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六-第14、15题-实验探究题试题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300758498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8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六-第14、15题-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六-第14、15题-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六-第14、15题-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六-第14、15题-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六-第14、15题-实验探究题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六-第14、15题-实验探究题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研究-专题六-第14、15题-实验探究题试题(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 专题六 第14、15题 实验探究题试题安徽中考第14题常以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为载体,侧重实验报告的阅读、完成、给予信息的运用与挖掘。只要能掌握一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反应中的现象,读懂命题者的意图,此类试题就可以解决。安徽中考第15题常以教材中某一个重要知识点为载体,侧重于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等化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此类试题注重基础探究且综合性较强,附加题更是在基础探究上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发散思维进一步考查。控制变量法:对于受多个因素制约的问题,把其他变量统一,只讨论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对问题影响的方法。如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

2、因素有金属活动性、酸溶液的浓度、温度、金属颗粒大小等,因此若要研究金属活动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必须控制温度、酸溶液的浓度、金属颗粒大小等因素相同,然后选用不同的金属来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对比实验法:对比实验法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实验现象的比较分析,探究一个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进而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如探究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石蕊溶液变红,可在已知盐酸中含有H2O、H、Cl的前提下,向不同溶液中(含有H2O、H、Cl)滴加石蕊溶液,通过对比排除H2O和Cl,从而证明H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分类猜押训练类型一 教材实验拓展研究(2011、2010、200814;2016、2009.

3、15)一 有关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拓展1. (2016蚌埠九中一模)某化学学习小组借助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及相关试剂粗略测量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数。第1题图 (1)实验前用10%的H2SO4溶液清洗铁钉至有气泡产生。用H2SO4溶液清洗的目的是_。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2)已知试管剩余空间和导管的体积为40 mL,导管截面积约为1 cm2,形成稳定液柱时,读取读数为8.2 cm。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3)实验时发现上述测量过程因反应较慢耗时较长,对其影响因素作如下分析:【提出假设】假设一:溶液的pH不同;假设二:NaCl溶液的浓度不同;请你再提出一种假设,假设三:_不同。【进行

4、实验】借助上述实验装置,通过取体积、浓度相同NaCl溶液调节溶液的pH获得了如下实验数据:pH2.05.56.06.57.08.0液柱高度(cm)01.38.28.28.28.2形成稳定液柱时间(min)3.03.05.15.315.617.5【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为缩短实验测定时间,pH的最佳范围是_。【实验反思】当pH2时,没有观察到稳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_。【注意:如果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请你设计实验,探究NaCl溶液的浓度对铁生锈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 _。实验现象:_。2. 实验室里常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

5、)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为探究红磷燃烧后,氧气是否有剩余,设计并完成实验。第2题图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点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迅速放入该集气瓶中红磷逐渐熄灭红磷熄灭后,将集气瓶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由此可得,足量的红磷燃烧后,气球的作用是_;热水提供的热量能引燃白磷,主要利用白磷_的性质。(3)在进行上述实验后,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为3.21%,用红磷或白磷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第2题图2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

6、积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蒸馏水烧杯内剩余蒸馏水131mL90.0mL63.6mL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氯化钠可以加速铁粉与氧气的反应,但不参与反应,其作用类似于_。二、有关物质燃烧的拓展3. 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点燃蜡烛,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步骤证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有_;步骤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为_。【实验反思】小组成员小芳同学认为步骤不严谨,理由是_。第3题图【实验拓展】蜡烛燃烧还可能生成CO,为验证这一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a端置于蜡烛的焰心,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证明蜡烛燃烧不充分有一氧化碳生成。其中棉花的作用是_。4. (2010安徽)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s 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

8、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火焰层平均温度/乙丙焰心432598内焰666783外焰520667(3)由上表得出结论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填字母序号)。()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_;_。5. 化学教师李老师发明了如图所示的增氧酒精灯,使用时将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产生的氧气通入灯芯座的增氧孔,这时能观察到焰心的酒精剧烈燃烧,火焰发白。第5题图化学兴趣小

9、组同学将细铁丝放到普通酒精灯火焰处加热一会儿,铁丝只发红,但没有燃烧起来;再取一根相同的细铁丝放到酒精喷灯处加热,只是红热,也没有燃烧起来;另取一根相同的细铁丝放到增氧酒精灯白色火焰处,铁丝立刻剧烈燃烧,_(同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请写出如图中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探究一:细铁丝为什么能直接在增氧酒精灯上燃烧呢?【猜想与假设】(1)猜想1:因为有氧气通入到灯芯中,因此增氧酒精灯火焰周围充满了纯氧;(2)猜想2:因为增氧酒精灯火焰温度高;(3)猜想3:_。【设计实验】(1)小飞同学认为猜想1不正确,原因是_。(2)为了验证猜想2,小舜同学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

10、普通酒精灯外焰的最高温度为560;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约为1 000;增氧酒精灯的白色火焰处温度约为1 000。因此,小飞认为猜想2也不正确。(3)综上,小君认为猜想3正确。【反思与评价】(1)为什么普通酒精灯的火焰是桔黄色的,而增氧酒精灯的火焰是白色的?_。(2)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增氧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是_(填“外焰”或“焰心”)最高。三、有关氧气制取与性质的拓展6. (2015河北)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取结束清洗仪器,发现加热高锰酸钾的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问题一:黑色固体是什么?【交流讨论】同学们结合实验现象和对高锰酸钾及其分解产物的了解,进行分析判断。判断依据不是KM

11、nO4KMnO4能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不是_(填化学式)冲洗试管时出现深绿色溶液,说明该物质能溶于水是MnO2其他实验用过MnO2,知道它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某种液体,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证明上述判断正确,加入的液体是_。问题二:用什么洗掉MnO2?【交流讨论】MnO2与BaCO3、Mg(OH)2、Fe2O3、P2O5、Cu中的某一种物质组成最相近,理由是_。这种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由此推测MnO2也能与稀盐酸反应。【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黑色固体没有变化。【交流讨论】实验说明同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MnO2有什

12、么化学性质,用什么试剂清洗呢?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决定用草酸(H2C2O4)溶液试一试。【实验验证】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黑色固体果然被除去,同时发现产生许多气泡。问题三:生成了什么气体?【交流讨论】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因为_,所以产生的气体可能为CO2、CO、H2、O2等。【实验验证】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CO2,检验CO2气体的操作和现象是_。【反思提高】以上探究活动中,清除试管内壁附着的难溶物的思路是:先_,再了解其化学性质,然后选择合适试剂进行清洗。四、有关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的拓展7.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