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答题的解答策略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99764466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问答题的解答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问答题的解答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问答题的解答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问答题的解答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问答题的解答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问答题的解答策略 解答好问答题,固然要有系统而扎实的历史知识和相应的学科能力。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思路,既可加强答题的效率,又可加强答题的水平。要解答好问答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全面思考,筛选要点认真审题,按照题目要求全面回忆,力求答题所需的知识点和基本观点全部到位,但不可堆砌史实。即使是列举性的问答题,也不可将全部史实一一列出来。因此,还要有筛选要点的过程,即将题目所要求的非答不可的知识点留下,或在同类知识点中将最具代表性的留下。二、因题定式,编好提纲例如:简述工l2. 没有规定评论角度的评论题。如“如何评价1787年美国宪法”“简要评述孙中山”等。3. 没有提供结论的谈认识的

2、问题。如“从中可以获得什么重要认识?”“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道理?”“指出他们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等。对于这些疑难问题,一个化难为易的方法:即寻找构成该类历史概念的要素。因为任何革命,都由其原因、领导阶级、基本动力、任务、性质、结果、影响等要素构成,抓准了要素,分析就有了依托。再如“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相似点”,用寻找要素的方法,回忆古代史主要是叙述其社会经济状况、政治斗争状况、民族关系、文化成就,则“经济、政治、民族、文化”不就是构成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内容的基本要素吗?据此,就可以设定几个比项,把题目变成:“试从经济、政治、民族、文化四个方面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

3、朝时期的相似点”。这样,问题就变容易了。对于没有规定评论角度的评论题,也可以用寻找要素的方法先选定一个评论角度,如“评价1787年美国宪法”,就可以从构成宪法这一历史概念的要素,如背景、内容、阶级实质、进步性、局限性等角度去确定评论角度。至于谈认识的问题,关键在紧扣题目所分析的问题,运用相关的基本理论去揭示一些属于该问题的本质性的结论。例如: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此题最后一问,就是谈认识的题目。由于它规定了限制条件,所以不难回答。但如果改为“从中你能得到什么重要认识?”

4、许多学生就感到困难。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可以用寻找要素的办法来解决,即按照变革或调整生产关系的依据目的、内容、效果、意义等要素,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认识变革或调整生产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这样,答案也就出来了。四、按问作答,准确表述按问作答是指依据题目的顺序作答,不可颠三倒四,要问啥答啥,不要节外生枝,离题发挥。准确表述是指语言准确,坚持用历史学科的严谨语言来回答问题,力求言简意赅。为了做到准确表述,在平时学习和训练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 对定性正确的历史结论,必须完整准确地表述。如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发展的阶段及其性质等。2. 对可有可无的时空限制和人名、地名、专有名,在答题中可回避的尽量回避,以减少在这些未作要求的知识点上出现表述不准确的现象。3. 对必须标明的时间、地名、人名,在实在记不准确的情况下,宁可用模糊概念代替,也不要随意书写。如时间,可以用某世纪某年代初、中、末期来指代。4. 对有明显的程度差异、性质区别的历史概念,表述中必须反映出这种差异与区别,不能含糊其词,相互混淆。如“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概念的内涵,就有明显的程度差异,不可混同,更不可更换。5. 求生动形象而不用文学笔法,重史实论述但不堆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