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粉世家》的爱情悲剧 马春花摘 要: 作为张恨水的代表作,《金粉世家》一面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也是作者本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在这个庞大家族从兴到衰的故事里,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出身、家庭背景、所接受的教育及二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冷清秋身上所凝聚的民国时代知识女性的美,强化了其悲剧色彩;而金燕西身上则浓缩着特殊背景下的贵公子在新时代的冲击下,不堪忍受生活与时代变故,成为生活的失败者的典型特点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就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子、父丧、家败和离婚等一系列事情,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人生的无常、情感的无依和时世的无奈他们在爱情上是自由的,婚姻上是自主的,但自由的情感发展最终没能使得他们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本文揭示了《金粉世家》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意在分析该作品的文学与艺术价值,同时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Key: 《金粉世家》 性格 悲剧引言《金粉世家》中总理公子金燕西对平民女子冷清秋一见钟情,不顾一切地追求冷清秋为了接近冷清秋,他不惜高价租赁了冷宅隔壁的房子,并以建立诗社为由请冷清秋的那个酸腐的舅舅做老师,以此拉近他与冷家的关系之后就想方设法地给冷家送礼,且送得有声有色,有理有据,给人留下一个知书达理、积极进取的晚生形象。
涉世未深的冷清秋被其打动,并以身相许,最后仓促结婚他们的结合并没有遭遇什么阻力,而是颇为顺利因为金家虽是豪门贵族,在儿女婚姻上却受西方影响,是抱着任其自由的态度的,况且冷家只是穷点,也还是体面人家,是大可以联姻的但在婚后,他们的感情却出现了危机,直至破裂得无法愈合浪漫的爱情最终没能避免婚姻的失败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始被抛弃时,婚姻的围城依旧不是固若金汤,这荒谬的现实未免让人过于心酸[1]在令人唏嘘短叹之余,揭示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也许有别样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金燕西的用情不一是他们婚姻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冷清秋外,他还有许多女友,而最过亲密的当数豪门小姐白秀珠她是唯一一个还可以与之谈婚论嫁的女子而从金燕西对前女友白秀珠的情感态度也可以窥探到他对冷清秋的感情变化的一些端倪因为冷清秋与金燕西的爱情婚姻悲剧并不是偶然的从他们的爱情悲剧我们可以分析出他们婚姻的失败其实在所难免1.浪漫的爱情使他们忽视了迥异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下的冲突金燕西是贵族出身,父亲金铨是现任国务总理,还是一家银行的总董,家里的银钱,每天像流水般进来出去和当时所有的贵公子一样,金燕西活跃于各种交际场所,结识了各色女子。
燕西生长在金粉丛中,虽然把倚红偎翠的事情看惯了但像冷清秋那样素净的妆饰却是百无一有,所以一见冷清秋便顿觉眼前一亮,对之一见钟情貌美是金燕西择偶甚至是选择女友的首要条件,不管是冷清秋还是白秀珠乃至白莲花、白玉花都是绝色女子同样都是美女,为何金燕西会选择冷清秋作为结婚对象?他的这一选择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他独特的考虑的冷清秋是典型的小家碧玉,贫穷的家庭出身使她很早就养成了清闲贞静、宽厚矜持的性格特征金燕西认为,交女朋友是交际场中的好,但娶妻则希望对方朴实一些冷清秋有种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雅美,使燕西认为冷清秋的爱情“一定是纯一的,人也是很温和的,决不像交际场中的女子,不但不能干涉她的行动,她还要干涉你的行动啦”[2]由此可知金燕西的婚姻观:娶个能持家的朴实的漂亮的老婆;要求爱人对自己爱情专一,忠贞不贰;自己要有充分的自由,绝不允许爱人干涉自己的行动冷清秋是小户人家出身,与金燕西认识时,她还是个高中生涉世未深的她单纯善良,还有点幼稚金燕西为了追求她而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给冷家送礼,致使冷清秋轻信了他对自己的真心、真情冷清秋正值豆蔻年华,正是爱做梦的年龄,现在有金燕西这样一个豪华英俊的少年老在眼前转来转去,对之大献殷勤,难免做起灰姑娘的美梦。
冷清秋之所以嫁给金燕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虚荣心作祟金燕西每次送礼给冷家都是投其所好、应其所需,所以每次冷清秋虽觉得不好意思收别人这么贵重的东西,却又因为实在舍不得退回去而留下来,这表明她看重物质享受金燕西攻势强大的物质刺激和金家显赫的地位是冷清秋很快坠入情网的重要因素冷清秋的轻信使她轻易地对金燕西以身相许,最后不得不匆匆结婚在还来不及思考他们是否合适,是否有一致的人生观、婚姻观的情况下,他们就仓促地成婚了,给他们今后婚姻生活的不幸埋下了隐患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是自由恋爱的结晶,虽说未婚先有子是重要的催化剂,但这并不能否认金燕西娶冷清秋是基于其婚姻观的考虑,然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爱她,而冷清秋嫁给他也正是因为她认为金燕西爱自己,尊重自己虽然金燕西对冷清秋的爱情持续时间不长,但至少直到娶到冷清秋,他都是爱着她的,所以冷清秋并不是纯粹为了物质利益而与金燕西喜结连理的在明白金燕西对自己不再有爱情之后,她提出了离婚在她的爱情观中,相爱的人有更多的人格独立和理性思索,爱情的基础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才子佳人的一见钟情,而是基于感情上的心心相印,蕴涵平民世界的浓浓真情[3]金燕西对他们爱情的背叛并没有导致冷清秋的歇斯底里乃至自杀或自残,她选择了离开。
这种离开暗含一种看破红尘的佛家理念,这与她少女时代常抄写经文的经历有关居家过日子后生活的琐碎使得他们掀掉了以前恋爱时的神秘面纱朝夕相处中的摩擦、碰撞使得他们建立在原本就不太牢靠的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变得索然无味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金燕西从来没有为金钱发过愁,要说愁也是每每闹亏空的时候金燕西挥金如土,在用钱上毫无节制为了接近冷清秋,他不惜重金租下冷宅旁边的一座院落,又频繁地送各种礼物给冷家在追求冷清秋时送东西给冷清秋,她自然高兴但结婚之后,就有了一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家庭了金燕西仍是大把大把地往外撒钱,而他自己又没有工作,毫无进款,就每月能从父亲那里分配到几百元钱,根本就不够他挥霍这样的情况让出身寒门的冷清秋无法接受冷清秋因父亲早死,门庭冷落,自知生活的艰辛,这也是她有嫁入豪门的美梦的因素之一,出身寒门的她更懂得未雨绸缪现在虽已嫁入豪门,但仍下意识地认为不能一直依傍着金家这棵大树,总得自谋出路金燕西的几个哥哥都有正式职业,几个姐姐也出国留学过,连小妹妹梅丽也还在接受教育,只有他一个人在家无所事事冷清秋却在新婚不久画了张小家庭第一年预算表,准备过相夫教子的生活但金燕西不以为然,只想依靠祖业过日子,完全没有想过要自立,这与冷清秋的希望过自立、自由的生活的追求是相悖的。
在他们结婚初期,金家还很繁盛,似乎不需要这么着急考虑自立门户但随着金铨的死,金家也败落了金燕西仍没有工作,毫无进款,却依然挥霍不已,不知收敛让冷清秋着急却又无可奈何金太太将部分家财平分给四个儿子金燕西拿到这笔钱后把钱箱的钥匙交给冷清秋管,却又常常跑回来拿钱为了博取风流女戏子白莲花、白玉花的欢心,他频频开锁拿钱出去供她们花销根本就没有想过这笔钱用完了该怎么办,完全是个不顾家、不负责任的不成熟的男人起初冷清秋还劝他,希望他能谋份差事,花钱不要这么大手大脚,以备不时之需,但她所做的这些都被燕西否认了每次金燕西拿钱出去清秋便免不了要说上几句,劝几句但她的劝说并没有令金燕西回心转意,反而使得燕西觉得她是在管制自己,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燕西觉得自己的自由、自己的行动都受到了严重干涉,而在他的人生观中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便觉得冷清秋着实有点可恶了再加上婚前的那种新鲜感也消失了,婚前的那股激情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对冷清秋的爱情已开始褪色,婚后家庭生活的琐碎也使得昔日为之魂牵梦萦的爱人的那面神秘的面纱变得世俗,对爱情随意的他对冷清秋已没有了之前的那股热情而冷清秋在婚后不久便认清了燕西纨绔子弟的真面目,对他的所作所为大失所望。
2.性格因素的差异使得他们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冷清秋爱清净,喜素净,而金燕西却喜欢热闹,是个活跃于交际场所的闲不住的人恋爱之初,金燕西着迷于冷清秋那种超世脱俗的清雅,为了虏获美人芳心,他处处迎合冷清秋知道她喜欢素净,在送她衣料时便一改往日尽挑华丽色彩的做法只叫伙计拿些素净的来一看书就头疼的他,甚至还在所租的院子里组织诗社,假充斯文为了向冷清秋表明心意,借她生日之机,居然花了一天的工夫翻看《风情尺牍》和《香艳尺牍》甚至《词源》,选取其中的两篇文章,一个去了前半段,一个去了后半段稍微添改几个字凑成一篇很合适的信给清秋,由此可见其虚伪这次他还是自己动脑筋,狠下了一番工夫的而后来他让冷清秋的舅舅宋润卿代笔写诗,在众人面前显示其才情,甚至还抄下来送给冷清秋,美其名曰“请求指教”实则以其“才子”的身份骗取有很深旧诗词功底的冷清秋的好感单纯的冷清秋虽对他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文来颇觉意外,却也深信不疑,以为他并非虚有其表,华而不实从一开始,他们的爱情就带有一种欺骗性质婚后,金燕西很快就将纨绔子弟的本性暴露无遗金燕西习惯于过那种寄生虫生活,而冷清秋则追求自立、自强的生活,在这点上两人矛盾不断在屡次劝说无效后她妥协了,对金燕西的所作所为听之任之,冷眼旁观。
而在金燕西方面,他是乐得逍遥快活由于金燕西是个喜好无常的人,金燕西凡事都由着性子,生活态度随意任性他的感情飘忽不定,对女子是见一个,爱一个起初与白秀珠交往甚密,让人误以为他俩会结婚,然后又与冷清秋热恋,还对戏子白莲花热情如火,另外还痴迷于白玉花,甚至又与白秀珠旧情复燃,完全是个十足的花花公子他对冷清秋是一时的兴趣所致,待这股新鲜劲儿过去了,凡事也不再一味迁就,而是针锋相对这点从他对白秀珠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来金燕西以前因为与白秀珠曾交往密切,使上至金太太,下到小丫头都以为燕西将来是要娶秀珠的,白秀珠自己也以七少奶奶的身份自居,就是燕西本人在追求清秋的同时还是认为他与秀珠只差举行最后那形式上的婚礼了白秀珠是个小心眼儿的女人,一件小事都能令她恼上半天她小姐脾气又大,动不动就赌气,使性子对此,不爱受人摆布的燕西摆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态度,这让觉得受了冷落的秀珠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金燕西不再迁就白秀珠,而白秀珠太爱生气,嘴巴又不饶人,所以两人经常为了一点小事争吵由于白秀珠很受她家老太太的喜欢,是个从小就娇生惯养的主儿,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在与金燕西交往的过程中,她是毫不相让的,极为好胜白秀珠的刁蛮不讲理久而久之就令燕西感到厌烦了,对秀珠就疏远起来。
在遇到冷清秋之后,金燕西眼里只有清秋,所以更加不把白秀珠放在心上了白秀珠是他认为唾手可得的女人,而冷清秋却是新的猎物,很有新鲜感,所以对之倾注了大量精力、物力、财力,怀着满腔热情同样的道理,一旦他对冷清秋失去兴趣后也会像对白秀珠一样不再理会不再迁就金燕西很要面子,在新婚期间便为了在他的狐朋狗友面前显示他结了婚之后仍很自由,完全不会受到新婚妻子的管束,就在外打通宵牌,还不打回去,却害得清秋独守空房,多愁善感的她为此胡思乱想了一夜,连眼睛都哭肿了冷清秋性格中消极的一面是太过于低调,处事消极在婚姻出现裂痕时,她不是积极地挽救,而是消极地对抗,自己把自己囚禁到与世隔绝的小圈子里这样反而使金燕西觉得好笑由于金燕西常常整日整夜地不见踪影,他们两人之间欠缺夫妻之间最起码的沟通,使得婚姻裂痕越来越大,以至无法愈合冷清秋骨子里有股文人的清高与孤傲,原本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劝说使燕西回心转意,但当她意识到燕西的心已经不在她身上,不在孩子身上,也不在这个家上,就毅然提出离婚,对于金燕西的变心她不愿摇尾乞怜地恳求他回心转意,也不愿睁只眼、闭只眼地与之共度余生,所以提出离婚未果,便闭楼独居好胜的金燕西以为这是对他的要挟,因此对此不加以理会。
这是因为以前与白秀珠的经历给了他这样的警示而冷清秋却并不是吓唬谁,而是真正的宁折不弯在明白燕西不可能回头之后,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金家,解脱了自己张恨水在冷清秋身上聚集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的性格,而且冷清秋最后是自尊觉悟了,她毅然决然地逃离了金家,做了一个自由的人[4]冷清秋说放手就放手,走得潇洒,洒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