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理解文言词义十法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50KB
约5页
文档ID:299790417
理解文言词义十法_第1页
1/5

理解文言词义十法 高 永 军加强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说到底,就是要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得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为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临场应考都有着积极意义一 . 词义联想法1.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活板》)唇:“嘴唇”,是“嘴的边缘”,那“钱唇”自然是“钱的边缘”唇”即“边缘”2.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赤壁之战》)将:“将领”,是“率领军队的人”,而“将”处在名词“中国人”前,是谓语动词,“将”即为“率领”3. 倏尔远逝,往来翕忽《小石潭记》)逝:“逝世”,是“去世”,可推出“逝”是“去”二 . 字形推想法1.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啮:从“口”从“齿”,“口”“齿”加于人必不是“吃”而是“咬”,“啮”即“咬”2. 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引:会意字,从“弓”从“|”,其本义是拉开弓,那只能是向后拉,再加以联想,当然是“后退”、“退却”之意3.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怠:形声字,从“心”,“台”声,其形旁为“心”本义为“心脏”从“心”的字多与人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人的道德品质有关。

再联系“手指不可屈伸”和“弗”,可推断出“怠”的含义是由本义“怠慢”、“轻慢”引申出的“懈怠”三 . 语法推断法1. 自放驴,取樵炊爨 2000 年高考试题)樵:前有动词“取”,“樵”只能作名词宾语,应解释为“木柴”2. 食毕,复随旅进道 2000 年高考题)进道:与“退道”相对,“进道”作动词谓语,则意为“上路出发”3.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信:用来修饰谓语“难求”,显然作状语,可推断出“信”的意思是副词“实在”、“的确”四 . 语境推知法1.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曹刿论战》)驰:奔驰:明显这是针对“败绩”的“齐师”而采取的行动,故应为“追赶”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衰:“少小”与“老大”对应,下句“无改”与“衰”相对,“衰”就是从“少小”到“老大”鬓毛的变化,因此,“衰”应为“稀落”、“衰颓”之意3. 世方奋同,毋以此贾祸 1996 年高考题)贾:本义是“买”,这句话又是劝人的话,与“祸”搭配,此处就引申为“招来”4.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之兵计篇》)利:这组排比句中的“利”“乱”“实”“强”都指的是敌方,而“诱”“取”“备”“避”是对敌采取的措施,因此,“利”应为“如果敌人贪利”。

五 . 成语印证法1.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江》)薄:联系到成语“日薄西山”,其中“薄”是“接近”、“靠近”的意思,用代入法可知它们词义相同2. 不审于何得此绢 2000 年高考题)审:联系“当局者迷,旁观这审”中的“审”,其意为“明白”、“知道”,代入推知与此意同3. 必躬造左公第《左公毅公逸事》)造:联想到成语“登峰造极”中的“造”是“到”,分析该句,“造”也是“到”的意思六 . 对应求义法1.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1991 年高考题)“顽鲁”与“贤俊”对举,“贤俊”是“有才识而又职明”,那么,“顽鲁”就应为“无知而又愚蠢”2.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其直,则佞化为忠 2003 年高考题)“恶”与“乐”对应,“乐”是“喜欢”,则“恶”必是“厌恶”过:“忠”与“佞”对应,从“化为”推出其必为“过错”同理,可推出“直”为“正直的言论”3. 齐人追亡逐北 2001 年高考题)亡:“追”与“逐”同义对应,“亡”与“北”对应,“北”明显是“败北的人”,那么,“亡”显然是“败逃的人”七 . 课本迁移法1. 故事,天子当挂服举衰 1998 年高考题)故事:《六国论》中有“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句,“故事”指“旧例、先例”,与此意同。

2.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2000 年全国高考题)因他: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的“因宾客”,可推断“因他”是“经由别的”之意信:联系《孔雀东南飞》中的“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一句,可推知“信”作“使者”讲3. 得全首领以没 1998 年高考题)首领:联系《五人墓碑记》中“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句,知其意为“性命”八 . 同反义类推法1. 爽见董卓忍暴滋甚《后汉书》)“忍”与“暴”同义相连,“暴”为“凶暴”,“忍”即为“残忍”2. (康)恬静寡欲,含垢匿瑕,简宽有大量嵇康传》)含垢匿瑕:处在“恬静寡欲”、“简宽有大量”两个褒义短语中间,所以,根据同义并列关系推断,它也应是褒义短语;而“垢”、“瑕”是贬义色彩的词,与“含”“匿”搭配,可直译为“隐藏”污垢斑点,把它转化为褒义短语可译为“包含、容忍别人的缺点”3. 张喜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萧然自得《大唐新语卷之六》)自异:处在“有大志”、“萧然自得”中间,也应是一种美德:“亦不……亦不……”句式表明,“自异”与“下人”是两个相反方面,由“下人”即“下于人”(贬低自己),可推出“自异”应为“上于人”,即“抬高自己”。

九 . 借代析义法1. 焚百家之言《过秦论》)言:原指言论,“言”不能“焚”,这里以抽象代具体,指“著作”、“书籍”2.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骚:原指屈原的长诗《离骚》,这里泛指诗文,骚人,泛指文人3. 上书乞骸骨《张衡传》)骸骨:骨头,这里以局部代整体,借指身体十 . 因声求义法1. 于是天子亦疏之,后適去,意不自得 1991 年高考题)適:联系前面“天子亦疏之”,后面“不自得”,再加上“適”古音与“適”同,可判断其为通假字,意为“贬职”2.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倍:若按字义或引申义解释,显然不通;从音的角度看,若用“背”则完全符合,因此,可以判断“倍”通“背”3.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取:因为形声字可以和它的声旁字互相代替,可判断“取”通“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