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出口退税管理知识分析(35页PPT)

上传人:ahu****ng3 文档编号:301734270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4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与出口退税管理知识分析(35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与出口退税管理知识分析(35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与出口退税管理知识分析(35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与出口退税管理知识分析(35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财务会计与出口退税管理知识分析(35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与出口退税管理知识分析(35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与出口退税管理知识分析(35页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出口货物免退税会计出口货物免退税会计第一节第一节 出口货物免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退税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退税额的计算退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第三节 免免.退税会计处理退税会计处理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计算及会计处理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计算及会计处理出口货物免退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免退税额的计算重重 点点难难 点点 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增值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货物消费税征税货物报关离境的货物报关离境的货物财务上已作销售处理货物财务上已作销售处理货物出口收汇并已核销货物出口收汇并已核销货物一节一节 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出口货物免退税概述 一、退(免)税形式一、退(免)税形式 免税并退税免税并退税

2、 免税不退税免税不退税 不免税不退税不免税不退税享受免税并退税企业(货物)享受免税并退税企业(货物)1 1)生产企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2 2)有)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后直接出口或委托其他外贸收购后直接出口或委托其他外贸 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3 3)特定的出口货物特定的出口货物:享受免税但不予退税企业(货物)享受免税但不予退税企业(货物)1 1)属于生产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属于生产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 理出口的自产货物;理出口的自产货

3、物;2 2)外贸企业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3 3)外贸企业外贸企业直接购进国家规定的免税货物出口;直接购进国家规定的免税货物出口;4 4)以下)以下货物货物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原材料进口免税);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原材料进口免税); 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 出口卷烟;出口卷烟; 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军品以及军队系统企业出口军需工厂生产或 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军需部门调拨的货物; 国家规定的其他免税货物国家规定的其他免税货物(农民销售的自产农产品等)(农民销售的自产农产品等)

4、不免税不退税货物不免税不退税货物1 1)国家计划外出口的原油;)国家计划外出口的原油;2 2)援外出口货物;)援外出口货物;3 3)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天然牛黄、麝香等)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天然牛黄、麝香等)出口退免消费税政策出口免税出口免税并退税并退税出口免税出口免税并不退税并不退税出口不免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也不退税外贸企业外贸企业先缴纳,等货物先缴纳,等货物出口后退税。出口后退税。生产企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自营出口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卷烟出口试行卷烟出口试行免、抵、退免、抵、退免税采购免税采购先征后退先征后退免:免:销售环节销售环节抵:抵:已纳税款抵顶内销已纳税款抵顶内

5、销 货物的应纳税额货物的应纳税额退:退:未抵顶完的部分未抵顶完的部分购:不缴纳购:不缴纳销:不退税销:不退税三、出口货物退税形式三、出口货物退税形式二节二节 出口货物退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退税额的计算一般贸易一般贸易一般贸易一般贸易兼营出口与内销兼营出口与内销兼营出口与内销兼营出口与内销进料加工复出口进料加工复出口进料加工复出口进料加工复出口购小规模纳税人货物购小规模纳税人货物购小规模纳税人货物购小规模纳税人货物单票对应法:单票对应法:单票对应法:单票对应法:应退税额应退税额应退税额应退税额= = = = 购进额购进额购进额购进额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 = = = 出口额出口额出口额出口额加

6、权平均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加权平均 单价单价单价单价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应退税额应退税额应退税额应退税额= = = =出口数出口数出口数出口数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加权平均 单价单价单价单价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出口货物出口货物出口货物出口货物FOB FOB FOB FOB 人民人民人民人民币汇率币汇率币汇率币汇率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未未未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应退税应退税应退税应退税= = = =未抵扣完的进未抵扣完的进未抵扣完的进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项税额项税额项税额出口货物出口货物出口货物出

7、口货物FOB FOB FOB FOB 人民人民人民人民币汇率币汇率币汇率币汇率退税率未退税率未退税率未退税率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抵扣完的进项税额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应退税应退税应退税应退税= = = =出口货物出口货物出口货物出口货物FOB FOB FOB FOB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退税退税退税退税率率率率作价加工作价加工作价加工作价加工退税额退税额退税额退税额= = = =出口应退税额出口应退税额出口应退税额出口应退税额 - - - - 销售进口料件应抵销售进口料件应抵销售进口料件应抵销售进口料件应抵扣税额扣税额扣税额扣税额进料委托加工进料委托加工进料委托加工

8、进料委托加工退税额退税额退税额退税额= = = =原材料进项税原材料进项税原材料进项税原材料进项税 原材料退税率原材料退税率原材料退税率原材料退税率+ + + + 加工费加工费加工费加工费复出口货复出口货复出口货复出口货 物退税率物退税率物退税率物退税率+ + + + 海关实征的税额海关实征的税额海关实征的税额海关实征的税额应退税额应退税额应退税额应退税额= = = =(普通发票)(普通发票)(普通发票)(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退税退税退税退税率率率率应退税额应退税额应退税额应退税额= = = =(税务部门代(税务部门代(税务部门代(税务部门代开的增值税专用

9、发票)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发票注明金额增值税发票注明金额增值税发票注明金额增值税发票注明金额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退税率1、 出口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出口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 外汇核销单(出口退税联)、外汇核销单(出口退税联)、 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消费税产品退税还包括专用税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消费税产品退税还包括专用税票)、 出口发票(总局最新政策可以不报)一一对应出口发票(总局最新政策可以不报)一一对应2、出口数量等于进货数量,无论是出口或进货不保留结余。、出口数量等于进货数量,无论是出口或进货不保留结余。3、若出口数量大于进货数

10、量时,须等进货充足时,申报退税,、若出口数量大于进货数量时,须等进货充足时,申报退税, 否则视同放弃多于出口数量的退税;若进货数量大于出口数量,否则视同放弃多于出口数量的退税;若进货数量大于出口数量, 可以采取将多余的进货进行分批,结余部分留在以后申报。可以采取将多余的进货进行分批,结余部分留在以后申报。 单票对应法单票对应法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其中其中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 出口

11、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出口货物征税 率率 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其中其中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 免税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购进原材料价格(征税率(征税率退税率)退税率)2 2、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 = = 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离岸价 外汇人民币牌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 = 免税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出

12、口货物退税率3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则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 =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 =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则当期应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 = =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 0 = 0 增值税退税率:增值税退税率:17%、13%、11%、8%、5%等等消费税退税率:适用税率消费税退税率:适用税率 (划分不清时以低适

13、用税率计算退税额)(划分不清时以低适用税率计算退税额)三、出口退税率三、出口退税率要求:计算该企业当期应缴纳或应退的增值税额。要求:计算该企业当期应缴纳或应退的增值税额。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15%。2009年年7月发生如下业务月发生如下业务 :从国外购进货物,关税完税价格为从国外购进货物,关税完税价格为500万元,关税税率为万元,关税税率为10%,海关代,海关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从国内购进原材料一批,价款为征进口环节增值税。从国内购进原材料一批,价款为800万元,增值税专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

14、为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金为136万元。外销货物的离岸价为万元。外销货物的离岸价为1000万元。内销万元。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1500万元。该企业适用免、抵、退税政策,上期留万元。该企业适用免、抵、退税政策,上期留抵税额抵税额50万元。万元。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 = 内销货物销项税内销货物销项税 (进项税额进项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上期留抵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1500 x 17% - (136 + 93.5 20)-50 = -4.5万元万元93.5万元万元 = 500 x (1+10%)x 17% 20万元万元=离岸价离岸

15、价x(征税率(征税率-退税率)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1000 x(17%-15%)出口免抵退税额出口免抵退税额 = 1000 x 15%= 150万元万元当期留抵税额当期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4.5 150)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4.5万元)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 150 4.5 = 145.5万元万元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出口货物的征税率

16、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退税率为15%。9月发生有关业务月发生有关业务 :购进原材料,价款为:购进原材料,价款为200万元,万元,准予抵扣进项税额为准予抵扣进项税额为34万元。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万元。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格为100万元。上期未留抵税额为万元。上期未留抵税额为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为100万元,收取万元,收取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万元。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 = 100 x 17% (34 2)- 6 =-21万元万元2万元万元 =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离岸价离岸价 x(征税率(征税率-退税率)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抵减额= 200 (17% - 15%) - 2 2万元万元 =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免税购进价格免税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