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立桂林经济特区的战略意义 张秋红【Summary】桂林地处西部地区,是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建立桂林经济特区,有利于将桂林建设成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和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与环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共同成为西部地区全面开发开放新的经济增长极Key】桂林 经济特区 西部大开发 战略意义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近10年,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将把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①桂林作为西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三大城市,是国际旅游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对外开放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现代产业发展态势很好,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如果通过政策支持,将其设立为经济特区,该地区将会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桂林可以建设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生态文明是一种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宗旨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的时代潮流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但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保护好那里的生态环境作为广西北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桂林,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厚、人文气息浓郁,是国家“七个旅游重点城市”之一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桂林的美丽,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对桂林山水的保护,早在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在漓江游船上就作出“漓江要保护好”的重要指示遵照这一指示,漓江沿岸40多家企业一夜之间被搬离;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指导下,市区27家排放工业“三废”污染较大的工厂和车间实行关、停、并、转桂林市历届政府都认真遵循党中央的指示,坚持以科学保护漓江为重点,以建设生态桂林为目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如今,桂林的生态环境位居全国前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5%,已建立了13个自然保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14.21%,其中三个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市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在全国都是先进水平。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优良率达到100%,每年一级空气质量天数超过300天,各项空气质量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城市”全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生活用水水质符合国家当前的生活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综合合格率均在99.7%以上,达到了国家一级生活饮用水标准2006年国家环保重点城市考核中,桂林市成绩突出,有三项指标在108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中名列第一,18项“城考”指标中有17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桂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获得国家授予多个荣誉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首推最佳旅游目的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②等等桂林市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并不因此而满足,而是继续朝着建设桂林生态文明的目标努力2008年又取得了显著成绩:阳朔县阳朔镇已率先成为全区第一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桂林市所辖12县已经全部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而在全广西目前只有25个县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区称号,桂林市几乎占了一半桂林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继续走在全区前列,按照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生态桂林建设部署安排,桂林已经完成了《桂林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编制,正在组织实施建设。
我国著名生态专家对此规划给予高度评价,到目前为止,桂林是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城市桂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成功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桂林可以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桂林有以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城市与风景相互交融,形成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独具魅力的特色这样的城市不仅国内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罕见我国非常重视桂林这张漂亮的名片桂林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广西最早开放的旅游名城,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风景名胜让游人赞叹流连桂林每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平均每人每年大约接待3位游客,其中海外游客100多万人次;8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元首和政府首脑先后访问游览过桂林世界上多个国家的城市与桂林结为友好城市,每年都进行相互间的文化友好交流与往来中国-东盟博览会给了桂林向东盟各国开放的契机,每年到南宁参加博览会的大部分客商都会到桂林旅游桂林市在吸引东盟游客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还到东盟国家对桂林进行了综合、全方位的推介,经常组织文艺团体到东盟各国开展文化交流桂林还多次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合作,承办过多次国际性会议。
前不久“第三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在桂林成功举办,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之一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落户桂林,这是亚洲地区唯一的高层旅游论坛这意味着桂林已经成为世旅组织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巨大旅游市场的窗口桂林不仅自然风景独特,区位优势也很明显东承广东、南接东盟、西启云贵、北接湖南,处于深港、长沙-武汉、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大城市圈的中心位置,是广西东北部与湘桂黔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占据大西南、连通东南亚、接纳粤港澳经济辐射的前沿地带和连接广西沿海与中西部腹地的“门户”城市,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③桂林的交通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市域各县及周边省市,陆路、水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0多条,铁路可达国内主要城市,桂林市公路通车里程7440多公里,公路等级全面升级,直达货运公路运输24小时可达香港任何地点水路有湘江和漓江航道,沿漓江经梧州与珠江水系相联,可直达广州、香港、澳门现代的桂林不仅是沟通南北的要塞,而且是连接东西的桥梁,交通枢纽地位日显突出。
目前,桂林已正式成为第二批海峡两岸周末包机航点,桂林机场口岸也被正式授权成为台胞签注点,为台胞到桂林旅游、探亲、经商提供方便桂林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软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由于桂林市在土地、厂房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使得桂林与东部城市相关开发区厂房租金比较,直接成本将减少1/3到1/2,直接用电成本将减少10%到25%,劳动力成本将减少20%到60%还有市区东部聚集有一批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优势,桂林科技人才荟萃,科研力量雄厚,在桂林投资的综合成本远优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极其适合承接产业转移市灵川县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同年,世界银行公布对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报告,桂林排名第41位,在广西三个入选城市中排名最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的区位优势和日日改善的投资软环境,吸引了大批中外投资者在桂林投资办厂NEC和诺基亚在中国的第一家企业均选定桂林落户,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7家国内500强企业也相继进驻桂林,实际利用外资多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列前茅近年来,外商投资桂林越来越火爆,大量外企不仅落户市区,市辖的12个县也陆续吸引了德国、新加坡等地的外商投资。
桂林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有多家国有企业到澳大利亚、利比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投资设立公司桂林的“名城效应”越来越明显桂林可以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桂林一直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平衡点,着力将桂林打造成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发展农林、旅游、高新技术产业与低污染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旅游城市,桂林旅游业一直是城市的重要产业和名片,是建设广西旅游强省的龙头特别是大桂林旅游圈的建立,使得市区与市所辖12个县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形成桂林旅游的“航空母舰”,大大提高了桂林旅游业的竞争力桂林旅游业现处于我国国际旅游城市第二集团的中上游水平,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越来越大随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永久落户桂林,将极大地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桂林的农林业也发展迅速,成为桂林优势产业之一山清水秀的桂林,农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6%,动植物2500多种,名优土特产品极为丰富,永福、平乐、阳朔和恭城瑶族自治县被评为中国名特产之乡,有8个品种多次获得国家级金、银奖,其中罗汉果、银杏、金桔、马蹄、沙田柚等驰名中外。
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的美称桂林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立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经济带,如湘桂走廊,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沿线,漓江流域、资江流域和湘江(含灌江)流域经济带,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出口创汇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促进全市农业朝着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桂林在推进工业化中,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低污染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桂林拥有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已发展拥有国家和自治区级高新开发区三个,是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此为契机,桂林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与环保设备、先进制造业、汽车及配件、机床设备、食品饮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的水泥建材与橡胶制品进行技术改造近年来,桂林加大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具有广西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高科技文化产业,突出发展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向原创动漫影视产业进军如桂林科赛投资有限公司正在与雁山区合作实施的“桂林动漫展示制作研发项目”,该项目通过动漫与中国戏曲的结合,有机地展现优秀的中国文化,带动桂林动漫、旅游产业的发展;桂林鸿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从事只读类光盘复制和可录式光盘生产的大型高科技企业;桂林云尚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本地园区孵化出来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其动漫创意产业已经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桂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其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近50%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桂林积极发展低污染的工业企业在引进工业项目时,非常注重考证该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能耗大、污染大、效益低的项目,坚决不引进,并且在引进项目的过程中实行了环保一票否决制同时,开辟了高新技术园区,将企业集中安置在远离风景区的区域,特别是向市区西部的临桂建设一个新城区,从根本上避免城市发展对桂林山水造成的污染目前,桂林已形成由35个工业行业类别、200多个主导产品组成的工业体系,其中多个工业在广西处于领先地位桂林已形成培育特色经济、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桂林可以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原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这在广西是独一无二的,从此掀开了桂林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重大创新历史新的一页以此为契机,桂林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具体体现在: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构建大桂林旅游圈,形成“桂林旅游航空母舰”桂林是世界上发育最完美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区,处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桂林市区及所辖12个县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然而在地市合并前,桂林市政府只能在桂林-阳朔之间完善旅游项目,使得桂林市“三山两洞一条江”的传统旅游格局保持了数十年,游客只能徘徊在桂林至阳朔之间的风景线上。
但是地市合并冲破了大桂林旅游圈的瓶颈,使桂林旅游发展有了一个整体规划,在统一规划下,各县以自己的优势发展旅游如今,桂林旅游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