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碳和碳单质练习

上传人:折*** 文档编号:299782853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碳和碳单质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上碳和碳单质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上碳和碳单质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上碳和碳单质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上碳和碳单质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上碳和碳单质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碳和碳单质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九上碳和碳单质练习 练习一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 B、双氧水和水 C、干冰和冰 D、氧气和液氧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紧密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冰箱内放置木炭可除异味 B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稀盐酸用于除掉铁锈 3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以下说法: 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恢复性 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2、D 4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测验是 5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回响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回响中CaO起催化作用 B该回响中CO2是生成物 C该回响是分解回响 D该回响是化合回响 6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物质 A只含硫元素 B确定含氧元素 C确定含硫、氧、氢元素 D确定含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7如图是某化学回响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甲、乙分别表示回响前和回响后的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回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回响是分解回响 C该回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该回响的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4 8在不同时刻,某回响中

3、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那么 AD该回响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9现有以下四组物质:乙炔(C2H2)和苯(C6H6)乳酸(C3H6O3)和果糖(C6H12O6)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确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一致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10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举行以下测验(假设每步回响或吸收均完全):无色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装置增重3.6克;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装置增重4.4克。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可能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甲烷、一氧化碳 C该气体确定只含有甲烷 D该气体确定只含有甲烷、氢气 11科学家最新察觉,通过简朴的化学回响,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回响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回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加入回响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该回响不属于置换回响 12某纯真物X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点燃2CO2+2H2O,那么X中 A. 确定含有C、H、

5、O三种元素 B. 确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O元素 C. 确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H元素 D. 只含有C、H两种元素 134.6g某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以下有关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确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确定没有氧元素 B确定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确定没有氢元素 C确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确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4甲、乙两物质发生回响的微观示意图如下,那么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回响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B该回响属于化合回响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更

6、155mL,将剩余气体再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体积又缩小为2mL,那么原混合气体中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体积分别为( ) A8mL、3mL、3mL B6mL、5mL、3mL C1mL、10mL、3mL D3mL、8mL、3mL 16将确定质量的含钙元素质量分数为32%的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回响)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2.8g,再向该固体中参与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回响,共用去稀盐酸2OOg,那么煅烧石灰石样品的过程中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2.2g B4.4g C8.8g D13.2g 17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 A加热完全

7、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g,同时C又能片面分解产生01g D和79g E,那么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11 B12 C14 D15 18已知。确定量的Ca(HC0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以下图像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19将确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回响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那么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A.14:11 B.11:14 C.7:11 D.11:7 20以下关于化学回响2X +Y =2Z的表达,错误的是 A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那么

8、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B在回响中X 、Y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Z确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 D该回响为化合回响 21将一氧化碳通入盛有12克的氧化铁的试管内,加热回响一段时间后,中断加热,持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的质量为96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铁的质量是96g B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9g C加入回响的氧化铁质量是4g D加入回响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4g 22现有40.6g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煅烧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混合物裁减15.4g,那么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以下的( ) A14g B18

9、g C16.24g D29g 23由FeSO4和FeS组成的混合物中,测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若再计算混合物中的以下各项: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FeSO4的质量分数 FeSO4和FeS的质量比 FeS的质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都能确定 B都不能确定 C只有能确定 D只有不能确定 24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养分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右图为分子布局模型示意图)是其中的一种。以下有关丙氨酸的表达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 B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是89 D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6O2N 25关于SO2 O2 C

10、O2 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氧化物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含有氧元素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致 26由(NH4)2S、(NH4)2SO4、(NH4)2HP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8%,那么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32% C64% D无法确定 27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碳与氧的质量之比为1:4,那么该气体可能是 A由CO或CO2单独组成的纯真物 B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C由CO和 O2等质量组成的混合物 D由CO2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28以下各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HClO4、KClO3 BNaClO

11、、KCl CKClO、KCl DNaCl、KCl 29在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四氧化三铁(Fe3O4)这三种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Fe3O4、Fe2O3、FeO BFeO、Fe2O3、Fe3O4 CFeO、Fe3O4、Fe2O3 DFe2O3、Fe3O4、FeO 30要使SO2、SO3中含有一致质量的氧元素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SO2与SO3的质量比为65 BSO2与SO3的分子个数比23 C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31有媒体报到,市面上片面便当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损害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塑化剂(DM

12、P)的化学式为C10H10O4,有关该塑化剂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化合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 D1个分子由10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32对以下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2H LiKClO3 Cu O Mg A表示物质的组成的式子有 B中的数字表示氯酸钾中有3个氧原子 C表示阳离子的有 D既能表示元素、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物质 33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以下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3+A2个氮分子:2N B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Al2O3 C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D4个氢原子:2H2 34质量法是化学测验中测定物质组成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现有11 g气体,经测含碳元素3g,其余都是氧元素。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可能是CO2和O2的混合物 B气体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物 C气体组成有4种处境 D若气体由三物质组成,那么三物质质量比可能是7:3:4 35.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