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99277699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铁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铁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铁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铁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防水原则、等级32。1防水原则32.2防水等级和标准3三、工程概述43。1 工程概况43。2 水文地质43.2。1地质情况43。2.2水文情况5四、防水施工设计54。1结构自防水54.2结构外包防水64。3主要防水工程数量7五、外防水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85。1底板、侧墙防水施工85.1.1基面处理85.1.2防水卷材施工95.2顶板防水施工105。2。1基面处理105。2.2顶板防水层施工105.3接缝防水施工115。3。1施工缝115。3.2变形缝155.3.3穿墙管165。3。4接地网的防水措施175。3。5后浇带185。4车站接口、通道及风井防水施工18六、质量保

2、证措施206。1成品保护措施206。2组织管理216.3施工报验及施工条件22七、安全文明保证措施23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向阳路站】车站结构设计图纸。1.2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向阳路站】车站结构防水设计图纸。1。3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6工区【向阳路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4主要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混凝土结构工

3、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导则(RISN-TG0022006)1。5我公司在广州、杭州、南京、沈阳、西安、广州、深圳、苏州等地铁施工中积累的经验及对地铁施工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二、防水原则、等级2.1防水原则 1、本车站结构地下结构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证防水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性及耐久性;加强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预留孔洞、各型接头、各种结构断面接口、

4、桩头等细部的防水措施. 3、针对郑州地区的气候,附加防水层应吸取国内外类似工程结构防水的经验,以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防水目的。2。2防水等级和标准 1、车站主体结构、出入口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部位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2、结构抗渗自防水裂缝迎土面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且不得有贯穿裂缝;接缝防水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后浇带及各型接头的接缝不得渗漏水;附加防水层能粘在主体结构上,并能抵抗35m的水压;辅助排水措施有排水要求的部位需接通排水系统,不得造成积水。三、工程概述3。1 工程概况 向阳路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设计总长197。4m,标准段宽1

5、8。5m,车站顶板覆土约3.0m,车站底板埋深16。8417。35m,本车站东西两侧共设4个出入口,车站西北、西南方向分别设置一组主体风亭。本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基坑支撑体系采用10001400钻孔灌注桩,内侧竖向设置三道609mm钢管支撑,壁厚16mm,支撑间距48m,进行基坑支护,桩间挂设6150150钢筋焊接网,喷射100厚C20早强混凝土进行围护封闭.主体结构采用C40P8防水混凝土外加全包自粘性柔性防水层组成双道防水防线进行防水.3。2 水文地质3.2.1地质情况向阳路站位于郑州市南部,地貌上属于黄河冲洪积倾斜平原二级阶地,地势基本平坦.在垂直方向41m范围内分布有为第四系全新

6、统人工堆积杂填土(Q/4ml/)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物(Q/3al+pl/)各层土的岩性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Q/4ml/):主要以人工填土为主,上部为沥青路面,下部主要为粉土.(2)第四系上更新统上段冲洪积物(Q/3-3al+pl/):1层粉土、-2层粉砂的、-3层粉土、-4层粉砂、第-5层粉土,为车站结构主要通过地层区域。(3)第四系上更新统中段冲洪积物(Q/3-2al+pl/):1层粉质粘土、第2层粉土主要分布于基底以下。3。2.2水文情况向阳路站含水层主要为粉土和粉质粘土层。粉土和粉质粘土属弱透水层,弱含水层。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深,初见水位埋深为20。0021.1

7、0m,平均埋深20。56m,标高为96。7596.97m;场地稳定水位埋深为19.6020。67m,平均埋深20.15m,标高为97.2397。27m,平均标高为97。26m。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每年7月至9月份为补给期(丰水期),12月至次年3月处于低水位期(枯水期)。本次勘察时间为2010年12月底至2011年1月底,属枯水期。地下水年变幅约1m,最近35年最高水位为98.0m。历史最高水位经调查、访问、查阅相关资料建议为100.0m.本站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

8、性。四、防水施工设计4。1结构自防水结构自防水失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本工程主体结构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控制结构裂缝的产生:1、控制车站纵向分段长度(即纵向施工缝间距),每段长度控制在20m左右,以减少混凝土由于收缩应力而引起的收缩裂缝;2、主体结构采用C40P8高性能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0。8MPa,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须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防水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迎土面裂缝宽度不大于0。20mm,且不得有贯穿裂缝。采用“双掺技术即掺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其中加入20%30的优质粉煤灰及抗裂(密实型)

9、外加剂,具体掺量根据试验确定。并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等级不小于32。5MPa,加入矿物掺和料的防水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一般不小于280Kg/m3/,同时胶凝材料(水泥+掺和料+外加剂)的最小用量为 320kg/m3/,最大用量为 450kg/m3/,最大水胶比为0。45.3、混凝土应振捣密实,灌注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采取措施,分层灌筑时,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明挖段混凝土浇灌应采用跳槽施工法,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开裂。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混凝土搅拌应均匀,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120160cm,出厂塌落度与入模塌落度差

10、值应小于3cm,并应满足掺入外加剂的相关技术要求。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塌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和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浇筑过程中宜连续浇筑,振捣要密实,但不能过振、漏振,混凝土拆模应满足有关施工规范要求。4、混凝土入模温度冬季施工时不应低于5C,炎热季节施工时不应大于30C。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C,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C,温降梯度不应大于3C/d.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取防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7d之内不受流动水的直接冲刷。同时截面大于1平方米的梁

11、和厚度大于500mm的墙或板,必须按照大体积混凝土考虑,采取混凝土缓凝措施。5、顶板及与顶板一次浇筑的侧墙防水混凝土应掺加具有补偿收缩功能的膨胀防水剂,在车站顶板开大孔处宜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用量为60kg/ m3。混凝土结构接缝或裂缝的堵漏宜在冬季收缩量最大时进行,同时应尽量在车站结构变形、沉降基本稳定后进行。对影响结构强度的裂缝应采用环氧等补强材料处理。6、在夏季尽量采用夜间浇筑,对于底板和顶板,应在终凝前多次收水抹光。侧墙、隔墙混凝土表面须安装自动水喷淋设施及时进行养护,底板、楼板及顶板等须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冬季保温保湿养护时,两侧风口应有防“穿堂风”的措施,避免干湿交

12、替.顶板宜养护至顶板附加防水层施做前,而后及时做附加防水层与其养护层,并及时回填土.4。2结构外包防水1、本车站围护结构钻孔桩采用C30P8砼灌注,内侧桩间挂网6150150喷射C20早强混凝土进行进行基坑封闭,为地下车站防水的第一关。围护结构采用10001400钻孔桩纵向成排组成桩墙结构,对车站的侧墙结构防水起到一定的补强作用.2、车站主体结构外包防水在底板、侧墙部位采用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进行铺贴,侧墙防水层采用机械固定法固定于围护墙表面,相邻两幅卷材搭接宽度10cm,要求上幅压下幅进行搭接.底板和顶板防水层铺设完成后分别采用50mm及10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进行保护。3、环向施工缝

13、及纵向水平施工缝选用5mm厚镀锌钢板,规格尺寸3305mm。外设防水卷材加强层,宽度500mm。并沿施工缝处结构宽度的1/2安装(外径1040/内径6)注浆管与钢板止水带形成双道防水线。4、顶板防水层施工靠结构砼面一侧先涂刷2.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局部拐角部位设置不小于500mm宽防水加强层,涂料涂刷等干后再铺贴一层350纸胎油毡隔离层,延伸的隔离层侧墙上端预留的防水卷材进行搭接固定,进而满足结构顶板的防水技术要求。 5、变形缝采用中埋式350mm宽钢边橡胶止水带及单组分聚氨酯密封胶防水措施,外加防水卷材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进行加强处理,同时在顶板底和侧墙内侧沿缝设置槽宽300mm、槽深不小

14、于30mm的不锈钢接水槽。图4.3-1 标准段防水断面图4.3主要防水工程数量防水主要工程数量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 注1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m211381.7底板、侧墙22.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m24370顶板3350#纸胎油毡隔离层m24437。8顶板45mm厚镀锌钢板(3305)m1795。8施工缝5注浆管(外径1040/内径6)m2011.3施工缝61020遇水膨胀止水条m161。5施工缝7350mm钢边橡胶止水带m158。5变形缝8350mm外贴式止水带m158.5变形缝9不锈钢接水槽m147.7变形缝10双组分聚硫脂密封胶m30。19变形缝填充1120mm厚变形缝衬垫板m2125

15、。6变形缝填充五、外防水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顶板:顶板采用2.5mm厚的优质高强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100mm厚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 2、侧墙:侧墙采用预铺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大于1.2mm,并做临时保护; 3、底板:侧墙采用预铺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大于1。2m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5.1底板、侧墙防水施工5。1.1基面处理 (1)底板和侧墙附加防水层施工时铺设防水层的基层表面不得有排水,否则应进行堵漏处理。底板垫层采用自找平处理,侧墙围护结构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其平整度采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 (2)基面应洁净、平整、坚实,不得有疏松现象,同时对存在少量积水拖擦干净。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