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复活》学案学生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36KB
约8页
文档ID:299869665
《复活》学案学生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_第1页
1/8

班级 小组: 姓名:复活(节选)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小说的创作背景;理解题目“复 活”的意蕴;把握全文的情节;积累字词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小说描写的场面、情节探究小说的主旨;学习作者通过肖像、 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家在两个人物塑造 上寄予的人性理想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分析探究作品主题;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批判社会现实精神教学重点 分析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探究本文主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方法 讨论法、批注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了解作家及本文写作背景,梳理课文情节,学习使用批注法分析人物特征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 .导入新课“复活”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死了又活过来”,一般指的是肉身的复活,这种形式 的复活我们在影视剧恐怖片里数见不鲜而今天我们将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 说《复活》,去认识另一种更为高级的复活类型一一精神的、灵魂的复活,并从列夫•托 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去感知美好人性的复归。

2 .作者作品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于贵族家庭,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农奴制度改革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1910年11月病逝,享年82 岁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高峰他的作品反映了 1861年到1905年俄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变动,因此他被列 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高尔基说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国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 “世界文学中第 一流的作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3 .探寻背景《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当时(19世纪末期),俄国的农奴制和 俄土战争,使俄国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列夫•托尔斯泰 看到了社会问题的本质所在,对农民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世界观发生激变,抛弃了贵 族地主阶层的传统观点,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观察俄国的社会现实,代表农民阶级 发表意见。

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抨击社会现实,揭露俄国社会制度的本质列夫•托 尔斯泰在此背景下创作出的《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二、文本研习学习活动一:积累字词1 .识记字音嫣然一笑(ydn) 斜睨(ni ) 褴褛(1 dn 1(1) 害臊(sdo)• • • ♦ •拼鼻涕(xing ) 密发(quan) 瞟一眼(piao) 鄙夷不屑(xi6)• • • •2 .词语积累嫣然一笑:形容女子优美动人的笑容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夺眶而出:眼泪猛然从眼里涌出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鄙夷不屑:轻视;看不起拒人于千里之外:远远地将人挡开形容态度傲慢,拒绝别人的要求或不愿与别人接 近学习活动二:清理情节自读文本,完成表格内容人物事件层次情节玛丝洛娃、 聂赫留朵 夫写聂赫留 朵夫到监 狱探望玛 丝洛娃的 经过三部分:一、(1-15),玛丝洛娃认出了 到监狱探望自己的聂赫留朵夫二、(16—70),聂赫留朵夫与玛 丝洛娃的交流,聂赫留朵夫请求玛 丝洛娃的宽恕,想唤醒她的本性三、(71—78),聂赫留朵夫的想法 不被玛丝洛娃理解探监一相认一赎罪学习活动三:批注文本研读文本,交流合作,运用批注阅读法探究本文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特征的。

1.教师示范批注示范一:“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 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情感,免得哭 出来批注:(1)心理描写直接写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他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 自己应该赎罪2)动作、神态描写他的情绪很激动,说明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 意自己赎罪的想法小氾一: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 得阴沉了批注:神态描写玛丝洛娃的表情表现了她认出对方后的心理,那段不愿意触及的记忆 又出现在她的脑海中2 .男生组成果展示示例:(1)“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 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我想见见您……我……”批注: (2)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批注: (3)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 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这个女人己经无药可救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 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

^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 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 ”他心里这样想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件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 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 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批注: (4)“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 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 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批注: 3.女生组成果展示示例:(1)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的“媚笑”①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批注:②“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 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批注: ③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批注: ④“你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一他有这样的感觉一微笑着说批注: ⑤“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批注: (2)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 她突然说批注: (3) ”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批注: (4) “真怪!”她又说了一遍,接着摇摇头,向铁栅栏那边走去。

批注: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总结归纳,认知形象;探究小说的主旨;提升小说阅读能力教学过程一、文本研习学习活动一:认知形象1 .聂赫留朵夫:明确: 2 .玛丝洛娃:明确: 学习活动二:探究主题1 .探究“复活”含义小组合作探究,联系整部小说思考:“复活”的含义是什么?明确:(1)聂赫留朵夫 明确:(2)玛丝洛娃 综上所述,“复活”的含义指的是 2 .探究人性理想小组合作探究,作者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的人性理想分别是什么?明确: 3 .研读文本,探讨主题本文写 表现 托尔斯泰通过这一事件表达了 二、延伸拓展学习活动四:文学形象比较《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和《雷雨》中的周朴园有什么异同?试比较一下相同点:不同:三、学以致用课后作业:把本文改编成课本剧,同桌之间分饰角色,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人物形 象及主旨附:板书设计情节探监一> 相认一►赎罪复活(节选)人物聂赫留朵夫I玛丝洛娃同情、忏悔、决心赎罪、诚意 悔改、思想深华、灵魂复活丧失了生命、失去了灵魂、 怀疑、不信任、厌恶I主旨 走向精神的、灵魂的“复活: 对贵族社会 的揭露和批判;寄寓了美好的人性理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