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安全古音经训 安好古音经训 (一)安好古音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老子 乐极生悲 ——庄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周易·系辞下传》 居安思危,思那么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汉司马迁《史记·楚元王世家》 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措)数失,必致危亡之灾 ——汉·王符《潜夫论·慎微》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易·系辞下》 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易·节》 居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慎子·君子》 见善而怠,时至而疑,此得失之方也 ——《逸周书·王佩》 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 ——《淮南子·人间》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汉·马融《忠经·证应》 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唐·马总《意林》 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人间》 受福那么骄奢,骄奢那么祸至 ——西汉·刘向《诚子书》 不慎其前而悔其后,何可复得?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不知来,视诸往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 长治久安 ——《汉书·贾谊传》 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 曲突徙薪 ——《汉书·霍洌传》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韩非子·难四》 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 ——《战国策·秦策》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除患无(未)至,易于救患 ——《战国策·燕策》 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 ——《国语·晋语》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危人自安,君子弗为也 ——宋·司马未免《资治通鉴》(野鹤辑) 计福勿及,虑祸过之 ——《文子·微明》 不困在预慎,见祸在未形。
——《逸周书·王佩》 胜大患在合人心 ——《逸周书·王佩》 事因于民者,必成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十二》 思其所以危,那么安矣;思其所以乱,那么治矣;思其所以亡,那么存矣 ——唐·魏征《论时政·第三疏》 患生于所忽,祸发于轻微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 慎那么祸之不及,贪那么灾之所起 ——唐·姚崇《辞金诚》 泾溪石险人娆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诗 图于未然,治于无事 ——唐·张九龄《治府兵第七章》 避风雨,御寒暑,当在未寒暑乎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 ——唐·柳宗元《刘叟传》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管,大事又将不成救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止之于始菹,绝之于未形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 祸福之胚胎也,其动甚微 ——唐·刘禹锡《儆舟》 安不忘危臣所愿,常思危困必无危 ——唐·周昙《鲍叔》 伊尹见一夫不得其所,那么以为己罪也 ——唐·魏征《群书治要·尚书》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宋·苏辙《上皇帝书》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宋·王十朋《轮对答刂子三首》 君子更正,小人饰非;更正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 ——宋·邵雍《迷悟吟》 过生于心,那么心悔之,勿复失诸言行而已矣 ——宋·范浚《悔说》 折肱而学医,未为晚也 ——明·刘基《郁离子·公孙无人》 药石所以治疾,而不能使无疾,法制所以备乱,而不能使天下大乱 ——明·方孝孺《深虑论二》 安不将息病时悔 ——清·陈遇夫《迂言百那么》 防微杜渐 ——《元史·张桢传》 未雨绸缪 ——《诗·幽风·鸱》 行车于峻坂,而仆于平地者,急于易而慎于难也 先其未然谓之防,归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 祸不入慎家之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 衣缺不补那么日以甚,防漏不塞那么日以滋 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 前车已覆,后来知更何觉时 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晷刻之误,或遗患于历年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 一炬有燎之忧,而滥觞有滔天之祸 事不素讲,难以应猝。
于其未然而预防之,故无后忧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是,亦必有所由兆 祸患可销于未萌 祸患常积于忽微 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人命大如天 (二)《管子》防洪学说摘录 错国于倾之地 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 地高那么沟之,下那么堤之 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 “防、导、蓄、高、坚、迁”古代城市防洪六大方略 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防灾六计 居安思危 狡兔三窟 遍布耳目 巧设连环 一叶知秋 捷足先登 补后六计 亡羊补牢 力斩长蛇 摈弃隐患 斩草除根 解铃系铃 大材小用 抗灾六计 坚壁清野 虚张声势 因势利导 请君入瓮 雪上加霜 临阵磨枪 善后六计 一改故辙 另起炉灶 改弦更张 磨杵成针 一刀两断 (三)安好防灾三十六计 釜底抽薪 救灾六计 金蝉脱壳 避重就轻 借尸还魂 趁水和泥 集腋成裘 扶危济困 预后六计 有声有色 有闻必录 温故知新 留有余地 人才辈出 云开见日 六、安好口诀字诀 (一)安好生产“三字诀” 安好生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长期实践的根基上,总结了一套安好生产“三字诀”。
一、人为本,提防教导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实现安好生产,人的素质、才能和自我养护意识,起着分外关键和根本的作用只有提高人的安好和技术素质,安好生产才有广泛而坚韧的根基 安好生产“以人为本”是人们的安好观念、安好意识、安好态度,是人们对生命、安好与健康价值的理解,是共同认可的安好原那么夯实根基要从提高职工安好和技术素质入手,做到教导为先,坚持厂级(公司)、车间(部门)和岗位(班组)的“三级安好教导”安好教导培训工作要符合模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的“三化要求”,形成“三级安好教导”、职业化安好教导和社会化安好宣传教导“三管齐下”的局面 通过安好学识教导、安好技能教导、安好态度教导的“三个教导阶段”,逐步使每一位职工从“要我安好”的思想提高到“我要安好”的觉悟,具备“我会安好”的技能,实现“三我安好”的转变形成人人自觉遵章守记,反对“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空气,筑起自我防护、物质防护、群众防护的“三道防线”巩固全员的事故回避才能和自我防护才能,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三不伤害” 通过安好生产的宣传和教导培训,不断强化全体职工的“三种意识”,即预防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和磨练一支思想、作风、技术“三过硬”的职工队伍,建立良好的安好生产环境和秩序,达成实现安好生产的目的。
二、安好第一,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好生产的保证,要坚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安好生产是人、机、环境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浩瀚的系统工程搞好安好生产工作,首先要坚韧树立“三个观念”:安好就是经济增长点,就是效益的观念;生产全过程抓安好的观念;管理出安好,从严治理强化落实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教导在先;坚持以防为主,整治隐患;坚持制度创办,强化管理的“三个坚持”充分发挥企业负责、政府监察、群众监视的“三结合”的安好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作用,有效地开展安好生产的现场监察、事故监察和一般监察彼此结合的“三类监察”活动 企业的安好管理务必建立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主的层层负责的全员安好生产责任制,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部门、部门保企业的“三级保证体系”做到“三个到位”:企业一把手的安好生产第一责任落实到位;安好保证体系责任落实到位;安好机构及配制人员健全、综合监视管理到位加强安好风险机制、安好监视机制和安好教导鼓舞机制的“三项机制”创办,走制度化、模范化和标准化的“三化道路”,实施全员教导、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