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年级上册古诗背诵 一、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文解释】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然而山高云深,真不知道他在哪里 【词语解释】言:说 处:去处 【赏析】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使短短的小诗具有了无穷的韵味诗中有一「问」三答,将三番问答精简为二十字既写出了诗人感情的逐步深入及对友人的关切,又表现出构思谋篇的匠心 二、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意: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切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解释⑴蓬头:形容小孩心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⑵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 三、清 明(唐)杜牧 清明节令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又称杜樊川大和二年 (828)年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历参沈傅师江西查看使、宣歙查看使及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幕府入为监察御史 武宗时,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宣宗时,为司勋员外郎,终中书舍人 世称杜司勋工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 【诗文今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心绪消极,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观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四、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及解释 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和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映照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译文二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善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芒映照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词语解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蜕变成放鞭炮 3. 一岁除:一年已尽 4. 除:逝去 5.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6.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和暖的样子 7.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8.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五、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解释 (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 照:映照(着)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风景宜人 六、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解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爱:热爱 3.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4.君:你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5.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6.风波:波浪 7.一叶舟:像落叶漂泊在水面的小船 【解释】: 江岸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热爱鲈鱼味道的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是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请你们也留神一下那出没在惊涛骇浪中的捕鱼人吧!这里虽然没有直言打渔人的艰险,但情溢言外,读者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这里 隐喻比直言更为可取,更具有艺术魅力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是爱好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一会儿看 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七、四时田园杂兴“昼出” 南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解释: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爱好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繁茂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新颖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慌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八、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出名诗人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县)21岁中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42),任右拾遗等职安史叛军攻陷长安时曾授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此称王右丞晚年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田园山水诗的创作上他融合并进展了陶潜、大小谢田园山水诗的特点,新颖自然,词秀调雅,独树一帜。
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的诗佳句颇多,有浓重的诗情画意,苏轼曾赞美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解释] 元二:姓元,排行其次,的挚友 使:出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邻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 客舍:旅店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译诗、诗意]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