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电子及玻纤布生产项目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299284109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电子及玻纤布生产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电子及玻纤布生产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电子及玻纤布生产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电子及玻纤布生产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电子及玻纤布生产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电子及玻纤布生产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电子及玻纤布生产项目(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 电子级玻纤布生产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安徽依索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22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电子级玻纤布生产项目项目代码2110-341862-01-113300建设单位联系人杨澜联系方式18356317048建设地点安徽省宁国市河沥园区万安路地理坐标东经119042.064,北纬 303955.235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C 3061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二十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8.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 全部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

2、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宁开发项2021201号总投资(万元)12000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比(%)0.083施工工期6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 用地(用海)面积(m2)11000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规划名称: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年)召集审查机关:无审批文件名称及文号: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规划环评名称: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机关:宣城市宁国

3、市生态环境分局审批文件名称及文号:关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宁环2021143号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年)符合性分析河沥园区于2006年底启动建设,现已成为宁国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为了成功打造“双赢”的投资载体和发展平台,河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园区道路、绿化、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均按照城市新区的要求,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2011年,中共宁国市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的意见(宁发201134号),明确了

4、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河沥、汪溪园区内建设和发展各项工作。2021年7月,宁国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了关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汪溪园区相关情况的说明,明确了河沥园区规划面积为9.46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宁宣杭高速公司及兴宁路,南至梅林路,西至富宁南路、三里亭路、宜黄线、津桥包装公司及莱恩泵业公司,北至振宁路北侧。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和电子元器件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食品深加工、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产业。园区按照“建设成高度专业化创新产业示范园区”的总体定位,有效实施功能配套、产城发展、资本运营、企业培育、用工保障“五个一体化”,加速推进生态型、都市型、智慧型园区建设与发展。本

5、项目位于河沥园区规划范围内,为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不属于主导产业也不属于限制类,符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规划园区总体规划的要求,详见附图1本项目与河沥规划用地位置关系图。2 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要求符合性分析如下表所示。表1-1项目与宁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规划环评及环评批复符合性对比分析表分析内容园区规划相关要求本项目与审查意见的符合性情况是否符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区范围东至宁宣杭高速公司及兴宁路,南至梅林路,西至富宁

6、南路、三里亭路、宜黄线、津桥包装公司及莱恩泵业公司,北至振宁路北侧。规划总面积9.46平方公里。本项目位于河沥园区,属于园区规划范围。符合产业定位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和电子元器件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食品深加工、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产业。禁止入区企业类别:不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 年版)。本项目为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不属于主导产业及禁止入区企业类别,视为允许类。符合给水工程规划水源规划:园区供水由宁国市河沥溪水厂和宁国市第三水厂联合

7、供应,给水以港口湾水库为供水水源。给水系统规划:园区供水由宁国市河沥溪水厂和宁国市第三水厂联合供应,给水以港口湾水库为供水水源。根据河沥溪规划水资源论证,园区规划需水量4.79万t/d。规划区内均已铺设供水支管并引入自来水,负责向沿线用户供水,供水系统基本完善,可以满足经开区现状需水量要求。本项目用水来自园区水厂供水,供水水源有保证。符合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污水处理厂:宁国市城区北侧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城区污水,现状城镇污水处理厂逐步退役。城北污水处理厂规划处理规模为一期为5万m3/d,二期扩建至10万m3/d。区内废水必须达到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汇至污水处理厂

8、集中处理。污水管网规划:污水管道规划至主干道、次干道,以主干道为主。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沿规划区主次干道敷设污水主干管道,为了节省投资和减少运营成本,规划区内尽量不设污水提升泵站,重力流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水阳江。符合燃气工程规划宁国市已建燃气分输站一座,内设高中压调压计量站,接受“川气东送”天然气。宁国经开区现状区内已全面实现供气,气源为“川气东输”天然气,区内居民、公建用户、工业用户及CNG加气站由市政燃气管网统一供应。本项目不涉及使用天然气。符

9、合环境保护规划充分利用电力、管道煤气或天然气,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加强绿化建设和道路硬化,防治二次降尘,降低扬尘污染;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准排放。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区内所有机动车禁鸣喇叭,主要交通干线应建设绿化隔离带。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确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目标,妥善处理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地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本项目不开挖施工,涉及电子级玻纤布生产项目道路均硬化,生活污水接管经开区城北污水处理厂;厂界噪声做到达标排放,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处理和利用率均达到100%。符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一)优化调整规划

10、内容。规划应根据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环境管理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做好与安徽省“三线一单”、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以及宁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成果的衔接,确保产业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质量保障相协调。本项目位于河沥开发区符合规划要求。符合(二)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生态空间保护。结合园区产业定位和区域主导风向,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的环境保护空间。做好园区建设生产、生活及服务空间之间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隔离和管控,园区工业用地周边与环境敏感区应设置必要的防护带,严禁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重点关注园区周边水阳江、东津河等地表水体的保护,实现产业发展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11、相协调。根据本项目用地规划,项目用地为园区工业用地范围,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污水经处理之后,排入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水阳江。符合(三)细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等,严格项目生态环境准入,推动高质量发展。入园项目应落实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皖长江办201918号)等要求,围绕主导产业确保工艺先进、技术创新、排污量少。本项目符合园区规划环评中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符合(四)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区域供水、排水和供气等规划,合理确定开发规模。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现

12、状,细化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快园区依托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污染的治理。本项目区域空气环境质为达标区,水环境质量优良,生活废水接管城北污水处理厂。符合(五)严格落实环境管理要求。按照国家和安徽省最新环境管理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做好全过程环境管控。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管理,完善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规划要求。固体废物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统一收集处理。符合(六)落实区域环境质量监控。组织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统筹考虑园区内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与建设环境风险防范、环境管理等事宜。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应

13、急响应联动机制,提升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能力保障区域环境安全。完善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控体系,做好长期跟踪监测与管理。本项目建成后,按照环保要求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符合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要求。其他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发展改革委令第29号,2019年10月30日发布)和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的鼓励类、限制类或淘汰类项目,拟建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

14、制类或淘汰类项目,可视为允许类。本项目已经在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进行了备案,项目编号为2110-341862-01-113300,详见附件2。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安徽省的相关产业政策。2、用地符合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安徽省宁国市河沥园区万安路。本项目用地属于工业用地,项目选址符合工业区用地总体规划要求。3、选址环境相容性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为二类区,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功能为3类区,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地表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0)中标准要求。项目厂区四周主要为工业

15、企业,厂区北侧为宁国市天一合成革有限公司,南侧为安徽省盛隆铸业有限公司,西侧为宁国桑尼泰克精密铝制品有限公司,东侧为待开发工业用地,厂区周围无特别需要保护目标。该位置交通方便快捷,物资进出方便,所有场区地势平坦、开阔。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完善,水电设施完备。周围环境及建设条件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及发展需要。因此,本项目的选址与周边环境是相容的,具体见附图2地形及周边关系图。电子级玻纤布生产项目位于2#车间内,2#车间占地11000,本项目使用面积为7700,设置整经区、穿经区、织造区、检验区,购置整经一体机、织布机、倒布机设备,年产电子玻纤布4000万米。危废库依托现有项目,位于厂区西南角,面积为150;一般固废暂存间依托现有,位于1#及2#生产车间东北角,建筑面积约30;食堂依托现有,现有项目应急事故池位于厂区西北处。项目合理利用场地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