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301734534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盆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骨盆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骨盆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骨盆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盆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盆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骨盆骨折患者2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R473.6B1672-5085(2012)23-0341-02【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6例骨盆骨折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主要护理措施有急救护理、病情观察、症状护理、体位护理、合并休克的护理、一般护理等。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及有效临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做好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关键词】骨盆骨折患者护理骨盆骨折(fractureofpelvis)是指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1。由于骨盆具有负重,保护盆腔内脏和传递人体载荷的作用,因此严

2、重的骨折不仅会造成内脏损伤,而且对人体的负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治疗上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当病情稳定后考虑手术治疗。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骨盆骨折患者2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2055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车祸21例,高处坠落5例。合并内脏损伤及其他部位骨折、尿道损伤5例、脾破裂2例、股骨干骨折6例。移位骨盆骨折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2方法1.2.1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必要时2个或多个通道,且输液通道应建立在上肢或颈部,而不宜在下肢,以免液体不能有效进入血液循

3、环。1.2.2病情观察骨盆骨折后,骨折断端可大量渗血,与骨折严重程度成正比,渗血不易止住,易发生休克。骨盆壁及邻近软组织撕裂出血,盆腔内静脉丛损伤、脏器损伤及骨盆内血管损伤出血等,均是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故早期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轻度损伤可出现尿后滴血或血尿,并有尿痛、小腹痛症状。重度损伤时,患者排尿困难,因尿液不能排出而致尿潴留。若导尿时发现膀胱空虚,仅有极少血性尿液,应想到膀胱破裂并有尿外渗的可能,应及时告知医生。如尿潴留伴导尿插入障碍,则应考虑尿道损伤,不宜勉强插入,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严密观察患肢足趾活动、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反应、皮肤颜色、皮肤感

4、觉等情况,如果臀肌、小腿腓肠肌肌群的肌力减弱、足下垂、小腿后方及足外侧感觉丧失,必须立即报告医生。1.2.3症状护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尿量、皮肤黏膜,检测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以明确是否出现休克及程度。如出现休克则迅速予高流量给氧,快速补液输血,保暖,忌用热水袋。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和腹膜刺激征,如出现相应症状体征则早期作出相应处理。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利于排便。术前日必须排除肠道内瘀积的大便,以利手术操作,减轻术后腹胀。1.2.4体位护理骨盆骨折常用皮肤牵引、骨盆悬吊牵引、跟骨骨牵引及股骨髁上

5、牵引进行骨折复位或维持骨折复位的位置。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1周内宜取平卧位,卧气垫床。1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半坐位练习,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2周开始练习半卧位,患肢抬高1530,并保持中立位。牵引治疗期间,要求躯干要放直,骨盆要摆正,脊柱与骨盆要垂直。双下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体位、牵引重量、肢体外展角度,发现异常及时纠正,防止骨盆倾斜,造成下肢内收畸形,影响走路的功能。患者应遵从医嘱,不能因卧床时间长而疏忽或私自改变体位。1.2.5骨盆骨折合并休克处理及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尽量少搬动病人,必

6、须搬动时,需将病人放置于平板担架上移动,以免增加出血。输入足够的血量,恢复其有效的血容量。及时输入林格氏液及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及时手术结扎或吻合断裂血管,及时缝合修补破裂脏器。应用适量有效的止痛药物,以减轻休克的发展和创伤的反应。及时有效地吸入氧气,以减轻失血所引起的脑组织缺氧和损害。应用适量的升压药,维持收缩压的稳定,以保证心、脑器官的血液供应。及时整复固定骨折错位,以减少骨折断端的活动性出血。对合并有内脏损伤的病人,在扩容的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1.2.6术后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予心电监护,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伤口渗血及引流情况,如术后1012h持续引流出血性液

7、体超过1000ml,则需引起重视,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常规对骨盆骨折患者留置导尿管,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脱落。导尿管及尿袋应置于低体位,每天更换尿袋,每日两次用碘伏棉球擦拭患者尿道口。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1000ml以上。患者皮肤完整性受损,手术后长期卧床,骨隆突部位容易发生褥疮而给患者造成痛苦。笔者让患者卧气垫床,并用软枕分别垫入一侧肢体的踝部、膝部、髋部、肩胛部。2h后取出软枕,按摩受压部位后平卧12h,再垫入对侧肢体,如此交替进行.保持床铺的平整、干燥、无碎屑。1.2.7一般护理骨盆骨折的患者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意外受伤。起病急,同时患者又各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所以患者都存在着各种各样

8、复杂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程度的恐惧感。迫切想了解病情,担心自己会致残。笔者主动关心体贴患者,紧急处理时做到紧张有序,保持沉着冷静,让患者有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术后的饮食因人而异,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不宜吃的过饱、过甜及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帮助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骨盆骨折术后3d容易发生脂肪栓塞,术后17d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为预防栓塞的发生,早期功能锻炼尤为重要。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的收缩及足踝关节活动。如股四头肌等张收缩、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足趾的活动。术后20d可以扶拐杖行走,并逐渐弃拐

9、负重行走。注意活动强度从小到大,活动时间从短到长,使患者逐步适应。如肢体肿胀或疼痛加剧,可减少运动范围或维持原状,如症状加重则暂停。通过锻炼,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好,生存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2.8出院指导合理安排饮食,补充营养提高体质,促进骨折愈合。制定出合理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骨盆骨折扶拐是下床活动的必要条件,扶拐的方法对骨折的愈合很重要,拐杖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调适,一般高度是患者双手扶拐,与肩同宽,拐杖软垫距离腋窝23cm,扶拐的力应在双手而不应靠腋窝支撑身体,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麻痹,一旦发生虽经休息可以恢复,但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功能锻炼的过程,因此出院前应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双拐

10、。出院,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等定期复查。在1年内不能负重劳动及运动。2结果给予26例骨盆骨折的患者以全面护理,患者中大部分达到了康复的目标,效果比较满意。3讨论骨盆骨折往往是因强大暴力所造成,30%50%的患者为不稳定型骨折2。骨盆骨折多由强大的外力所致,也可通过骨盆环传达暴力而发生他处骨折。常见的病因是创伤,如压砸、轧碾、撞挤和高处坠落等;其次为肌肉的撕脱伤。由于暴力的性质、大小和方向的不同可引起各种形式的骨折或骨折脱位,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13,是临床上较多见的骨折之一3。常是有合并伤或伴发伤的多发伤者,而且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这就给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此时如能及时果断的进行及时有效护理,对于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大的帮助。我们通过对26例骨盆骨折的患者以全面护理,患者中大部分达到了康复的目标,治疗效果满意。Reference1胡妙青,徐秋燕.5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9):945.2臧志萍,吕秀清,何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07,19(6):62.3刘志容,莫丽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1(5):40.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