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9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202208013157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300045138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9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202208013157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9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202208013157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9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202208013157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9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202208013157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9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202208013157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9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20220801315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19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20220801315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标准训练19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22智慧上进联盟调研)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经过历朝历代的建设,西安主城区形成了明显的九宫格城市开展格局,在中国城市里独树一帜。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汉城遗址保护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新市政府)生态保护区工业区(电子城)旧城(市中心区)工业区(纺织城)高新技术开发区文教科研区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1.影响西安九宫格城市开展格局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收入水平 C历史因素 D宗教文化解析:读图可知,西安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开展,结合材料中“历朝历代的建设可知,早期的城市用地布局影响了现在的城

2、市建设。答案:C2电子城、纺织城历史上是自给自足的中国传统单位大院式城市建设模式的典范。该模式()A使各城区均亲近自然B便于各城区职能的专业化开展C会减少不同城区间的交通D造成市中心人口密度过大解析:注意“自给自足“传统单位大院式等关键信息,在这种模式下,大量职工及其家属就近上班、上学、就医、购物等,甚至“大院内部可以满足一个人生老病死的全部需求,因而该模式可以减少不同城区之间的交通。答案:C3通勤一般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西安通勤量最大的地区是()A电子城 B生态保护区C文教科研区 D高新技术开发区解析:教科研区的就业人口少,因而三个地区的通勤量相对较小;高新技术开发区受地价高、职能单

3、一等因素影响,职住别离现象相比照拟明显,加上就业人口数量大,所以通勤量最大。答案:D(2022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模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以下图为2000年和2022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读图,完成下面三题。4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D农业人口散居区解析:与2022年分布位置对照,图中数字6分布区距城市快速路较远,交通不便,分布面积广,代表的是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C项正确。低收入阶层居住区距中心区较远,A项错误;高收入阶层居住区交通便利,靠近快速路,B项错误;农业

4、人口散居区应在市区外围或郊区,分布在7位置,D项错误。答案:C5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B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C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开展D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解析: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D项正确。老城区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A项错误;图中大量的外来人口仍在近郊集聚,分布位置没有明显变化,B项错误;商业区分布在城市中心,不是背向老城区方向开展,C项错误。答案:D62000年2022年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因素 B经济因素C政策因素 D环境因素解

5、析:20002022年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开展,城市规模扩大,B项正确。交通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不是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A、C、D三项错误。答案:B读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7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A水源 B交通C地形 D能源解析:宁夏地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地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黄河为沿岸地区农业、工业、人口、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水源是宁夏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A对。能源、交通、地形是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B、C、D三项错。答案:A8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有()A青铜峡市的效劳范围最大B城

6、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C银川市提供的效劳种类最多D平罗位于贺兰的效劳范围之内解析:根据图例判断,图中该区域包含3个城市等级,银川市的等级最高,提供的效劳种类最多,C对。由图例可知青铜峡市的效劳范围最小,A错;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B错;平罗与贺兰的城市等级相同,D错。答案:C9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开展()A水利等根底设施 B交通等根底设施C旅游休闲业 D重化工业解析:辐射带动能力一般是指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等辐射带动的能力。完善、开展交通等根底设施,可以加强沿黄城市带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拉动周边地区的开展,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B对。水利等根底设施对周边影响小,带动作用弱

7、,A错。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较少,不适合旅游休闲业开展,C错。当地化工资源少,而且重化学工业对水源污染大,所以也不适合优先开展,D错。答案:B(2022河南省天一大联考)瓜亚基尔市位于厄瓜多尔西南部瓜亚斯河西岸,建于1535年,初为当地最大的渔村,现为该国最兴旺的工业城市(全国半数以上的工矿企业集中于此)和最大的港口。以下图为瓜亚基尔市及其港区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0瓜亚基尔市早期建城考虑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A矿产资源丰富 B商业贸易繁荣C水陆交通便利 D军事战略防御解析:瓜亚基尔市建于1535年,在城市西部的台地上陈设着古炮台,说明早期瓜亚基尔市军事战略防御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早期

8、建城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军事战略防御。答案:D11瓜亚基尔港仓储区规划在港区南端,主要是因为这里()A距离工业区较近 B社会知名度高C远离城市居民区 D交通通达度高解析:港口仓储区是港口城市的重要功能区,主要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进口货物,由于经常存储易燃、易爆、有毒等物品,因此,港口仓储区一般要远离城市居民区,多位于城市远郊。答案:C二、综合题(4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0分)以下图示意某市土地利用情况,并且城市功能区布局比拟合理,、代表城市常见用地和仓储用地。(1)判断、代表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该城市的主导风向。(10分)(2)列举图示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区位选择的理由

9、。(4分)(3)说明土地利用类型在M位置选择的有利条件。(6分)解析:第(1)题,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判读主要从其所处的位置和面积大小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工业区一般位于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据此可推断出城市的主导风向。第(2)题,为获得洁净的水源,水厂应设置在河流的上游;为能更好地处理污水,污水处理厂多分布在河流的下游。第(3)题,M位于城市外围,地价低;且靠近火车站,客货流量大。答案:(1)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街角路口等交通便捷、效劳范围广的区域,应为商业用地;类型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和商业区附近,靠近交通干线,应为仓储用地;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占地面积较广,应为工业用地;类型占地面积最

10、广,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外围,应为居住用地。主导风向: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的西南和东北方向,故主导风向应为东南风或西北风。(2)水厂位于河流上游,能够获得洁净水源;污水处理厂位于河流下游,能够集中处理污水。(3)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为廉价,面向市内、市外两个市场;靠近火车站,交通便捷,客货流量大,能够扩大效劳范围。13(2022上海杨浦区模拟)长江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以下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26分)材料一: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材料二:德清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人口49.2万(2

11、022年),有铁路、高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22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057.235.8。(1)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6分)(2)据图,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数量、城市效劳范围,分析城市等级上下之间的差异。(6分)(3)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8分)(4)提出“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协调开展的合理建议。(6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进行城市化体系的总结描述。第(2)题,城市级别和城市之间的距离、效劳范围呈正相关,和城市数量呈负相关。第(3)题,城市的区位条件既有自然条件,也有人文条件。结合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特征分析。第(4)题,协调开展应发挥大、中、小城市各自优势,同时加强分工协作。答案:(1)长三角大都市圈按城市规模可分为四级:第一级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城市;第二级南京和杭州为省会城市;第三级为省辖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如宁波、苏州、无锡等;第四级为县,如德清县。(2)城市等级越高,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远,城市数量越少,城市效劳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那么反之。(3)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兴旺,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4)“长三角大都市圈中的大中小城市之间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要分工协作,各城市经济开展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