脱硫回响,对硫磷 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巩固) C环氧化,苯并()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巩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摈弃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摈弃速度 10.能沿

4、浓度梯度分散,需要载体加入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A简朴分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分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回响,不包括以下哪一种回响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A简朴分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分散 D胞吞 15.外源化学物经皮吸收务必具备下述哪项条件 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小于100 1

5、6.外源化学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17. 外源化学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回响的酶主要存在于 A微粒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18.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 A毒作用发生快慢 B毒作用性质 C代谢解毒 D毒作用持续时间 【名词解释】 1.生物转运:环境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类似的机理,均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统称为生物转运。 2.生物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布局和性质的变化过程,成为生物转化 3.代谢饱和:当毒物达成确定水平日,其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者参与代谢的酶的催化才能不能得志其需要,这样单位时

6、间内的代谢产物量就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这种代谢途径被饱和的现象成为代谢饱和。 4.靶器官 化学物对其积聚的部位可直接发挥毒性作用,该部位称为靶器官 5.贮存库有的部位化学物含量虽高,但未显示中毒效应,这些部位称为该化学物的贮存库。 【问答题】 1、阐述毒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及其机理。P7-10 2、环境污染物吸收有哪些途径?分析影响吸收的因素?P10-12 3、肾脏排泄毒物的机理包括哪几种方式?P16-17 4、简述生物转化的回响类型。P25 5、何谓肠肝循环?P17 6、外源化学物分布的特征是什么? 7、如何理解生物转化的繁杂性? 8、举例说明毒物代谢酶被诱导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 第三

7、章 环境化合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选择题】 1.毒物是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确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LD50的概念是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展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统计值) 3.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ALD100 BLD50 CLD01 DLD0 4.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A未能查看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未能查看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

8、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 5.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一种化合物按确定方式与人接触,展现了亚临床病症的最小剂量 B一种化合物按确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查看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确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一种化合物在确定时间内按确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头展现奇怪 变化的最低剂量 6.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A十足致死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以上都是 7.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C是对不同毒物举行急性毒性分级的根

9、基标准 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 8.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十足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9.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展现死亡的剂量 A十足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0.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展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A十足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1.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A十足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

10、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2.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 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展现某种最微弱的奇怪变更 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 C长期反复屡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 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 13.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一致的条件下,以下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ALD50 BLD0 CLD01 ELD100 14.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一致的条件下,以下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ALD50 BLD0 CLD01 DLD100 1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回响(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