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300180121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姓名:_ 年级:_ 学号: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共5题,共0分)1.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_1_变化。同样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_2_。2.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_1_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_2_。3.由_1_和_2_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将各个聚落联系起来,促使多个城市互接,形成沿_3_的大城市带。4.一个地区商业点的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通、地形等。平原地区交通_1_,商业点沿_2_分布,密度大。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_3_

2、,交通运输方式_4_,密度小。5._1_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很多商业点以_2_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_3_沿线。6.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7.读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

3、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黑点表示某种地理事物,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是( )。 A.汽车站 B.超市 C.工厂 D.加油站(2)许多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其目的是(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抑制汽车工业的迅速膨胀9.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

4、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10.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点格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 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侧 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2)

5、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 D.外地的游客多11.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商业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2)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

6、民流动量 A. B. C. D.12.石家庄市原来只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从此,石家庄成为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虽然改名为正定市,城市人口却只有几万。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石家庄市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是铁路干线枢纽,客货流量大 河北省省会设在石家庄市石家庄市位于军事要道上 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A. B. C. D.(2)上述事实说明了()。 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

7、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13.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 )。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14.读山区(林区)与平原(水

8、稻产区)商业点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1_,形成原因_2_。(2)山区商业点密度比平原地区_1_,原因是_2_。(3)图中山区与平原商业点的分布表明:农村地区的集l D.天津(3)C城市中的商业区区位的有利条件有_1_。(4)在C城市的四处,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1_处,原因是_2_。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某国南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沿海水浅。18世纪,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该地区交通运输需求大增,于是开凿了几乎与海岸平行的沿海运河。M河自北向南纵贯该国中部,是该国重要的航道,H港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 (1)分析图示地区沿海运河开凿

9、前的水运条件。(2)分析沿海运河开凿工程量较小的原因。(3)简述沿海运河航道航运势。(4)说明H港发展成为该国南部沿海最大港口的地理条件。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图8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18.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2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试卷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