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MBOK第七版-中文word-1序言与目录P6cn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1.52KB
约9页
文档ID:299850291
PMBOK第七版-中文word-1序言与目录P6cn_第1页
1/9

工程管理标准和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简称《PMBOK®指南》)第七版1-序言与目录序言每当开始编撰新版《工程管理标准》和《PMBOK®指南》时,我们都有机会从全球视角考虑关于工程管理、实现 收益所用的方法,以及工程输出的价值这些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在各版指南发布的间隔期内,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些 组织已经不复存在,而新的组织不断涌现旧的技术已经走到尽头,而提供全新能力的技术也已逐步开展起来继续在职 的员工要像新入职者一样在思维、技能和能力方面获得提升,他们要重点关:快速了解专业语言,培养技能,增强商业 敏锐度,为实现雇主目标做出贡献虽然在上述变化发生过程中,还保存着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和构念,人们仍然认为,与个人的思考相比,集体思考能 够形成更具整体性的解决方案而且组织通过工程来交付独特结果或输出的情况仍然会继续存在以客户和最终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虽然第6版《PMBOK®指南》仍在开展中,但在第七版指南的整个开发过程中,PMI 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积极争 取对《工程管理标准》和《PMBOK®指南》有使用体验的广泛的干系人参与这些参与包括:a对有代表性的PMI干系人样本进行调研;a与工程管理办公室(PMO)负责人、工程经理、敏捷从业者、工程团队成员以及教育者和培训师举行焦点小组会议;►在PMI全球各地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与从业者举行互动研讨会。

这些反应和输入共同强调了以下四个要点:a保持并增强《PMBOK®指南》的可信度和相关性a提高《PMBOK®指南》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同时防止增加过多新内容a 了解干系人在信息和内容方面的需要,并提供经审查的可支持实践应用的补充内容a认识到原先版本的结构和内容对某些干系人是仍有价值的,因此应在不否认这种价值的前提下推动干系人转向新版 指南保持《PMBOK ®指南》的相关性自从1987年《工程管理知识体系》(PMBOK)形式首次推出以来,《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简称“《PMBOK ®指南》”)一直在逐步演进同时我们认识到,工程管理的基本要素依然未变这种逐步演进不仅涉及书本页数的增 加,还涉及实质内容的显著且根本的变化其中的一些主要变化请见下表:《PMBOK®指南》中主要变化的逐步演进情况《PMBOK ®指南》版本主要演进变化1996 年• 定位于“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而非工程管理知识体系• 反映了工程管理知识体系的一局部是“公认的”,这意味着它在多数时候适用于多数工程, 而且其实践价值和有效性获得了广泛的一致认可• 将工程管理定义为“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工程活动,以便到达或超过干系人 的需要和对工程的期望[黑体是后加的”• 明确决定要采用基于过程的标准,该标准使基于各知识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的愿望驱动;创 建了稳健而灵活的结构;并认识到iso和其他组织正也在制定基于过程的标准。

第3版(2004年)• 第1个在封面上印制了 “ANSI标准”的标识的版本• 第1个正式指明《工程的工程管理标准》独立于且有别于《工程管理框架和知识体系》的版 本• 包含了 “被公认为多数时候适用于多数工程的良好实践”的材料• 将工程管理定义为“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工程活动,以便到达工程要求第6版(2017年)•第1个清晰区分了 ANSI标准和指南的版本•首次将“敏捷”内容纳入正文,而非仅在例如中提及•拓展了知识领域前言局部,包括核心概念、开展趋势和新兴实践、裁剪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在敏捷或适应型环境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与原先各版《工程管理标准》和《PMBOK®指南》一样,本版指南认识到工程管理的大环境在不断开展变化 仅就过去10年以来,推动各类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中采用的软件呈指数增长随着人工智能、基于云的能力和新的商 业模式对创新和新的工作方式的驱动,软件能够促使这种增长继续变化同时组织模式发生了转型,这引发了新的工程工 作和团队结构,从而需要采用一系列广泛的方法来进行工程和产品交付,并要更多地关注成果而非可交付物另外来自世 界任何地方的个人贡献者均可加入工程团队,来承当更广泛的角色,并采用新的思考和协作方式。

这些变化以及更多的因 素使我们有机会重新考虑各种观点,为《工程管理标准》和《PMBOK®指南》的继续演进提供支持变更摘要自1987年以来,《工程管理标准》一直代表着基于过程的工程管理标准《PMBOK®指南》中包含的《工程 管理标准》与一系列业务过程有关的工程管理准那么和职能相保持一致这些业务过程支持以下持续且可预测的实践:A可被记录;A通过这些实践可对过程的绩效作出评估;A通过这些实践可对过程做出改进,从而最大化效率并最小化威胁在支持良好实践方面,虽然这些做法是有效的,但从本质上看,基于过程的工程管理标准是规定性的随着工程管 理在按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开展,过去基于过程导向的版本难以为继,无法反映价值交付的整个大环境因此,本版指南 转而采用基于原那么的标准,为有效的工程管理提供支持,并更多地关注预期成果,而非可交付物在本版标准局部逐步开展过程中,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行业和组织、担任不同职位、实施不同类型工程的从业者为该标 准的草案编撰贡献了力量,并/或提供了反应意见此外,参与第7版《PMBOK®指南》编写的各位负责人和工作人 员还审阅了其他知识体系和专注于工程管理的著作,来探究这些资料中蕴含的有关工程管理原那么的概念。

这些共同的努力 凸显了各界对我们的强有力支持,为我们确认本版指南中的指导原那么以适用于工程管理涉及的整个范围提供了支持迄今为止,全球工程管理界已认同应将该标准转变为一份原那么声明这些原那么声明充分表达并总结了工程管理实践的 公认目标及其核心功能这些原那么声明还提供了广泛的参考因素,工程团队能够在这些参考因素范围内开展工作,并提供 众多方法来契合这些原那么的意图借助这些原那么声明,PMI提供了整个价值交付环境中有效的工程管理方法:从预测型到适应型,以及中间的各种方 法这些基于原那么的方法还与《工程集管理标准》(第3版和第4版)和《工程组合管理标准》(第4版)的开展保 持一致《工程组合、工程集和工程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收益实现管理:实践指南》,这两个标准是全球主题专家团 队基于原那么的方法开发的新产品的代表本版《工程管理标准》或《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否认与过去版本中基于过程的方法的一致 性对于指导其工程管理能力、调整其方法论并评估其工程管理能力,很多组织和从业人员仍然认为基于过程的方法非常 有用这种方法与新版本的内容仍是相关的本版《PMBOK®指南》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从系统视角论述工程管理。

这一转变始于将系统视角的价值交付作为 《工程管理标准》的一局部,并继续呈现《PMBOK®指南》的内容该“价值交付系统”局部改变了原有视角,即 从工程组合、工程集和工程治理到重点关注将它们与其他业务能力结合在一起的价值链,再进一步推进到组织的战略、价 值和商业目标在工程管理的背景下,《工程管理标准》和《PMBOK®指南》强调,工程不只是产生输出,更重要 的是要促使这些输出推动实现成果,而这些成果最终会将价值交付给组织及其干系人这种系统视角反映了从过去版本的《PMBOK ®指南》中的“知识领域”转变为八个绩效域绩效域是一组对有效 地交付工程成果至关重要的相关活动总的来说,绩效域所代表的工程管理系统表达了彼此交互、相互关联且相互依赖的 管理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实现期望的工程成果随着各个绩效域彼此交互和相互作用,变化也会随之发生 工程团队要有整体系统思维的意识,不断审查、讨论、适应并应对这些变化,而非只是关注发生变化的具体绩效域遵照 《工程管理标准》中的“价值交付系统”这一概念,团队会通过以成果为中心的测量指标,而非按照各个过程或生成的 工件、计划等来对各绩效域中的有效绩效作出评估原先版本的《PMBOK®指南》强调必须对工程管理方法进行裁剪,使之适应于各工程的独有特征及其运行背景。

第6版明确包括了相关考虑因素,以帮助工程团队思考如何对其工程管理方法进行裁剪这些内容包含在各知识领域章节 的前言局部,同时介绍了各类工程环境的考虑因素本版《PMBOK®指南》特设“裁剪”一章,对这项内容作出了进 一步阐述本版指南新增了 “模型、方法和工件”一章,为支持工程管理提供了高层级组合的模型、方法和工件这一章中有原 先版本指南中为工程管理提供支持的工具、技术和输出的链接,但对团队应在何时、如何使用哪种工具未做出规定最后一个变化反映了《PMBOK®指南》发行史上最重要的创新,即推出了 PMIstandards+™这一交互式数字平台, 该平台融合了当下、新兴和未来的实践、方法、工件及其他有用的信息这些数字内容更好地反映了工程管理知识体系的动 态性PMIstandards+向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和其他干系人提供了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的信息和资源,这些信息和资源 能够更加快速地顺应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开展和变化这些内容根据行业板块、工程类型或其他特征阐述了具体实践、方法或 工具如何适用于具体的工程PMIstandards+首先介绍了《PMBOK ®指南》第6版的输入、工具和技术以及输出,同 时会继续纳入支持工程管理开展的新资源。

展望未来,《工程管理标准》和 《PMBOK ®指南》的用户可以在 PMIstandards+中找到补充印刷版出版物的丰富信息下列图说明了工程《工程管理标准》的修订内容,以及《PMBOK ®指南》从第6版到第7版的变化,此外还有 与PMIstandards+数字平台的连接第6版《PMBOK®指南》第7版《PMBOK@指南》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引论、工程环境和工程经理的角色撷合围度本量源通险购系 lip整范进成质资沟风采干工程管理标准• 引论• 价值交付系统• 工程管理原那么• 管家式管理• 团队• 干系人• 价值• 系统思考• 领导力性韧和 性性 剪量杂险应革 裁质复风适变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工程管理标准启规执监收动划行控尾•工程绩效域:•干系人•团队•开发方法和 生命周期划目付量确规项交测不附录、术语表和索引•裁剪•模型、方法和工件附录、术语表和索引PMIstandards+™数字内容平台•该平台通过“模型、方法和工件”一节与《PMBO联指南》紧密相连,同时对这局部内容作了进一步阐述•该平台纳入了符合所有PMI标准的内容以及专为该平台开发的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现实实践(包括新兴实践)中的“如何…”情景。

修订了《工程管理标准》,并将《PMBOK®指南》和PMIstandards+TM数字内容平台从第6版过渡到第7版结语《工程管理标准》和《PMBOK®指南》(第7版)反映了干系人反应中强调的全部四个要点即保持并增强 了《PMBOK®指南》的可信性和相关性,提高了《PMBOK®指南》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还认识到原先版本的结构 和内容对某些干系人仍有价值,并在不否认这种价值的前提下强化了本版指南的内容最为重要的是,为了对干系人的要 求做出响应,本次修订版与PMIstandards+数字内容平台紧密相连,提供了经审查的支持实践应用的补充内容目录工程管理标准1引论1.1 《工程管理标准》的目的1.2 关键术语和概念1.3本标准的受众2价值交付系统2.1 创造价值2.1.1 价值交付组件2.1.2 信息流2.2 组织治理系统2.3 与工程有关的职能2.3.1 提供监督和协调2.3.2 提出目标和反应2.3.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