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折***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08KB
约8页
文档ID:301731908
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_第1页
1/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由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进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力资源存量快速增长,今后我国每年将净增数百万剩余劳动力农村如此丰富的人力资源若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将会成为一笔最为名贵的资产,极大地促进农人增收,加速农村小康社会的创办进程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于全面创办小康社会具有分外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劳动才能的总和,又称农村“劳动力资源”它也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农村人力资源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体,由于受到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一向都没有从根本意义上举行开发,加上建国初期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人口急剧膨胀,使得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更加不容乐观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现状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最显著的数量特征就是基数大、增长快。

据统计,2022年我国总人口为12.92亿人,乡村人口9.37亿人,占总人口的73%左右其中,在9.37亿乡村人口中,有乡村劳动力4.90亿,而且这一数字仍在逐年递增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进展相对滞缓形成了冲突,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进展沉重的包袱 2.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行业分布落后改革开放前,我国90%以上的农村人力资源都在从事传统的农业,即在农业内部就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其次、三产业的迅猛进展,农村的劳动力逐步向其它非农产业转移,其次、三产业中的农村的劳动力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仍占有很大比重2022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依旧高达31990.6万人,而从事其次、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却只有16536.3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几乎是从事其次、三产业劳动力的两倍多这无疑使得农村大量存在着剩余劳动力,给现代农业的创办和农村经济的进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3.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比例逐年上升据统计,从1980年到2022年中,女性劳动力的十足数量是逐年递增,从1980年的14456.2万人到2022年的22850万人;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也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80年的45%到2022年的47%。

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的上升是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方面一个新的特点,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主要表达在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科技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才能等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展,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水平还是较低,不适应农村经济进展的需要 1.文化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虽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展也有确定的提高,但是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中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依旧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很大的比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村经济的进展 2.思想观念落后我国的农村大都地处偏远的地区,农村交通和信息都对比闭塞,农村进展相比较较缓慢,农村劳动者受到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及其文化素质的制约,因而相当一片面农人存在着落后、狭隘、保守的观念和心态同时,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和形式又对比贫乏,一些封建迷信活动还在农村盛行农村人力资源中这些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了农人自身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展 3.科技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大片面人根本上属于体力型和阅历型农人,不具备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初级技术才能在农村,大量农业科技产品在农村无法大面积推广,形成科技滥用农村人力资源中科技水平较低,阻碍了高产、高质的农业产品在农村的推广和运用,限制了农人增收的渠道,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4.适应市场经济的才能弱我国农村劳动者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长期受筹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影响,现代经营和管理的学识缺乏,经营管理的才能较差,信息的吸收和回响很慢,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才能弱这种状况大大阻碍了农村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展 从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一项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任务特别艰辛而紧迫,务必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解决农人问题和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 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于提高农人素质、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均衡进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 从整个国家的战略高度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

我们实施全面创办小康社会的目的,就是要以较快速度和较大幅度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人、家庭财产,让城乡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后创造的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从中国的实际处境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我们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务必充分考虑占全国60%以上人口的宏大农人的利益,考虑到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殊国情我们不仅需要进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也需要进展有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特意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就可以将人口压力转化成资源优势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学识经济时代和日益强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一方面,我们现在所处的学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学识的载体这就意味着举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促进经济 可持续进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学识经济时代农村社会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面对当前日益强烈的市场竞争,对农人素质的要求将大大提高,更加是对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学识水平和生产技能,才能真正降低整个社会的生产本金,增进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对于当今竞争日益强烈的国内和国外市场来说,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农村、城镇培训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新型人才,已经显得特别紧迫和重要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提高农人素质、解决农人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说毕竟实际上就是农人问题,而农人问题的核心是农人收入低、就业难的问题,根源又在农人缺少获取学识的才能就是说,农人自身的才能抉择“三农”问题能否得到最终解决由于全体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措施,结果都要通过农人的观念、熟悉、学识、文化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起作用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使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有效资源动力,也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化因此,务必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放在第一位,作为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 (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终抉择气力 农业现代化是靠农村人力资源推动的在农业现代化创办中,物质资本是资本,人力资本也是资本,而且是更重要的资本,是其它各类资本的灵魂。

人力资源务必经过开发才能转化成人力资本农人作为农村的人力资源,一旦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就会转化为名贵的资源和资产因此,只有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一方面有效操纵新增人口数量;另一方面,使现有劳动力大量从农业中释放出来并转移到非农部门,缓解人地关系的冲突,改善农人可利用农业资源的条件,提升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和农人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同时,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进展,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进展,经济增长方式要由单纯追求产量、产值的增长的粗放型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增长的集约型转变而实现这种增长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抓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积累,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提高农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人的学识、技能、人的创造才能得以扩展和更新可见,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终抉择气力 (五)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进展的不竭动力 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进展,是一种从更高层次和更新角度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进展的理性诉求当前农村无论是养护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养护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操纵土地荒漠化、减轻化学污染,还是开发农业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都要求宏大农人能更理性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能运用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进展。

这无疑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有着更深刻的要求另外,从农村产业化的完成来看,要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分工为根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资本、技术为纽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延长产业链,与其次、第三产业嫁接,将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与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或产业链,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布局都要有更大的提高不仅是有确定的文化科技素质,还要有确定的专业素质;不 仅要有大量的经营人才,还要有大量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这就务必通过教导等方式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学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农人,作为现代化最宏大的创办者,我们务必紧紧跟上时代步伐,熟悉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解决农人问题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和再实践,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才能最终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的优秀创办者,成为学习型、技能型、合作型的新型农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的付出 — 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