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天****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13KB
约5页
文档ID:300026815
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_第1页
1/5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 一、前言 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滚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平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对于生活污水一般为0.5-0.7mm/s,沉淀时间采用1-1.5h),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证出水水质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直径大于200mm)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排泥轻易,缺点是深度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常用于处理水量小于20000m3/d的污水处理厂 理论依据:竖流式沉淀池中,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其截留速度与水流上升速度相等,上升速度等于沉降速度的颗粒将悬浮在混合液中形成一层悬浮层,对上升的颗 粒举行拦截和过滤因而竖流式沉淀池的效率比平流式沉淀池要高 二、设计内容: 某小区的生活污水量为 7000 m3/d,变化系数为 1.65 ,CODCr 450 mg/l, BOD5 220 mg/l,SS 370 mg/l,采用二级处理,处理后污水排入三类水体。

通过上述参数设计该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工艺的初次沉淀池 三、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水是从下向上以流速v作竖向滚动,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①当颗粒沉速u>v时,那么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淀,颗粒得以去除;②当u=v时,那么颗粒处于随遇状态,不下沉亦不上升;③当u

污水在中心管内的流速对悬浮颗粒的去除有确定的影响当中心管底部不设反射板时,其流速不应大于 30mm/s,如设置反射板,流速可取100mm/s)/s在反射板的阻挡下,水流由垂直向下变成向反射板四周分布水从中心管嗽叭口与反射板间流出的速度一般不大于20mm/s,水流自反射板四周流出后平匀地分布于整个池中,并以上升流速v缓慢地由下而上滚动,可沉颗粒向下沉至污泥区,经过澄清后的上清液从设置在池壁顶端的堰口溢出,通过出水槽流出池外 3、沉淀池的几何尺寸:沉淀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o, 3 圆斗不宜小于55o;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 4、沉淀池最大出水负荷,初沉池不宜大于2.9L/(s·m) 5、出水堰不仅可操纵沉淀池内的水面高度,而且对沉淀池内水流的平匀分布有直接影响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一般为250m3/m·d,据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平匀沉降,在堰口处需要设置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理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堰前应设置挡板,以阻拦漂泊物,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摈弃装置。

挡板应当高出水面0.1~0.15m,浸没在水面下0.3~0.4m,距出水口处0.25~0.5m 6、当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7m时,澄清水沿周边流出个别当直径≥7m时,应设辐射式集水支渠; 7、中心管下口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要求:反射板板底距泥面≥0.3mm;反射板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 直径的1.35倍;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 反射板外观对水平面的倾角为17°;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外观之间的缝隙高为0.25-0.5m,缝隙中心污水流速,在初 4 次沉淀池中≤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20mm/s;如下图所示 8、排泥管下端距池底≤0.2m,管上端超出水面≥0.4m; 9、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吞噬深度0.3-0.4m 五、各建筑物参数计算 (1) 中心管面积:设vO?0.03m/s,采用4个竖流式沉淀池, 每池最大设计流量: qmax?Qmax7000??0.08m/s 24?360024?36000f?qmax0.08??2.7m2 vo0.03(2) 中心管直径: do?4f??4?2.7?1.85m 3.14 取do?2m (3) 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设间隙流出 速度v1?0.02m/s,d1?1.35do?1.35?2?2.7m。

h3?qmax0.08??0.47mv1?d10.02?3.14?2.7(在 0.25~0.5m范围之内,符合 要求) 取h3?0.5m 5 — 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