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通过)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99277766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通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地铁车站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通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地铁车站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通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地铁车站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通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地铁车站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通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通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评审通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1。3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12。1设计概况12.2主体结构概况22.3主要工程数量43、工程重难点分析44、施工进度计划55、施工工艺技术55.1施工段划分55。1.1划分原则55.1。2区段划分图65.2主体结构施工顺序65.3模板及支架体系85。3.1模板类型选择85.3.2模板配置95。3。3模板支撑的设计115。4模板安装125.4。1倒角模板135。4。2梁、板模板安装135。4.3立柱模板安装165.4.4侧墙模板施工175.4。5盾构预埋钢环的安装185.4。6施工缝模板的支设方法195。5脚手架支撑205.5。1脚手架施工2

2、05。5.2剪刀撑搭设205.5.3端头井斜撑搭设215。6模板脚手架拆除235。6.1模板拆除235.6.2脚手架拆除236、资源配置计划246。1 劳动力组织计划246.2材料供应计划246.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计划257、安全保证措施257.1安全组织保证体系257.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67.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77.3。1安全责任制277.3.2安全教育287.3。3深基坑施工安全措施287。3。4支架搭设安全措施287。3.5起重吊装安全措施297.3。6临边防护措施307。3。7消防安全307.3.8 安全专项验收307.3.9安全检查307.3。10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18、质量

3、保证措施328。1材料质量标准328。2模板安装质量保证措施328。3技术质量保证措施329、应急预案及措施349。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349。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机构图349。3应急处理程序359.4防支架坍塌、模板跑模应急措施369。4。1对模板支架安装的安全要求369。4.2 模板支架安装后的安全检查379。4.3模板支架拆除的安全要求:379。4.4对模板支架变形进行观测389.5高处坠落的应急措施389.6落物打击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399。7雨季、防台风应急预案3910、模板支撑体系检算401、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版GB50299-199

4、9);2、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085、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J2702003;6、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5、2005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14、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5、深圳市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深建规(2007)14号文16、省住建厅粤建质201113号文、粤建质2011796号文等17、碧头站主体结构图纸;18、碧头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9、现场调查资料。1.2编制原则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2、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3、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便于检查验收。1。3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深圳地铁11号线碧头站主体结构模板、脚手架施工.2

6、、 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碧头站为深圳地铁11号线终点站,位于朗碧路,沿朗碧路设置,车站南端位于松福路和朗碧路的交叉路口。车站总长425.9米,标准段宽19。6m,基坑深1618m,顶板覆土约3m.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单柱双跨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施工.车站南端为盾构接收井,北端预留未来向东莞延伸条件。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设一道砼支撑和两道双拼钢管支撑.2.2主体结构概况碧头站主体结构为地下双层单柱两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主体结构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和全包柔性防水层组成的双道防水防线,防水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各构件主要截面参数见表2.21:部位厚度/截

7、面(mm)混凝土标号备注顶板800C35P8中板400C35底板900C35P8侧墙700C35P850007300mm高中纵梁9001000C35顶纵梁10002000C35P8立柱Z18001000C5038005590mm高立柱Z2700*800C5038005590mm高立柱Z3800800C5038005400mm高立柱Z4800*900C5050005590mm高立柱Z51100*800C5038004290mm高主体结构断面见图2。212。23图2.21 北端头井结构横断面图 图2。2-2 主体结构标准断面图 图2.23南端头井结构横断面图2。3主要工程数量碧头站主体结构主要工程

8、数量见表2.3-1 表2.3-1工程名部位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底板、底梁混凝土C35P8m8761钢筋HPB300t194.9HRB335t1494.8防水层1。5mm高分子卷材m28939中板混凝土C35m4146钢筋HPB300t129。3HRB335t568.7顶板混凝土C35P8m8161钢筋HPB300t199.8HRB335t1355。2防水层1。5mm高分子卷材m28939侧墙混凝土C35P8m8160钢筋HPB300t734HRB335t1395防水层1。5mm高分子卷材m213160立柱混凝土C50m631钢筋HPB300t94.1HRB400Et114。93、 工程重难点分

9、析(1)碧头站主体结构支撑采用满堂支撑架体系,站台层侧墙和中板一起浇筑、站厅层侧墙和顶板一起浇筑。侧墙混凝土浇筑时,浇筑速度很难保证两侧完全均衡,混凝土对两侧侧墙模板的侧压力也不均衡,若侧压力差值较大,可能会导致支架体系整体向一侧倾移,发生跑模现象。解决措施:侧墙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对称浇筑的原则,混凝土分层厚度为3050cm,两侧高差控制在50cm以内,浇筑时安排技术人员控制量测。为保证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抵抗混凝土浇筑产生的侧压力偏差,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满堂支撑架加固同时对侧墙的模板增加斜撑钢管加固,斜撑钢管纵向0。6m一道,竖向1.2m一道,钢管底部和预埋在结构板上的32钢筋连接固定

10、。(2)根据施工组织安排,碧头站主体结构施工完后再施工车站内部轨顶风道和站台板,轨顶风道位于中板结构下,如何确保轨顶风道混凝土浇筑是本工程重难点。轨顶风道结构见图3-1。解决措施:主体结构施工时先在中板上预埋轨顶风道侧墙钢筋,中板钢筋绑扎时在轨顶风道两端侧墙上方每隔2m预埋一根200PVC管,用于后期轨顶风道混凝土浇筑。 图3-1 轨顶风道结构图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总体工期安排,碧头站施工以优先满足南端盾构吊出条件和北端为沙浦西河涌提供改渠条件为原则.碧头站以现状沙浦西河涌为界,分南、北二个基坑,在现状沙浦西河涌与改渠间设置隔断墙。先期施工南基坑围护结构,待围护结构封闭后,对该基坑从两端往中

11、间施工。待南基坑围护结构封闭后,转入北基坑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施工,北基坑从北往南施工。主体结构施工主要节点时间安排如下:序号施工段落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天备注1南端第718段2014-419201411-8205165.8m,从改渠往南施工2南端第3019段20145232014-113185173.2m,从吊出井往北施工3北端第15段2014-52820148-97472.5m,从北往南施工4北端第6段201412112015-1-204014。4m,老箱涵下结构5、施工工艺技术5。1施工段划分5。1。1划分原则 (1)为便于施工组织,施工区段的划分充分考虑了车站施工组织的总体安排,车站主体结

12、构以沙浦西河涌为界分南北个基坑;南基坑以三管旋喷桩隔断墙为界分南北两个工作面。 (2)施工缝设于纵梁受力较小部位,即纵梁跨度(纵向柱与柱之间)的1/31/4处,同时避开出入口、楼梯口、风道位置,尽量避开预留孔洞、孔边梁、暗柱等。 (3)根据不同断面结构形式进行划分。5。1.2区段划分图施工区段按照上述划分原则,按照1220m一段,主体结构共分为30段,其中北基坑为16段,南基坑为730段。主体结构分段见附图1所示.5。2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南基坑长339m,为满足沙浦西河涌改渠提供条件和盾构吊出条件,分南北两个工作面,从两端往中间施工;北基坑为预留东莞延伸接收井,长86。9m,从北往南施工。主体结

13、构标准断面从下向上共分5次进行浇筑,标准段结构施工顺序见图5。21。 图5.21 标准段结构施工顺序图浇筑顺序如下:(1)第一次浇筑底板(含侧墙倒角以上30cm及上下翻梁),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后,拆除第三道钢支撑;(2)第二次浇筑站台层立柱至中板纵梁底面以上5cm;(3)第三次浇筑站台层侧墙和中板(含中板顶面以上侧墙30cm),待侧墙和中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后,再拆除第二道钢支撑;(4)第四次浇筑站厅层立柱至顶板纵梁底面以上5cm(5)第五次浇筑站厅层侧墙和顶板,待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后,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车站北端头因地质较差,围护结构设三道混凝土支撑及一道倒换钢支撑,南端头井因围护结构入岩较深,采用吊脚墙方案,增加一道倒换支撑,端头井结构共分6次浇筑,端头井结构施工顺序见图5。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