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韩国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探析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6.85KB
约20页
文档ID:300604681
韩国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探析_第1页
1/20

    韩国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探析    金玲 王生[Key] 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自主国防;海洋话语权;中韩海洋事务合作[] D829.12 [] A [] 1002-2007(2021)03-0046-08文在寅政府执政后,在既有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上,对韩国海洋安全战略进行了新的调整,明确展现了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思想,即韩国需要更多地寻求安全事务中的“自主国防”文在寅政府的海洋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为,鉴于“海洋主权威胁和周边国家的海军力量增强以及朝鲜的海上军事威胁等海洋安全将成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课题”的相关考量,[1](114)对韩国需要以海军现代化建设为动力,突出韩国对海洋安全的有效掌控与战略实施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韩国加大了对海军建设的投入,计划到21世纪上半叶,建设一支具备远洋机动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以具备同周边大国海军相抗衡的能力韩国海洋战略的调整,对美韩同盟框架下的中韩军事合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拟对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背景与原因、调整的基本态势与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和中国的应对策略做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利于新时期中韩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背景及原因近年来,海洋领域非传统安全因素在韩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在寅政府执政后,基于韩国海洋安全的地缘特性、东北亚海洋安全局势恶化、朝鲜安全威胁增强、韩国自主国防呼声高涨等诸方面的战略考量,对韩国既有的海洋安全战略进行了调整一)韩国海洋安全的地缘特性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不仅三面环海,而且南面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拥有3200个岛屿,海岸线长达8460余公里,海洋产业占GDP至少7%以上,是典型的被海洋环绕的半岛国家这种极为特殊的地缘政治特征成为了韩国制定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依据,谋划和制定适合自身发展所需的海洋安全战略,对韩国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正如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曾指出的“地缘战略则是将对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考虑合二为一”[2](75)韩国既有的地缘特性,能够影响韩国海洋安全的现实境遇,同时影响韩国海洋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从地缘特性上分析,韩国既是东北亚的海上门户,也是日本海的“南大门”,[3](805)陆地与中、俄两个大国隔海相望,几无战略纵深近代以来,朝鲜半岛已成为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周边大国的角力场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朝鲜战争都证明,朝鲜半岛历来是大陆国家和海洋国家、陆地和海上势力之间竞相争夺的区域,在战略博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4](253)这一地缘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使韩国海洋安全战略以关注韩国国家安全为基础,并充分借助美国的战略保障由于国土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窄,韩国需要通过对外贸易维持国内经济运行,对海洋的依赖性很强,这是韩国制定海上安全战略的重要前提从地缘政治学角度来看,韩国作为“边缘地带”①国家,是连接海洋势力与大陆势力的战略通道,也是未来大国冲突的“缓冲带”波谲云诡的国内外形势促使韩国尤其是文在寅政府逐步认识到,单靠美国不能完全保护自己不受外部安全威胁,更不能巩固和发展其在海洋领域的地位因此,韩国地缘政治的特性成为促动文在寅政府调整海洋安全战略的内在根源韩国的地缘特性在相当程度上决定韩国推进海洋安全战略的国家定位和战略模式(如上图所示)韩国的战略威慑谋求与建构,为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的未来演变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助力韩国争取相应的战略地位二)东北亚海洋安全局势的恶化文在寅政府执政后,韩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不仅要应对“萨德”危机②后中韩关系的困局,[5](30)而且需要在朝鲜半岛的战略博弈中维持相应的战略稳定等尤其是东北亚海洋安全局势的恶化,促使文在寅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海洋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海洋因素成为朝鲜半岛周边大国介入东北亚地区事务、影响周边各国关系的一个不稳定因子诸如韩日独岛(日方称竹岛)争议、俄日南千群岛(日方称北方四岛)问题以及东海划界和渔业纠纷问题等,而且随着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越发被各国所认识,海洋权益争端也持续升温,导致相关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紧张韩日独岛争端升级,不仅使韩日关系陷入僵局,也加剧了双方的海上军备竞赛,使得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趋于紧张中韩两国在海洋领域,目前虽然仍基本保持著和平与合作的关系,但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争端在黄海海域和东海海域,都存在着两国海洋利益的重叠与冲突的矛盾,焦点是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中韩在黄海和东海有20多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两国已进行过10多次专属经济区划界谈判近年来,中国渔民和韩国海警的矛盾不断激化,中韩渔业纠纷问题不断困扰着双方关系的发展另外,中韩之间还存在着“苏岩礁之争”,③韩朝对“北方界线”(NLL:Northern Limit Line)和“西海五岛”周边水域归属问题仍有分歧因此,韩国力求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来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上述客观事实的存在,构成了文在寅政府调整海洋安全战略的现实动因之一。

三)朝鲜的安全威胁增强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在核导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2016年1月6日,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新一轮朝鲜半岛核危机爆发随后,朝鲜分别在2016年9月9日和2017年9月3日进行了第五次和第六次核试验通过连续三次核试验,朝鲜增加了核武器的爆炸当量,掌握了氢弹技术,并逐步朝着核弹头小型化的方向快速迈进此外,朝鲜的核材料库存不断增加,根据铀和钚的库存估算,其核武器数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与此同时,朝鲜加大了试射导弹的频率2012年至2017年,朝鲜分别进行了2次、6次、19次、15次、24次和20次导弹试射[6](89~97)朝鲜不断地提升导弹的技术发展水平,形成了包括短程弹道导弹、中程弹道导弹、中远程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在内比较完整的导弹体系尤其是潜射弹道导弹的开发,无疑给韩国增加了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和巨大的压力四)韩国自主国防呼声高涨伴随着韩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韩国国内收回军队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1987年,韩国前总统卢泰愚首次提出收回指挥权问题1994年,韩国收回了和平时期的军事指挥权卢武铉2003年上台执政后,积极推行“自主国防”政策,但由于美韩同盟的制约和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韩国收回“战时指挥权”可谓是“一波三折”。

文在寅总统作为卢武铉的继承者,其执政理念,突出体现为在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中,对于“自主国防”的充分重视以“自主”作为导向的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在延续与服从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上,正在落实相应的战略规划文在寅政府对于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规划,按照“自主”的导向,是为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在战略设想、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估中呈现其有别于朴槿惠政府、李明博政府的积极作为20世纪90年代,在始于80年代的科技立国战略的推动之下,一方面,韩国开发海洋资源的能力大为提高,已具备自主勘探和开发石油的能力,然而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大大推动了海军建设进程,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后,韩国维护海洋主权、强化海洋管辖权的意识不断提高,与中、日、朝等海域相邻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争端日渐凸显,促使韩国强化海军力量建设文在寅政府对于海军建设也给予了充分重视海军建设得以真正意义上的推进,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视为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的根基我们必须在海上建立强大的安全力量,用强大的军事力量保证半岛的和平”[7]等主张,印证了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基本部署对于韩国海军,现代化是由外部战略理论和韩国国家性质的变化共同决定的。

[8](193)通过分析2018年公布的韩国国防白皮书中的相关表述:“国防是以抵御外部军事威胁和侵略,保卫国家,支持和平统一,为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做贡献为目标”[9](51)等,可以发现文在寅执政以来对韩国海洋安全事务的日益重视的现实从韩美关系的视角分析,特朗普政府对外战略的相关设想,已经说明美国并不愿意承担针对韩国的战略保护义务的成本①在“美主韩从”的格局出现动摇的前提下,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实施走向,在相应程度上展现了韩国对于“自主国防与战略主动”的谋求二、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基本态势及特点文在寅政府上台后,其海洋安全战略调整主要表现为:在延续21世纪以来韩国既有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基础上,逐步表现为在战略演变层面推动更为积极的海军现代化建设,在战略实践层面落实为外部环境应对能力的提升和在战略发展层面落实必要的优化与升级对于资源贫乏、三面环海、以贸易立国的韩国来说,海军具有重要意义[10](36)而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核心进程是,寻求“自主”和“以实力求和平”所谓“自主”,指有效发挥韩国自身的战略性作为,以争取有利态势所谓“以实力求和平”,指韩国“远洋海军”的设想彰显为相应的战略性保障。

一)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基本态势对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整体审视,可明确其对韩国国家战略演变发展的镜像效应一方面呈现为韩国海洋安全的具体态势对于韩国海洋安全战略实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彰显为韩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涉及海洋事务的互动从2018年韩国国防白皮书的“安保环境急剧变化”[11](91~103)内容来看,韩国对于其安全保障环境因美朝关系发展变化而表现出相当担忧的状况面对这一局面,文在寅政府主导下的韩国国家安全战略正在试图强化对于韩国“自主”意识的凸显在梳理冷战后的韩国国家安全战略发展演变进程中,所谓“自主”的说法多有提出但实现拥核后的朝鲜与美国之间的战略互动中达成战略妥协的可行性已经相当明确,因此需要文在寅政府采取相对有效的战略性举措,以改善韩国所面临的战略劣势对照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实施的基本现实考虑,韩国对于战略“自主”的谋求在于构成韩国可以掌控的战略威慑其中,最为显著的案例在于文在寅政府海洋安全战略调整实施中,韩国海军积极发展潜艇的战略性举措较之投入更多、裝备宙斯盾系统的导弹驱逐舰以及相应的作战编队,韩国海军发展装备导弹并可以携带AIP系统(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的潜艇,能够发挥更具有战略性的威慑作用。

这一威慑的建立,并不直接意味着韩国将美韩同盟的战略运行框架作为规制韩国对外战略行为的原则,而是强化韩国自有的战略威慑能力,尤其是针对朝鲜的威慑自朝鲜半岛陷入南北分裂后,韩国一直把朝鲜视为其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在海洋安全方面,韩国首先建立起一支沿岸海军,防范朝鲜的各种海上威胁,开展海上反SPY为主的沿岸防御,作为陆地作战的侧方保护等等[9](45)文在寅政府也非常重视海洋权益的维护,并在韩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给予韩国海军很高的定位:海军为应对来自水中、水上、空中各种威胁,综合运用新型潜艇、宙斯盾级驱逐舰、新型驱逐舰、新型护卫舰、新型高速艇、海上巡逻机、海上作战直升机等的战力进行立体战斗,将发展海军陆战队立体登陆作战、迅速应对作战、战略岛屿防卫等多种任务执行能力[12](63)按照韩国海军的这一定位考虑,装备新式舰艇与作战飞机的部署、强化不同兵种之间的协调能力等构成其基本内容这一定位充分展现了韩国海军发展规划的长远目标——建立更为强大的综合性作战体系,进而强化韩国海军的战斗力与战略优势倘若考虑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演变,韩国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实施,已经表现为韩国海军借助综合性作战体系的建设来强化针对朝鲜海军的全面优势。

朝鲜海军的发展除了对于弹道导弹潜艇建设的积极推进外,相较韩国海军难有优势进入21世纪,国家的竞争力部分取决于“如何利用海洋”,为了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需要将海洋作为另一个增长动力的“海洋模式”[13](329)从更为广泛的东北亚地区海洋安全发展的基本态势来说,韩国海军的上述规划较之东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韩国争取在海洋安全事务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