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建筑与通风设计 建筑与通风设计 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俭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养护环境和裁减污染,为人们供给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自然通风在最大限度节能的前提下,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是绿色建筑首选和务必应用的通风方式 一、自然通风的根本要求: 以下为现行国家模范对自然通风设计的一些根本要求: 1、《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50352-2022: 1.1 第6.1.3条 根据使用功能,应使大多数房间或重要房间布置在有良好日照、采光、通风和景观的部位 1.2 第7.1.2条,对各类建筑的有效采光面积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侧窗采光口离地面高度在0.80m以下的片面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 (2) 侧窗采光口上部有效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外挑遮挡物,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 (3) 平天窗采光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侧面采光口面积的2.50倍计算 1.3 第7.2.2条 采用直接自然通风的空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生活、工作的房间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 (2) 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
1.4 第7.2.5条 厨房、卫生间的门的下方应设进风固定百叶,或留有进风缝隙 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理设计模范》GB50736-2022: 2.1 第6. 2. 1条 利用自然通风的建筑在设计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利用穿堂风举行自然通风的建筑,其迎风面与夏季最多风向宜成60°~90°角,且不应小于45°,同时应考虑可利用的春秋季风向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2) 建筑群平面布置应重视有利自然通风因素,如优先考虑错列式、斜列式等布置形式 2.2 第6.2.4条 采用自然通风的生活、工作的房间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5%;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0%,并不得小于0.60m2 3、《住宅设计模范》GB50096-2022: 3.1 第3.0.4条 住宅设计应得志居住者所需的日照、自然采光、通风和隔声的要求 3.2 第7.1.3条 寝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直接自然采光,采光窗洞口的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7 3.3 第7.2.1条 寝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自然通风。
3.4 第7.2.3第 每套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 3.5 第7.2.4条 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直接或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寝室、起居室(厅)、明卫生间的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当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外设置阳台时,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采用自 1 然通风的房间和阳台地板面积总和的1/20; (2) 厨房的直接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当厨房外设置阳台时,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厨房和阳台地板面积总和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 4、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22: 4.1 第4.1.5条 外窗可开启面积(含阳台门面积)不应小于所在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7%每套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板轴线面积的5% 4.2 第4.3.5条 每个采暖空调房间应按采温和空调季节卫生通风的要求设置卫生通风口或举行机械通风,卫生通风口的应有防雨、隔声、防虫的功能,净面积Smin应不小于该空间的地板轴线面积的1.6‰。
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22: 5.1 第4.5.4条(住宅建筑) 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在夏热冬温和夏热冬冷地区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在其他地区不小于5% 5.2 第5.2.6条(公共建筑)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5.3 第5.2.7条(公共建筑)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片面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2第4.2.8条也有一致规定 机械穿堂式通风 卫生通风和热舒适通风关系到室内环境的健康和舒适,是建筑节能的关键之一室外清凉、室内闷热的主要理由是通风不畅,住宅建筑应分户设计通风季节的自然通风气流路线,这已逐步成为居民猛烈要求的问题 建筑设计中普遍提及的“迎向夏季主导风向”设置外门窗的作法是不恰当的火热地区(如重庆)的夏季主导风敬仰往是晴天午后的高温湿热风向,迎向它设置外门窗,会增加热风侵入和渗入,造成室内过热因此,应尽可能让建筑外门窗迎向春秋季清凉时段的主导风向 实际处境中,因受建筑布局限制,自然通风不能完全得志室内通风降温要求,应辅以机械通风。
于是,一种新型的住宅通风方式——机械穿堂式通风得到应用,即在住宅内部适当位置(卫生间或厨房)安装静音型排风机,供给动力,来组织房间内部气流,对住宅举行通风换气气流组织路线是:室外清洁低温空气先进入居室,再经厨房或卫生间排出这是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2 二、自然通风与消防排烟: 自然通风系统在得志绿色建筑节能通风换气的同时,也在消防排烟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通风是现行国家消防模范中优先推举的防排烟方式,这与国家节能政策是一致的 1、《建筑设计防火模范》GB50016-2022: 1.1 第9.2.1条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厂房(仓库)外,建筑物内应设置排烟设施的部位宜设置自然排烟设施 1.2 第9.2.2条 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场所,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 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m2; 留神:楼梯间最顶层(如屋面层)的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0.8m2 (3) 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 (4) 其它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
需要留神的是,这里要求的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是指可开启片面的面积对于平 开窗,一般可取窗套面积的90%计算 1.3 第9.2.4条 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有便当开启的装置 3 需要留神的是,对于高大空间建筑,人无法够到的自然排烟窗应采用电动型,火灾时自动开启门窗表应单独列出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模范》GB50045-95(2022): 2.1 第8.2.1条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 第8.2.2条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3)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 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3、防烟系统设置: 防烟系统设置部位表 方案阶段,先要确定建筑的消防类别,再与暖通专业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每个风井的截面积可以按0.6-0.7m2设置,风井最窄面宽度不宜小于400mm,长宽比应小于4:1,以降低风道内的阻力 关于加压送风口的布置 依据《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模范》要求,加压送风口不能布置在门的后面,由于送风气流将造成疏散门开启困难,在设置风井位置时应留神消火栓也有此要求,置于门外不利于火灾时消防队员取用 需要留神的是,设置有加压送风的楼梯间或前室,假设设有外窗,宜为固定窗 4 三、外窗可开启面积的计算: 在自然通风排烟的设计中,都提到了外窗可开启面积的概念,下面介绍在即将公布施行的国家标准《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模范》中对这方面的规定 1、自然排烟窗的面积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上悬窗当开窗角大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 (2)上悬窗当开窗角小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当采用侧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可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 (4)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开口面积计算:固定百叶窗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其窗面积的85%计算。
一般铝合金防雨百叶风口的有效通风面积系数在0.5-0.6左右 2、采用自然排烟的厂房、仓库的外窗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侧窗应沿建筑物的二条对边平匀设置; (2)顶窗应在屋面平匀设置,屋面斜度≤12°,每200 m2的建筑面积应设置一组;屋面斜度>12°,每400m2的建筑面积应设置一组;宜采用自动操纵 3、厂房、仓库的可开启外窗的面积确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采用自动开启方式时,厂房的排烟面积应为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2%,仓库的排烟面积应增加一倍; (2) 采用手动开启方式时,厂房的排烟面积应为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3%,仓库的排烟面积应增加一倍 注: 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排烟面积可减半 4、自然排烟窗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设置在外墙上时,排烟窗应在储烟仓以内或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并应沿火灾气流方向开启;(储烟仓应经计算确定,一般距室内地面2米以上 5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