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农-韦弗传播模式C.香农Claud Shannon 和 W.韦弗Weaver 在传播的数学理论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 1949)中提出的用以解释电报通信过程的传播模式含义: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整个传播过程中存在与通道中的噪音干扰可能会导致发出的信号与接受的信号之间产生差异 ,从而使得由信源发出的讯息与由接收器复原并到达信宿的讯息二者的含义可能不一样. 该模式中,信息源从许多可能的信息中确定要传播的讯息,发射器将讯息转换成适合于通道使用的信号形式通道即将信号从发射器传递到接收器的媒体 接收器的任务是将信号转换为讯息,并发送到传播目的地即信宿信宿是讯息所要到达的人或事数学模式把传播描述成一种直线的单向传播过程,整个过程由5 个环节和一个不速之客 噪音构成 噪音” 概念的引入,是这一模式的一大优点 噪音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面的任何东西它指的是一切传播者意图以外的、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构成噪音的原因既可能是机器本身的故障,也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干扰 克服噪音的方法是重复某些重要的信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特点:1基于信息论范畴讨论传播问题,技术特征 ,有数学公式加以推 . 2将传播描述为一种直线、 单向的过程 ,包括 5 个需要完成的正功能 . 3设置 “ 噪音” 这个负功能因素 ,讨论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损失. 与拉斯韦尔模式相比,香农韦弗模式多了 “ 干扰 ” 因素 .这也是香农韦弗模式的一大 优点.这样,传播的信息中就不仅仅包括“ 有效信息 ”,还包括重复的那部分信息即“ 冗余”.传播过程中出现噪音时,要力争处理好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之间的平衡.冗余信息的出现会使一定时间内所能传递的有效信息有所减少. 香农 韦弗模式也有自身的缺陷.他们未能在模式中更多地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无视了讯息的内容等.后来,这一模式有加入了反馈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信息的双向性,使之更接近人类传播的一般过程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相关常识:1、 传播学研究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2、 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_40 年代的美国,至 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 年代3、 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1拉斯韦尔:五 W 模式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3卢因:守门人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4、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注重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而新闻学以“ 术” 为重点2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3从研究内容上看,有差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4从研究方法上看,单调新闻学 ,全面系统传播学5、 传播学研究的方法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3实验分析法 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传播的类型:A. 亚里斯多德模式静态因素及其关系的描述, 适合描述公众传播B. 拉斯韦尔模式以“ 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 ” 为假室前提,忽略了反馈及动机的分析。
C. 香农一韦弗模式“ 传播数学理论 ” ,以电路原理的直线性单向过程比作人的传播过程,十分机械,无视了内容,效果、情况,人的功能性,强调了噪音德福勒模式:开始注意反馈的存在,直线性循环性、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与直线性模式决裂,适合人际传播的描述D. 丹斯模式:强调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利于描述传播的连续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E. 纽科姆 ABX 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 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作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 互向模式:不再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F.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传播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G.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H. 赖利夫妇社会学模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