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丹华园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水木丹华园 工程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南科大和深大新校区拆迁安置区的商住综合片区,学苑路以南,塘朗村以东,留仙大道以北 施工单位: 广东潮通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水木丹华园工程项目部 审批单位: 单位技术负责人: 部 门: 编 制 人: 审批负责人: 编制日期:2012年3月20日 审批日期:2012年 月 日 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3三、安全管理体系 ……………………………………………………………………4四、项目管理架构…………………………………………………………………… 5五、工程地质概况…………………………………………………………………… 6六、地下室基坑开挖…………………………………………………………………7七、地下室基坑开挖质量、安全保证措施……………………………………9八、地下室土方回填…………………………………………………………………10九、土方开挖、回填的安全规定……………………………………………… 12十、基坑开挖特殊措施…………………………………………………………… 14十一、坍塌(倒塌)事故预防相应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14十二、各类事故应急措施…………………………………………………………15十三、现场文明施工措施…………………………………………………………24附图:地下室基坑开挖平面图 地下室基坑剖面图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方案一、工程概况水木丹华园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南科大和深大新校区拆迁安置区的商住综合片区,学苑路以南,塘朗村以东,留仙大道以北,该工程由广东深圳大学建筑设计广研究院设计,深圳市首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监理;用地面总积为18000m2,总建筑面积为136845.8m2,其中地上面积m2,地下室面积为1890。
0m2,建筑物成L型,地下一层为人防综合地下室,地上分为高层和低层,东、西向为高层,地上十二层,南、北向为低层,地上二层;建筑物总高度为61.5m,地下室层高为44m,内设有停车场、发电房、高低压配电房、空调机房及水池;首层层高为4.8m,设有营业大厅、办公大厅,3~7×C~H轴为大堂直通二层,层高为9m,二~五层层高为4.2m,二层设有多功能宴会厅;三层A~E×1~4轴低层屋面设有露天网球场,其余为员工阅览、健身、活动室;六~九层层高39 m,四~八层为通信网管发展交换机房,九层为工程中心、会议室外通信网络维修中心;十~十二层层高为3.6 m,十~十一层为档案室、营销中心及办公室;十二层为公司经理办公室和大型会议室1轴及8轴处各设有一樘楼梯,由地下室层直通至屋面,并在1×F轴间设有2樘电梯由地下室直通至十二楼二、编制依据1、设计图纸(建施、结施) 2、投标文件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三、 安全管理体系1、建立和强化本项目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相应的责任体系2、本工程由一名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质安员专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下由专职安全员及多名兼职安全员组成的安全小组,负责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
3、根据本工程编制的施工方案,制定各具体措施进行监督,检查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负责安全事故的调查及处理等详见下表)安全保证体系 方案编制安全制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安全技术交底进场三级教育班前安全活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临时用电施工组织项目经理支撑系统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副经理安全检查专职安全员纠正措施记录工伤事故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措施落实作业班组安全员四、 项目管理架构土 方 开 挖 班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计划统计岗资料岗文明施工管理岗设备岗料具岗施工岗机电岗技术质安岗五、工程地质概况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市城北****开发区,属山间冲积隐伏岩溶地貌,已经填土,较为平整2、地层、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现场范围内的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积层、冲洪积层、残积层和石炭系基岩层场地内未见明显的断裂通过迹象,场地属构造相对稳定地段.3、土(岩)层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场地土、岩层的成因及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层及一个副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素填土黄色,成分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风化砂岩碎块,未经压密,湿,结构较疏松,平均厚度1。
34m②粉质粘土灰色,以粉粒和粘粒为主,含少量砂和砾石,粘性一般,湿—饱和,可塑为主,局部软塑,平均厚度1.11m.③碎石土黄色、黄灰色,碎石含量一般40~50%,成分为砂岩和石英岩,径以2—10cm为主,个别可达30——40cm,次圆状,其余为泥质和砂,土石间粘结一般,湿—饱和,稍密~中密为主,局部呈松散或密实状态.层中碎石分布不均匀,局部含量较少,过渡为可塑砾质粉质粘土,平均厚度6.42m③—1粉质粘土灰色,成分为粉粒和粘粒,含少量砂砾,粘性一般,湿~饱和,软~可塑,平均厚度1④含砂粉土灰色、灰黑色,为粉砂岩和灰岩残积土,以粉粒为主,含少量全风化粉砂岩和灰岩碎块,粘性差,饱和,松散—稍密层中局部过渡为粉土,平均厚度5.18m.⑤砾质粉土灰黑色,为灰岩残积土,砾石含量一般10~20%,局部可达30~40%,成分为强风化灰岩碎块,平均厚度3⑥灰岩灰色、灰黑色,岩石较坚硬,层中溶洞较为发育,平均厚度9.40m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地内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为溶洞溶洞分布在⑥层灰岩中,溶洞为半充填-充填溶洞,充填物为粉土,局部见有蜂窝状溶孔4、水文地质简况场地内的地下水为孔隙水和岩溶水前者主要库存于③层碎石土中,水量不很丰富;后者则库存于⑥层灰岩中,由于溶洞较发育,水量较为丰富;其余工程地质层含水微弱。
地下水埋藏较浅,埋深为1.10m~2.20m,地下水为低矿化度淡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具中等碳酸型腐蚀六、地下室基坑开挖1、土方开挖为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的顺利进展,在施工组织时必须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精心安排作业面的应用,采用多机组、多层次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场地空间,选用二段开挖第一段从~轴×~轴开始,第二段为~轴×~轴,充分利用交叉作业以便工期顺利进展土方开挖施工阶段的机械主要包括:挖土机、铲车配合,配套运输车辆及充分利用塔吊的配合.①、主要挖土机械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及施工进度计划,选用HD—200型履带式反铲钩机为主,小型钩机配合开挖承台及地梁土方,铲车配合堆放泥场推平压实,塔吊配合土方开挖后的零星土做垂直运输②、挖土机的数量按下式计算N=Q/P×1/T2(台)式中:Q—土方量,Q=5850m3(根据工程清单) P—挖土机生产率,P=500 m3/台班 T—工作日,T=12天 C—每天工作班数,C=1台班/天 K—工作时间利用系数,K=08选用1台HD-200履带式反铲挖土机,可充分满足施工要求③、运土车辆由于土方的开挖考虑在现场轴外空地位置做临时周转堆放。
有关现场的交通条件及运输距离,采用4吨自卸载重汽车进行土方转运,估测车辆的运输率为120 m3/台班,在正常开挖的情况下需配备4辆4吨载重汽车进行运输2、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①、根据现场的实测,基坑的周边土方开挖深度约为3米,采用无侧壁支护放坡开挖,边坡比为1:0.78;基坑边坡底与地下室外墙板的间距不应小于1.8m,因基坑开挖深度在1~3层土之间,周边随挖随修边坡,挖好的边坡用1:2水泥砂浆抹面30~50mm厚做挡水防护,底板面起500mm处水平面预留φ50PVC管作为泄水孔,泄水孔间距为3米,如遇上局部有松散土方,可加木桩加固,塌方部分用砂袋堵好,再加水泥砂浆抹面②、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浅,土方开挖时必须做好排水处理,具体做法:分别沿基坑底和基坑顶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及集水井,基坑顶四周离边坡800mm用砖砌300×450排水明沟,水泥砂浆抹面基坑底四周离承台边300mm砌砖墙300×600明沟,间距20米砌600×600×1000沉淀池,污水沉淀净化后排进集水井,再用潜水泵抽到基坑顶明沟排走(水泵数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7、施工顺序设置基坑顶外排水明沟→挖土方及修整边坡→边坡1:2水泥砂浆挡水防护施工→基底排水明沟→承台及地梁开挖→桩头凿除→标高复核→轴线复核→放样→小钩机挖土→人工修平→基底夯实→验收基槽→砼垫层→砖模。
施工措施(1)、设置基坑外排水明沟:沿基坑顶四周设置排水明沟,排水明沟通过留砂井沉淀池后排向市政排水沟2)、挖土方及修整边坡:挖土方修边坡采用机械挖土成型、人工修整边坡方法施工,按照坡面比1:078严格控制,施工时宜分2次(层)挖土修坡,第一次挖至地下室板底,第二次开挖承台及地梁同时预埋泄水孔,并及时进行30~50mm厚1:2水泥砂浆挡水防护施工作业3)、基底排水明沟、降水井砌筑:挖土至地下室底板下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分段沿基坑内四周设置降水井及排水沟,尽快排除基坑内积水及降低地下水位4)、桩头处理:采用人工风镐凿除(局部用手工凿除)至设计标高5)、基底夯实:基底采用4台羊脚碾进行夯实至设计标高七、地下室基坑开挖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基坑外围设置的排水明沟,外排污水必须经过充分留砂沉淀后才可排入市政排水沟;穿过施工通道的排水明沟必须加设盖板2)、为确保基坑边坡的安全,在基坑周边不小于2m范围内,严禁堆放重物3)、土方施工完成后,必须派专人每天检查基坑边坡,发现边坡出现较大裂缝或出现塌陷等,必须采用堆放砂包等措施及时进行修复加固;若发生大、暴雨时,必须加盖塑料布保护边坡安全,安排专人对基坑边坡进行监测,若有异常情况,应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4)、边坡上埋设的泄水孔,纵横间距不宜大于3m.(5)、沿基坑周边设置1。
2m安全防护栏及踢脚板,夜间应设红灯示警八、地下室土方回填本工程采用场地原土进行回填在地下室底板、外壁结构及其防水保护层完成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1)、对于基坑回填工作面,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使回填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2、回填土方选用预留在场内的原有堆土,按300mm的分层厚度逐层回填施工至设计标高3、填土前应检验填料的含水率,含水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的措施;含水量低时,则可预先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