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男儿一放翁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99779876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亘古男儿一放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亘古男儿一放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亘古男儿一放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亘古男儿一放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亘古男儿一放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亘古男儿一放翁 亘古男儿一放翁 读陆游诗词选评有感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四首之二) 历来题咏陆游的诗中,我最赏识的还是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国为他最能道出放翁为人和写诗的精粹。对于陆游的的诗,尽管从来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评论,但他全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始终如一的猛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从来没有人质疑的。“数篇零落从戎作,一寸凄凉报国心”,几百年来一向鼓舞着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 自汉唐以来,诗家多言从戎之苦:“春风不渡玉门关”的无奈;“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艰苦;“征人蓟北空回首”的苦思;“边廷流血成海水”的

2、凄凉;“空见蒲桃入汉家”的叹息,“惟放翁那么慕为国殇,至老不衰”(梁启超)。在放翁的诗中,以从戎为荣,从戎为乐的句子时时可见。纵然是“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也依旧念念不忘“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诗人明知在南宋小朝廷妥协苟安的根本国策下,事无可为,但他还是始终以诗歌为武器,战斗到结果一刻,不向投降派低头。在他的诗文中,都是以战斗的姿 态、热心奔放的笔触展现的,字里行间,透出的是诗人那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陆游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就在陆游出世的次年,北宋结果两个皇帝双双成为金人的俘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但在南京即位的高宗赵构,没有积极抗金驱敌、报仇雪耻的信念

3、,反而仓皇南逃,此后造成了屈辱可耻的南宋偏安局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力主北伐抗金,收复失地的陆游自然成为了被打击的对象。假设说“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这样的理由还有点会意的话,陆游其次次被罢官的罪名“吟咏专嘲风月”,就显得太荒唐可笑了。 难得的是,陆游从未由于现实环境的黑暗,就放弃自己的梦想。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中也要达成。陆游写梦的诗多达99首,在这些诗中,就屡屡展现他自己重铠雕戈、建功绝塞的雄姿和敌人弃甲溃逃、马前乞降的场景;有时托之于物,使宝剑夜鸣,要求出匣去诛佞臣;有时又写叱咤风云的剑客,顷刻千里,独报国仇。“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

4、半入辽阳”。这样的场景,是梦,是空想,但也是诗人最大的愿望。宛如一盏盏明灯,划破南宋漆黑的夜暮。 我第一次熟悉陆游,是小学时学的古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临死前结果的诗作。老诗人活了85岁,没能看到祖国山河的恢复,他只能把心愿托付给了儿孙。这首诗是陆游爱国主义精神的结晶,集中地表现了他对南宋屈辱局势的悲愤,也表达了抗战必胜的坚强信 念,深入骨髓的爱国之情,可谓至死不渝。但历史的悲剧总是那么严酷无情,陆游的心愿,最终破碎在元军的铁蹄之下。可能只有到了今天,老诗人泉下有知,才能慨叹“九洲一统,兴旺昌盛”吧。 陆游的时代离我们很远,但他作品中炽烈的爱国情怀却离我们很近很近。读着他的作品,我们慨叹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拳拳之心;慨叹他为“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关切;慨叹他“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的爱国之心和复国之志。正可谓: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戎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渝中区人和街小学 范宇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