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与转换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301728798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与转换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与转换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与转换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与转换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与转换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与转换的实践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与转换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学分互认 学分制的教育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实现学分互认是学分制的最高境界。学分互认能够建立一种校际之间、学院内外专业相互共建的学习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宽阔的学习时间和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现代大学生对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学分互认与转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模型构建。1.高职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高职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可以说是一种由多个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和培养的人才培训机制,为广大学生们提供了众多同类院校、甚至本科院校的学习和就读机会。学分互认是实施校际教育合作的有效途径,它打开了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

2、学习体验;学分互认加强了我国高校间的优势和资源相互利用,促进了不同院校的优势学科、重点专业之间的融合和发展,对于改善和提高我国高职类院校的教育办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学分互认目的是为了真正实现专业的资源共享,学分互认。通过两校双方的共同协商,签署了两校学分互相确认工作协议,形成了两校学分互相确认的工作机制。实现学分互认、课程共享的专业合作教学方式有三种:其一,互相选派一些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实地访学,学习时间为一年或者一个选修学期,这些工作学生完全就可以像在我们自己本校一样到的选修学校进行学生报到、择班,上课, 正常开展自己大学学习生活;其二,个别高校学生完全可以直接充分利用在本校大学就

3、读期间的业余学习时间,经过当地教育部门资格审核学校批准后,去其他高校直接参加自己选修的一门课程:其三,开展了选修专业的资源共建,把两所选修学校间相同的选修专业,利用各自的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进行课程共建,资源共享,让两所共建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去根据自己的專业特点选择老师和课程进行学习。各高职高专院校要将学分互认课程整合打造建设成网络资源共享课程,要求能够满足不同院校的广大学生在线网络学习的需要。共享资源课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基本资料、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等,为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效果各院校同时选拔一批德高望重,并且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逐级建立高职院校学分互认

4、联合课程机构,该机构负责对高职院校参与学分互认联合课程的学分体系进行制定 、协调和实施,全面考察和研究高职高专院校间重点或特色高职院校的课程和学分设置,构建一套标准化的课程体系,统筹计算相关研究结果,找出可在个院校间流通“货币”,制定标准的操作规范,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进行分步骤、分批次的试行,实施动态的监控管理工作,确保学分互认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和针对不同院校的相对公平性。2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学分互认是一种在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高专院校之间纵向沟通和衔接的一种重要手段。处于不同教育层次的地方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可以通过跨学校选修课程并获得对应学分或者通过学分银行

5、进行相关课程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等各种途径来实现选修学分的互认,以充分满足高校学习者的个性化, 多样化的学习需要。目前,在南方一些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已经开展了学分互认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之前山东省也早早的提出了推学分银行实现本科与高职院校互认学分。通过学分制度的各项改革工作,可以实现不同学习者达到间断性、终身性地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具有储备、兼容、互认性能的“学分银行”实现职业教育上下贯通的问题。学生在职业院校可以间断性地通过学习获得学分,在此前获得的学分仍然被承认,甚至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顶岗操作也都能够直接换算为转化课程学分。高职高专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开展的学分互认,是不同

6、办学模式下的学分互认,它的目标是以人为本,注重促进个体成长的一种教育观念的形成和体现。根据学生和个体的特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们可以考虑在高职院校中选修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实训类专业课程,掌握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巧,并且还可以获得一些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们也可以选择在其他专业中选修一些相关的理论和专业方面的课程,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们也有了机会从中走出去的校门,优化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以后在其他本科院校进一步的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3学校社会联合培养的学分认定学校、社会结合培养的路径是指拥有一定的教学条件(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实训机构设施、实习环境、创新科研环境等),比较优

7、秀的高职院校,凭自己的教学条件就可以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我国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学生通过到相关的学校就读就可以学习其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操作。而一些偏远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硬件欠缺,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育部门如果要求其培养一批合格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在推行学分制制度下,可与其他社会性的公益实践活动(例如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体育类素质课程、思政课程等与其他社会性的体育活动、志愿者公益活动)相结合进行学习。学生也便于充分地利用寒暑假期间所参与的社会性公益活动或组织其他社会性的公益活动,从而获得相应的学分。因此学校、社会相互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路径,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们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还同样可以增强大学生们对于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分制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改革和实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教育的内涵不断地丰富、形式不断地变化、应用正不断地扩展,具有强盛的教育生命力,各高职院校在学分制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探索上,可进一步总结和借鉴各高校的教育先进经验,发扬自己的教育优势,建设独具特色的教育精品和专业课程,同时相关单位应与各个高职院校间更好地加强教育合作,共建共赢学分互认机制。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