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 9中和试验

上传人:清晨86****784 文档编号:299783717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检验 9中和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微生物检验 9中和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微生物检验 9中和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生物检验 9中和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检验 9中和试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和试验【实验目的】掌握中和试验的基本原理及意义;熟悉中和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结果判定标准及计算方法;了解中和试验的注意事项。【实验原理】中和试验有两种方法:1. 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病毒及其滴度:固定抗血清-稀释病毒法。在体外适当条件下孵育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的混合物,使病毒与抗体相互反应,再将混合物接种到敏感的宿主体内,然后测定残存的病毒感染力。2. 已知病毒检测血清中未知抗体及其滴度:固定病毒-稀释抗血清法。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后,能够使病毒失去吸附、传入宿主细胞的能力,从而阻止了病毒的增殖,使其失去致细胞病变效应,因此在进行病毒中和试验时,首先将病毒与免疫血清在适当条件下混合、孵育,然后将其

2、接种到敏感宿主细胞中进行培养,从而可根据对细胞、动物等的保护效果来判断病毒是否已被中和,并计算出中和抗体的效价。【实验器材】37孵箱、倒置显微镜、CO2培养箱、96孔细胞培养板、微量加样器及无菌吸头、无菌刻度吸管、无菌中试管、无菌平皿、无菌1.5ml EP管。待检血清(0.5ml)、阳性血清、阴性血清。BHK21细胞、新城疫鸡瘟病毒悬液、细胞维持液、Hanks液。【实验方法】固定病毒-稀释抗血清法。1. 待检血清的稀释:取12个无菌EP管,做好标记,无菌条件下每管加入0.5ml维持液,向第1管中加入0.5ml待检血清(稀释度23),混匀后,换一个新枪头,从第1管中取出0.5ml加入第2管中,混

3、匀后,换一个新枪头,再从第2管中取0.5ml加入第3管中,依次类推。倍比稀释,共做12个稀释度。管号123456789101112稀释度22223242526272829210211212维持液(ml)0.50.50.50.50.50.50.50.50.50.50.50.5待检血清(ml) 0.50.50.50.50.50.50.50.50.50.50.50.52. 阳性对照的稀释:取12个无菌EP管,做好标记,无菌条件下每管加入0.3ml维持液,向第1管中加入0.3ml阳性血清,混匀后,从第1管中取出0.3ml加入第2管中,混匀后,再从第2管中取0.3ml加入第3管中,依次类推。倍比稀释,共

4、做12个稀释度(16,32,64,128,256,512。),同上表。3. 阴性对照的稀释:用阴性血清,稀释同阳性血清。4. 病毒的稀释及与抗体的混合:按病毒的CCID50/0.1ml进行稀释,使每0.1ml含100CCID50/0.1ml病毒量。后续实验大约需要100 CCID50/0.1ml病毒悬液15ml。将滴度为100CCID50/0.1ml病毒悬液加入上述稀释好的待检血清、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的每个稀释的试管中:待检血清:每管加0.5ml 阳性对照:每管加0.3ml(2人共用) 阴性对照:每管加0.3ml(2人共用)混匀后置37孵箱中作用1h。5. 病毒对照的配制:0.5ml维持液+0

5、.5ml100CCID50/0.1ml。混匀后置37孵箱中作用1h。6. 细胞对照:1ml维持液。置37水浴箱中作用1h。7. 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有单层BHK21细胞的96孔板,吸取其中的培养液,用Hanks液(预先调好pH值,加1%双抗)洗一遍。8. 将上述各稀释度的待检血清-病毒混合液(每个稀释度加4孔-A B C D)、阳性血清-病毒混合液(每个稀释度加1孔-E)、阴性血清-病毒混合液(每个稀释度加1孔-F)、病毒对照(加G1G4)、细胞对照(加H1H4)用微量加样器分别加入到细胞培养板各孔内,每孔0.2ml。Ab稀释度116(10-1.2)232(10-1.5)364(10-1.8)4128(10-2.1)5256(10-2.4)6512(10-2.7)71024(10-3.0)820489409610819211163841232768待检血清ABCD阳性对照E阴性对照F病毒对照GVVVV细胞对照HCCCC9. 将96孔细胞培养板放入37 5% CO2培养箱内培养3-5天。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变化,并记录结果。【结果判定】计算50%血清中和终点:见课本第68页【注意事项】34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