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施工方案-2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99275122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施工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土方施工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土方施工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土方施工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土方施工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方施工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施工方案-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吴起县燕山台安置房住宅小区(施工三标段)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陕西长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吴起项目部年 月 日目录 第一章 基坑测量施工方案 第一节 基坑测量工作的特点及难点 第二节 基坑工程的测量施工 第三节 测量定位放线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 土方施工准备 第二节 挖土施工测量 第三节 土方施工方案 第四节 土方运输的交通管理及疏导措施 第三章 基坑施工的应急预案 第一节 总体原则 第二节 应急工作部署 第三节 应急抢险组织机构 第四节 土方支护工程应急救援预案 第五节 破坏管线应急响应预案 第六节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七节 文物保

2、护应急预案 第八节 抢险物资准备 第一章 基坑测量施工方案第一节 基坑测量工作的特点及难点1施工周边场地狭小,控制桩布设较为困难.且施工需占用场地内较大面积,这样就要对控制桩位进行保护,以保证控制桩的精度。 2由于地形复杂,基础开挖深度最深达约18.20m,对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难度较大。控制桩所在地坪与基坑下侧的基坑施工作业面层高差较大;又由于工期紧张,现场需进入多台机械同时作业,施工作业面紧张,建筑较长,仅用传统的施工放样方法大面积施放桩位,很难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坐标控制难度大,需要用计算机解算测设数据,配合全站仪施测。3.现场布设的控制桩间距较大,施工测量时须要有一个整体概念,现场控制网的

3、精度要求较高.第二节 基坑工程的测量施工1测量的工作内容:1.1在进场后首先与建设单位办理红线桩和高程点的交接及复测工作,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1.2施放基坑上口线、结构线等,并控制好基坑各部分的开挖标高.2。技术准备2.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2。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基坑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2.3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进行核算.2。4对甲方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2.5由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3。 仪器设备的准备3.1准备各种测量用记录、

4、表格。所用表格采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3.2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木桩、小线等)3。3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仪器名称品牌、型号数量精度用途全站仪拓普康GTS332W1台22+2定位、坐标测量电子经纬仪ET022台2测角度、测方向线水准仪DZS313台S3高程控制钢卷尺100m4把一级量距对讲机2km1对通讯联络钢盒尺5m、7.5m若干4主要施测方法4.1平面控制网的施测4.1.1现场工程主轴线以凹凸形平面控制网布设为主,控制网点的布设依流水段划分而定,要保证每个流水段均有相应的控制桩点。控制网的精度应满足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12” ,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的技术指标。4.1

5、.2控制网的测设方法,控制网测设定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和方向线法。即:用全站仪测设出与建筑物轴线平行的控制线或方向线,或用测距的方法沿方向线依次定出所需的各个桩点。4.1.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角10”,量距1/20000。4.2高程控制测量4.2。1高程控制点布设:根据业主提供了已知点高程,根据这些高程点,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内的较为稳定的临时高程控制点。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周,相邻两点间距约100米。 4。2.2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附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4。2。3水准测量的精度:20L,(或6n),(L测线长度

6、,n站数)。4.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4。3.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20钢筋上刻+字线(高程点为圆头),钢筋桩的埋深不小于50cm,钢筋桩周围设R20cm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3cm.4。3.2在控制桩位点打30cm深的木桩,桩上钉小钉定桩位中心;控制桩四周用钢管做150015001100的防护栏和醒目的标记或用砖砌台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水准点在基坑的四面的内侧要求至少各有三个点。4.3。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4.4轴线的传递施测时,采用经纬方向线法,或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控制轴线投测

7、到待测层,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4.5高程的竖向传递0.00以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水准仪的方法进行。4.6校测红线桩和建筑物定位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放样)进行;基坑上口线的放线定位主要采取经纬仪方向线和直角坐标法进行测量放线,轴线传递拟采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定位控制轴线网以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桩中的关键、重要点位做为起始点位和起始方向。 4.7记录对施测所需的各类数据及施测方法均要有详细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有效,公正和连续,字迹要工整,内容要有可追塑性。4.8验线建筑物定位放线最终由规划部门的复测位准;其余每次施测完毕后,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自检,无误后交质检部门复测,确认后交监理核验,

8、.验线的部位主要是关键部位和最薄弱环节.5.施测的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5。1 对于计算校核主要采取复算校核,几何条件校核,总和校核和变换法校核。5。2 测设工作中采用复测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变换测法三种方式进行校核。5.3 在定位测量时,测角、设角必须采用测回法,严禁使用半测回,测距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若用钢尺量距应采用50N标准拉力,并加三差改正.5。4定期对控制桩进行校测,并根据校测结果对控制桩的数据进行修正。5.5对于控制桩及主要轴线应进行标识,以便于使用.5。6为施测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如不得在施测区域内堆放物料。施工时要对施工测量工序留有充分的工作时间。5.7放线后在未得到相关各方的最

9、终确认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5.8为测量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5。9仪器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确保仪器的精度满足施测要求。5.10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确保监理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成品保护措施6.1与甲方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存入技术资料中。6.2对移交的桩点用混凝土进行保护,并用红白相间的钢管进行维护,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6.3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原始依据进行校核,校核内容包括:红线数据校核,定位条件校核,红线桩校核,水准点校核。6.4对放完的各种线加以保护以免丢失。7控制点位标识的要求施工现场所有点位标

10、识都统一管理,应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平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北,所有立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上,对于测量标识具体规定如下: 7.1轴线控制线分别用W-西、E-东、S-南、N-北。第三节 测量定位放线的具体措施1。在工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进行工程现场标高测量,并将所得的有关资料按业主方的制成图纸,并一式三份提交给业主方批核,于业主方批核后,批核的图纸应视为经双方同意,且正确地反映工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的现场标高之图纸.2。在进行现场标高测量时,事先向业主方提交有关方案。业主方可在场监督有关现场标高测量。3.定位程序: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4。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建立4.1由于

11、本工程轴线较多,我方进场后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基本控制点进行水平、高程控制点测设工作,若发现有偏差应提请业主、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解决。我方将根据准确的红线桩点、水准点进行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网水平及高程合二为一,作为施工的参考点,每一分部工程施工前的轴线、标高复核均采用其控制点。4.2施工时控制网布设间距控制在40m50m左右.4.3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施工过程中轴线的定位能应用施工控制网引测。4。4由于挖土施工对工程控制网的影响较大,除了经常复测校核外,最好随着施工的进行,将控制网延伸到施工影响区域之外,同时结合现场等周围环境实际情况,设立和布置轴线控制网点。4.5本工程测

12、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确定轴线控制点;并将所有控制点延伸至挖土影响范围以外的适当位置,且采取混凝土加固保护措施.整个定位工作由我方专职测量小组完成。5测量定位5。1建筑物的定位放线5.1.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本工程以建筑红线桩定位,选择与总体主要道路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以较长的己知边测设较短的边。5。1。2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本工程建筑基本为矩形建筑,为此宜选用直角坐标法定位。5。2挖土施工测量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土方开挖至距离基底150mm位置,以下土方由人工清除。

13、我方在测量上严格控制开挖标高,以满足后序施工的要求.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5。3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2 以内,总误差在5mm以内;测弧:采用偏角法,测弧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侧并进行温度修正。轴线之间偏差控制在2mm以内。6。施工测量控制6.1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

14、并用白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线.6.2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时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控制开挖线及标高.护坡桩定位放线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尺寸执行,保证护坡桩与结构外皮线之间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7护坡桩位的测量根据桩位平面图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桩位点采用直径20mm的钢筋棍作为标识并进行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测放桩位时尽量采用较长的钢尺以免产生累计误差.第二章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 土方施工准备1.机械设备的投入及运输能力的分析土方施工工程量较大,外运土方约28。0万m3。土方开挖平均日出土量5000m3,一台挖土机平均每天挖土1200m3。一辆运土车一天可来回跑14次,平均每辆车的运输能力为10m3/次,一辆车的每天的运输能力为140m3。需配备的挖土机:500012001.1=5(台),考虑到周边需给土钉墙及护坡桩预留出15m的工作面,设置挖土机配合支护结构施工,共布置6台挖土机负责土方的开挖。根据挖土机数量及每天出土方量需配运土车:50001401.1=40(辆)。考虑到现场交通等问题的不利影响,现场布置50辆运土车.上述计算值均按平均值计算,机械配备基本能够实现,但施工现场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出土量,必要时适当增加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