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 神奇的货币与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4)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299278505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55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 神奇的货币与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4)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 神奇的货币与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4)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 神奇的货币与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4)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 神奇的货币与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4)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 神奇的货币与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4)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 神奇的货币与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 神奇的货币与多变的价格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14)(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必修4 4 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1专题专题1616哲学的源起与探索世界的本质哲学的源起与探索世界的本质2-3-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b)(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内容(图示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3-4-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典题再巩固1(2016浙江4月选考)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属于()A.彻底的不可知论B.不可知论C.不彻底的可知论 D.可知论D解析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

2、不可知之物,属于可知论观点,D项符合题意。4-5-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b)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6-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6-7-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7-8-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典题再巩固2(2015浙江10月选考)我国哲学家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有形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气。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

3、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题中张载的观点符合这一特点,故C项正确。8-9-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1)图解规律的概念图解规律的概念9-10-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2)理解规律的概念时应特别关注的点: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规律具有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

4、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规律不能等同于定律、规则、法律、规定等,前者是客观的,后者都是主观的,是对前者的反映。10-11-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1-12-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典题再巩固3(2018浙江4月选考)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

5、有的规律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A.B.C.D.D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及其方法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因为生态规律有其客观性,只有尊重生态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故符合题意。题意与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无关,不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造,表述错误。12-13-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1)哲学的物质概念13-14-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2)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14-15-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

6、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3)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15-16-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典题再巩固4(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考)在希腊文中“物质”的基本含义是“创造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物质是对一切现象的共性的反映物质是运动的固有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B.C.D.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认识正确;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表述错

7、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说法错误。16-17-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7-18-易漏点巩固(2017浙江4月选考)全球升温将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经由科学问题变成综合环境、经济、外交等

8、方面的战略问题。这表明()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A.B.C.D.D解析材料强调温室效应(地理环境)对全球不同领域事物的影响,这体现了。并不是任何联系都是必然的,不选。与题意无直接关系。18-19-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1.(2016浙江10月选考)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F解析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题中表述过于

9、绝对。19-20-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2.(2016浙江4月选考)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F解析本题以世界观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0-2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3.(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考)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B.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C.具体科学的研究活动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

10、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解析恩格斯的话强调科学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具体科学的研究活动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C项符合题意;题意强调哲学有指导作用,A、B两项均与题意不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项说法错误。21-22-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4.(2017浙江4月选考)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F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2-23-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5.(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4月选考模拟)在实现

1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这是因为()A.哲学能够指导社会发展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C.具体科学的发展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哲学的作用。我国各大高校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是因为哲学可以指导社会发展,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不选。故答案选A项。23-24-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6.(2018浙江宁波4月选考模拟)朱熹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王夫之

12、却说“气者,理之依也”。二位大师在“气”和“理”的关系问题上针锋相对,本质上是在探讨()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A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题中“气”与“理”的关系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故A项符合题意而B项与题意不符。题意与唯心主义的不同派别无关,也与唯物主义的派别无关,故C、D两项不选。24-2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b)7.(2017浙江4月选考)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A.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承

13、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C.把意识当作世界的终极存在D.只见绝对运动不见相对静止B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绝对性。题意强调常制跟不上世事变化,刻船不可以找回遗失的剑,这是因为事物的运动具有绝对性,故B项符合题意。题意并没有强调世界的本原问题,故A、C两项不选。题中“常制”表明题干中的观点只看到了静止的存在,故D项表述不妥。25-26-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8.(2015浙江10月选考)“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A.B.C.D.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题中

14、诗句意思是:人们住在地球上(“坐地”相对静止),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绝对运动)。地球在宇宙中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们也在随着地球的转动(“巡天”)遥看宇宙的星河。故诗句强调看似静止的状态其实也是在运动中的,运动之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看似静止中的“一千河”),故符合题意,而不选(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26-27-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考查形式1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考查形式2信息时代,人们用“大数据”来描述和定义海量数据。“大数据”理念为我们看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分析数据作出,而不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作出。这表明(

15、)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方法论影响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世界观A.B.C.D.TD解析“大数据”理念为我们看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符合题意;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说法错误。得分秘籍: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方法论不能影响世界观,更不能决定世界观。27-28-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考查形式1哲学促进具体科学的发展。()F解析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要注意,不能认为哲学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因为哲学分为科学的哲学和不科学的哲学。28-29-考查形式2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

16、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应该认真学好哲学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D.哲学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要认真学好哲学C解析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项观点错误。B项将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观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D项表述不妥,科学的哲学才可能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材料反映的是笛卡尔运用哲学思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29-30-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判定。考查形式1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就属于可知论,反之则属于不可知论。()F解析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这符合唯物主义的大方向。只有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这才属于可知论。30-31-考查形式2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