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重点突破(二)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99780748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实词重点突破(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实词重点突破(二) 重点文言实词归纳二(解、就、举、克) 方法点拨 (一)分析语境 如果是人物传记,要对语言环境中的时间、地点、官职、人物(关系)、事情(因、过、果)、语言(关系、感情色彩)及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态度等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如果是散文,要对人物、事情、景物、物象、感情、义理等内容和有关的表达技巧等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以便正确推断一个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要明白,一个词具体表达什么意义,具有什么语法作用,不是词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语境决定的。所以,要准确把握一个词的意义,非认真分析语境不可。 (二)注意一词多义 1.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

2、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把这“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这时词的本义也就是字的本义。 另一种解释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谈到本意是指后者即词的基本意义,也就是常用的意义。这种基本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总是作为词的第一个意义。掌握词的基本意义是了解多义词的好办法。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意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这条河

3、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海”、“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意义。从词的基本意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时间久,如:夜深人静。深、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比喻义,也属于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如: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

4、义。 (2)了解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 (1) 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展开。如“寒”本义是冷,引申为寒冷季节,再引申为缺乏冬衣而受冻,又引申为贫寒,进而引申为恐惧、害怕。例如: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论积贮疏) 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 (2) 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节”的本义是竹节,由其辐射产生的引申义有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等。例如: 一节复一节,千枝破万叶(咏竹) 盘根错节(虞诩传)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清明时节雨纷纷(七绝。清明) 单于壮其节(苏武)

5、 钿头银篦击节碎。(琵琶行) 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借助这些规律,有利于我们以简驭繁地对多义词进行系统得梳理。 1 了解一次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a) 类似联想。采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形成一词多义。如: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b) 接近联想。应用接近的事物来代替。如: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c) 对比联想。由正面意义的词,联想到反面意义。如:去(本义“藏”离开废除舍弃。 懂得一词多义演变时不同的联想方法,可以从看似孤立的一词多义之间找到一定的联系,以便根据上下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当然,光凭以上方法来掌握一词多义还是很不够的。养成平时多

6、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十分重要。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 二、重点文言实词归纳二(解、就、举、克) 解: 解剖;分开;分裂、涣散。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土崩瓦解。” 解开,脱去。中山狼传:“解衣以活友。” 解救,消除。荆轲刺秦王:“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道家的“羽化成仙”。梅花岭记:“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悟大光明法蝉脱。 Xiè松懈,懈怠。通“懈”。李将军列传:“胡虏益解。” 解释,解答。 就: 靠近,接近。劝学:“金就砺则利。” 趋,赴。隆中对:“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上(车、路)。荆轲刺秦王:“荆轲就车而去。” 赴任。

7、季氏将伐颛臾:“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成就。谏逐客书:“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完成,成功。活板:“瞬息可就。” 举: 举起,抬起。中山狼传:“肩举驴上,引避道左。” 拿。赤壁之战:“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举行,施行。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飞。吕氏春秋:“兔起凫举。” 推荐,选拔。出师表:“众议举宠为督。” 攻占,占领。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 合,全。促织:“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克 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引申为担当、胜任。周易:“子克家。” 成功,完成。中山狼传:“三纳之而未克。 战胜,攻下。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制,约

8、束。论语:“克己复礼。”后汉书:“克己奉公。” 能够。赤壁之战:“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限定,约定。后汉书:“与克期俱至。” 通“刻”,刀刻,雕刻。史记。李斯列传:“更克之,平斗斛度量文章。” 三、例题分析(2005年高考重庆卷)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

9、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首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莽之

10、。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选自宋史。列传) 注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熟羊: 地名。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 B. 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间:间或 C. 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 D. 颜无子,不克葬 克:能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其解答方法是将各个解

11、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准确而无滞碍处即为正确答案。 A项中“责”的常见义就是“索取”“索求”的意思,放在文中合适。此项解释正确;B项中“间”的本义是“夹缝”“间隙”,以后引申为“间或”,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就是取此义,把它代入,正符合文意;C项中的“质”是“典当”“抵押”的意思而并非“质问”,因为无法质问田券,这种解释不符文意;D项中的“克”的常见义是“攻克”“战胜”之义,如韩非子“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和成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都是此义,后又有“能够”的意思,这里就是选用这种义项。本句的意思是“有的富人在田籍上并没有登记他们的土地数量,却让别人抵押田契

12、给他达上万亩”。 四、跟踪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

13、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不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举:推举 B.视事三年,以疾自乞。 视事:考察事情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D.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及:赶得上。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 因请为设食,谢曰: 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持就火炀之 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