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11 希望你喜爱物理4. 1 从全球变暖谈起12 测量长度和时间4. 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1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应用4. 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4 尝试科学探究4. 4 升华和凝华第二章声音与环境4. 5 水循环与水资源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5. 1 物体的质量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5. 2 探究物质的密度测量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5. 3 密度的应用第三章光和眼睛5. 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3 1 光世界巡行5. 5 点击新材料3 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35奇妙的透镜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7眼睛与光学仪器38揭开色彩的奥秘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一、课标要求1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是教材的入门篇,共安排了4 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相当于一个大的引言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怎样学好物理学?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然后介绍两种最常见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最后通过探究摆的奥秘, 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本章内容丰富, 立意高远, 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又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要基础对于“什么是物理学”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后面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所以这里教材处理的比较简单通过两个现象和实验引出了“物理学就是研究光、热、声、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重点不是放在物理学的定义和内涵上,而是放在对情景的感受和实验模拟的观察上面,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 引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对于“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这个问题, 教材主要是通过第1 节的“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来体现的。
这一段重点介绍了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关系,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认识学习物理学的作用本章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起始课的重要目标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初步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本章的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经历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三、课时安排全章共 4 节,每节计划用2 课时;全章小结与检测: 2 课时;共 10 课时1.1 希望你喜爱物理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2认识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建立概念和探究规律、理性思维等3初步体会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4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认识研究问题运用科学方法器材准备多媒体设备、激光光学光学仪器、感应起电机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先让学生朗读章首诗,由此引出课文第一部分:物理学就在你身边二、新课教学:(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播放有关海上日出和闪电的音像片段,让学生了解有关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活动1 与活动 2 的实验演示 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偏折的现象演示 2:利用感应起电机模拟闪电和雷声 世界物理年 ”: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标,介绍“世界物理年”来历1905 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 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百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 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 2005 年为“世界物理年”世界物理年徽标构图像一个光锥红底代表过去在物理学中,光谱发生“红移”是物体背离我们的方向运动的光谱特征;红色又有底部或基础的含义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 “蓝移”是面向我们方向运动物体的光谱特征黄和绿表示连结过去到未来,体现出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信心其中,绿色又代表“绿灯可走” ,即进步;黄色代表和平、合作 徽标主要表达的意义是: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的合作可以帮助建设光明的未来。
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 运用多媒体,结合物理学发展史谈物理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系:(1)有关简单机械的应用简单机械的发明与使用:人类从手工劳动到机械操作(2)代表蒸汽时代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图片、录像热学的研究、蒸气机的发明:人类进入蒸气时代,机械工业进一步完善(3)体现电气时代的各种设备和情景,如电动机、发电机、电力机车、城市夜景等电磁学的研究:电动机、发电机的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4)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空间探测技术以及我国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录像资料等电磁学、电子 电子计算机2举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有关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实例,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是有用的三)物理学的召唤介绍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家的突出贡献,同时结合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理性思维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等,从而使学生领悟怎样学好物理学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1.2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2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明确分度值的含义;3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会粗略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4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5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重、难点教学重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和测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难点: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单位;测量的规范要求器材准备没有刻度的直尺、常见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自制的橡皮尺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你在哪些地方见到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请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指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研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二、新课教学:(一)测量长度1测量的标准问题讨论:要想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认为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刻度尺展示没有刻度的直尺,引导学生体会,刻度尺测长度实质上是靠上面的刻度,也就是说,刻度尺上的刻度就是测量的标准2单位:比较依据的标准量3长度单位(1)活动:让学生“以手代尺”,量度讲桌的长度有几“拃”。
问题:由于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造成测量结果不一样2)介绍长度单位的演变和统一让学生理解单位其实是一种规定的标准,并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东西,是为了定量比较物体的长度而人为引入的统一单位制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简单介绍什么是国际单位制这里的教学最好,这也是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一部分3)长度单位及换算方法:仔细观察刻度尺上的1mm 、1cm 、1dm 、1m 有多长,动手在纸上画 1mm 、1cm 、1dm 在黑板上画一画 1m 的长度,形成长度的具体概念4 你会用刻度尺测长度吗 ? 交流怎样观察刻度尺、判断刻度尺的放置方法、读数、记录测量结果1)观察自己常用的刻度尺三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分度值一思考:分度值的含义2)练习用刻度尺测长度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规范的测量过程和操作方法放置刻度尺,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读:采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如1cm 和 1mm)测量同一物体的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度,让学生练习估读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的结果就越精确。
5介绍误差概念和减小误差的方法6认识直方图(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分析直方图,并相互交流直方图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二)测量时间1展示实物,让学生对照实物,认识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介绍跑表的使用2时间单位规定(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2)单位换算:换算方法:通过换算关系,体会微秒、纳秒(谈微秒、纳秒意义)3活动:测测你的脉搏通常所说的脉搏是指把手按在手腕桡骨侧摸到血管的搏动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的脉搏数, 每分钟应为 6080 次,运动后或发烧生病时脉搏会加快测定你的脉搏,每次测一分钟,测三次,计算它们的平均值,把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脉搏数(2)调查统计,画出心率直方图(做在作业本上)小结1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单位的换算2会用刻度尺测长度3会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4误差与错误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学目标1会用累积法测算一张纸的厚度;2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3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4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估测重、难点教学重点:领会累积法和以直代曲等测量的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
器材准备毫米刻度尺、量筒和量杯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课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 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问题:是否能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呢?二、新课教学:(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活动 A:阅读课本,讨论、操作,交流测量的方法和测得的结果拟定测量的方案和步骤,理清思路描述中要介绍清楚实验过程,使用什么仪器,测量什么物理量,测得的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以及怎样计算求得最后结果如:用刻度尺测量课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为mm;查出课本中纸的张数为张;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求得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mm2活动 B:(1)介绍“以直代曲法”和“滚轮法”(2)让学生交流其它方案;尽量让学生阐释他们的认识和观点二)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对照仪器阅读自学注意:1观察量程、分度值、单位;2量筒的刻度与量杯的刻度区别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齐三) 你身上的“尺”和“表”1身上的“尺”(1)测出你自己身体上某些部位的尺寸:身高、一庹、一 拃、一步长、指甲宽、脚长等(2)估测:在没有任何现成测量工具时,判断一物体长度。
估测训练心中“尺”:普通纸的厚度约几十微米;指甲宽约1cm;拳头宽约 1dm;教室高约 3m2身上的“表”脉搏数等小结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2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1.4 尝试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2练习熟练准确地测量长度、时间和组装简单器材,提高操作技能3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科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