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城乡规划

上传人:精****源 文档编号:299782801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城乡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城乡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城乡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城乡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城乡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城乡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城乡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 城乡规划(2015?天津卷 )图 4、图 5 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 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 题。6. 结合图 4 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B. 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7. 结合图 5 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 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 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 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答案】 6. B 7. D 【解析】试题分析:6. 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

2、快; 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7. 城区面积扩大,使商业区分布更加分散;新工业区分布分散,没有向老工业区集聚;城区没有扩展到滨湖地区周围;而中部、南部道路增多,路网密度增大。故选D。【考点定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名师点睛】 读图的一般步骤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

3、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看图例,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 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看图注, 有部分地图, 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 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 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提取图示信息,图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解题关键,把有价值信息标注出来,便于分析其规律性。回归材料、找遗漏点,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

4、乎都是图文结合的。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 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因此,所有的读图题最终都要回归材料。(2015?四川卷 )图 3 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 时和 10:00 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答案】 5、 C 6、B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

5、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解析】试题分析:5. 读图,根据图中人口集聚特点,说明中心的阴影区是中心商务区,B错。根据城市地租理论,甲地带与商业区相邻,距市中心较近,应是住宅区,占城市用地的主要部分,C对。行政区不占城市中心的位置,A错。工业区占城市的外围或郊区,D错。6. 读图,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是团块状推断,该城市位平原地区,B对。丘陵地区、沟谷地区形态多条带状,A、D错。山地区多组团状,C错。考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

6、名师点睛】城市主要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住宅区。根据城市地租理论, 市中心地价最高,向郊区地价逐渐降低,在交通路口处容易出现地租次高峰。根据各功能区的特征,安排功能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所以判断甲地带是住宅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受地形、河流影响,平原地区多团块状,山区或沿河地区多条带状、组团状分布。(2015?江苏卷地理 )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1. 与“国际慢城“要

7、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骑单车出行B.经营手工业作坊C.去速食店就餐D.建大型游乐场22. 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答案】 21.AB 22.BD【解析】试题分析:21. 根据材抖提供的信息“国际慢城”是种具有独特地方感宜居

8、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 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可以看出骑单车出行和经营手工业作坊符合“国际慢诚 “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 而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不符合“国际慢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故答案选AB。22,阅读对比两幅图很容易看出,大山村后期还发展了旅游业,产业结构由“慢城”前的传统种植业, 较单的农作物水稻、油菜、 小麦到 “慢城” 后的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茶园、油菜、菜地、苗圃、果园等多种经济作物,故答案BD 。【考点定位】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涉及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当前以宜居城镇

9、模式“国际慢城”话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题认真阅读材料即可得出,“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不符合“国际慢城”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小题仔细读图对比可以得出“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2015?江苏卷地理 )B. 城乡规划 下图为某城市现状图。在河流水文站50 年的观测记录中,两次大洪水水位分别达到96m 、93m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10、- - - (1) 该城市若规划合理,则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1 分)(2)M 地作为商业中心的优势是。( 1 分)(3) 在甲、乙、丙、丁4 地中,应优先选择进行房地产开发,理由是、。( 3 分)(4) 拟在 B处修建一座大桥,其对城市的影响是。( 2 分)(5) 拟在 S处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有利条件是,不利条件是、。( 3 分)【 答案】( 10 分)(1) 西风(西南风)(2) 通达度高位于商业活动集聚区(任答1 点)(3) 甲地势较高可用地面积广远离工业区(任答2 点)(4) 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桥北发展(任答2 点)(5) 铁路运输便利距离商业区近(任答1

11、 点)地势较低,受洪水威胁与工业区联系不便【解析】试题分析:(1)合理的工业布局应是在城市盛行风下风向,该城市布局合理,东部的工业区应该在下风地带,因此推断该城市盛行风为偏西风。(2)读图可以看出M地处城市中心,多条公路交汇,通达度高,靠近最大的市场,位于商业活动的集聚区,有利于形成商品中心。(3)甲地与其他三地相比,地势较高,土地闲置较多,可用地面积广而且远离工业区,不易受到污染,因而应优先选择甲地进行房地产开发。(4)B处修建一座大桥,可以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原有交通运输压力,加快桥北发展。(5)S地处火车站附近,铁路运输便利,有利于商品运进,而且距离工业区远,联系不便。考点:本

12、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布局的区位因素,城市交通线布局和商业网点布局。【名师点睛】 本题某城市规划现状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第一小题河流工业布局应该在盛行风的下风带;第二小题分析商业中心布局两点很重要,一是市中心, 二是交通便利;第三小题住宅区区位选择比较,要求环境较好, 远离工业区、 铁路干线等影响人们休息的区域;第四小题考查交通运输线布局所带来的影响,方便联系,缓解原有交通压力;第五小题考查商业网地区区位,本题要特别注意“仓储物流”,要求占地面积大,还必修有便利的交通。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