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4

上传人:s** 文档编号:299262772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10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一(24分)【诗文积累】(6分)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1)莫愁前路无知己, ? (高适别董大)(2)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 (诸葛亮诫子书)(5)四季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兴发万千情思。借景抒发愉悦之情的诗文名句有:“ , 。”【诗意赏读】(12分)2.你和小萌初读这首手抄诗,解决了一些字词的音、形、义问题。(3分)(1)你核对原稿发现手写稿

2、中的“吸取”写错了,应该是“j( )取”。(1分)(2)小萌把“馈”读错了,你纠正了读音:馈( )(1分)(3)你认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词与“无足轻重”中的“足”同义的是( )(1分)A.三足鼎立 B.情同手足 C.知足常乐 D.不足挂齿3.你和小萌探讨如何朗读这首诗。(3分)小萌:朗读这首小诗,让我想起了普希金的(1) 。你:是啊,它们都以劝导的口吻和(2) 的语气鼓励人们乐观地面对生活。小萌:为了更好地传达这种感受,朗读时应该如何处理呢?你:以标题为例,(3) 。4.小萌用古诗形式改写了诗歌第1段,你觉得改诗与原诗哪个更好?为什么?(3分)忧愁竟日皆非汝,虚度年华终不欢。 5.第2段引发了你

3、的诗兴,促使你提笔仿写(要运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3分) 【走进经典】(6分)6.刘向说:“书犹药也。”培根也说:“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小萌阅读名著后开发了“名著药丸”。你受到启发,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推荐的名著中另选了一部进行“仿制”。(6分)小萌的“名著药丸”病症:意志力薄弱药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服用方法:摘抄、做笔记。用药理由:保尔在左手和双脚残废、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决定做一个作家。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艰难完成了手稿,在手稿丢失后又迅速振作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终于出版了暴风雨所诞生的。我深深感

4、悟到:生活中遇到巨大困难,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咬牙坚持,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你的“名著药丸” 二(56分)【民俗民风】(14分)重午(节选)宋 吴自牧梦粱录清抄本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或士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杭城人不论大小之家,焚烧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

5、,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选自梦粱录宋吴自牧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8年3月版)临江仙宋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选自简斋集宋陈与义 著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18年8月版)注释 伏道:祈福消灾的神符。白泽:辟邪神兽。北宋灭亡后,陈与义在南宋建炎三年流落南方。楚词:特指屈原的辞赋。句意为鲜艳的榴花比不上当年京师宴会上鲜红的舞裙。戎葵:一种花卉,有向阳的特性。 湘中:指屈原投江处。7.你和小萌整理重午(节选)中的文言词句,合作完成了下面的任务。(6分)(1)整理文

6、言词。(3分)文言字词方法借鉴字词解释又并市茭、粽课内迁移法:愿为市鞍马 自隔宿及五更句式勾连法:自初一日至端午日 满街不绝查阅词典法:断,停止;穷尽;极、最;走不通,没有出路。 (填序号)(2)翻译文言句。(3分)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8.小萌在阅读诗文时产生了疑问,你作了解答。(4分)小萌:我们收集的文章和清代手抄本,有一处不一致。到底哪一个更好呢?重午(节选): 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梦梁录清代手抄本: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除你:(1) 小萌:词人端午节高咏楚辞,借酒凭吊屈原,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敬意。你:我认为不仅如此,还(2) 9.小萌发现选文

7、和词作都写到端午的葵、榴,但不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你为小萌作了简要分析。(4分) 【匠心传承】(14分)会呼吸的纸苏沧桑十月,霜降。阳光从天窗倾泻而下,像一场金色的雨,落在富阳元书纸古法造纸第十三代传人朱中华身上。站在浙江图书馆地下一层古籍部金色的雨里,隔着一层玻璃,他看到另一些金色的雨,落在阅览区的仿古书柜和桌椅上。影影绰绰的光亮,清晰的怦怦怦的心跳,都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一双戴着白手套的手,将乾隆版四库全书中的一函在他眼前徐徐打开,两百多年前的旧时光呼啸而来。两百多岁的书,新得跟婴儿一样,闪烁着玉石般的润泽。鼻尖传来一缕熟悉的气息,是他已闻了四十八年的气息空谷、阳光、雾气、溪流、毛竹的气息

8、,一张竹纸的深呼吸。【A】朱中华手心发热,耳朵里嗡嗡作响,眼前飞速交叠着一些幻象“我能把手套脱了,用手摸一下吗?”一段短暂的沉默。“好。亲手摸过,说不定您真能把修复纸重新做出来。”轻轻触及纸页的一刹那,食指中指和拇指指尖上传来丝绸般的凉滑,轻轻摩挲,则如婴儿的脸颊,细腻里又有一点点毛茸茸的凝滞。“的确是清代最名贵的御用开化纸,洁白坚韧,光滑细密,精美绝伦。”然而,当年所用的开化纸,世上已经没有人能做得出一模一样的了。可他觉得,这张消失在历史深处的纸离他无比的近,像他失散多年的一个亲人:是一个婴儿,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它离我不远,我会把元书纸做得像它一样好。我尽力。”富阳大源镇朱家门村,逸

9、古斋古法造纸坊。四十八岁的朱中华站在站了四十八年的纸槽前,听见隔壁传来淅淅沥沥捞纸的水声,回响了一千多年的水声。朱中华从裤袋里摸出一盒烟和一只打火机,点燃了一根烟。深秋的寒意从脚底升起,烟雾绕上他长着老茧的食指和中指,绕上鬓角的白发,绕上紧皱的浓眉挡住了他看向纸槽的目光,如时常挡在他眼前的一个个“难”。朱中华相信纸是会呼吸的,有生命的,甚至相信,纸是有灵魂的。据天工开物记载,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要经过砍竹、断青、刮皮、断料、发酵、烧煮、打浆、捞纸、晒纸、切纸等七十二道工序,耗时整整十个月,像孕育一个胎儿。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承载着生死悲欢、沧海桑田,那么重,那么痛,那么美,它怎么可能顽同木石?

10、朱中华所有的努力,就是想用竹子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纸,让会呼吸的纸、让纸上的生命留存一千年、一千零一年、更多年。可是,很难。如今的人们,往往只关注纸上的字,关注是谁的画谁的印章,是否有名,有谁真正注意过一张纸本身,它来自哪里?如何制造的?能活多少年?谁在担心一张纸会永远消逝,一门古老的手艺将无人传承,一种珍贵的精神将永远绝迹?如果一张元书纸开口说话,它发出的声音,一定是水的声音,水声里,是比古井更深的寂寞。【B】四库全书的触觉还在指尖萦绕,他掐灭烟,将双手慢慢伸进纸槽,看到遗失在时光深处的老精魂,在纸浆水里渐渐醒来。(纸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有删改)注修复纸是用于修复古籍的纸,是后人制

11、作的与古籍用纸品相、质量相当的纸。文中提及的开化纸和元书纸都属于古籍用纸。10.挡在朱中华眼前的一个个“难”,有工艺失传、(1) 、(2) 。(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11.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朱中华在古籍部看到“金色的雨”,听到“清晰的怦怦怦的心跳”,表现了他即将见到开化纸的激动。B. 朱中华觉得那一页纸“是一个婴儿,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表明制作开化纸是造纸史上的工艺创新。C. “深秋的寒意”与首段“十月,霜降”相呼应,既表明时间、天气状况,也暗示朱中华沉重的心情。D. 朱中华的三句话展现了他对开化纸的珍惜、赞美,表明了他决心要做出近似开化纸的修复纸。1

12、2.品味语言,批注【A】【B】画线句。(6分)形式例 句批注内容联想式批 注【A】朱中华手心发热,耳朵里嗡嗡作响,眼前飞速交叠着一些幻象(1) 赏析式批 注【B】四库全书的触觉还在指尖萦绕,他掐灭烟,将双手慢慢伸进纸槽,看到遗失在时光深处的老精魂,在纸浆水里渐渐醒来。(2) 13.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匠心”的理解。(3分)在工艺领域,材料占九成,人心占一成。当这一成能充分发挥出九成的优势时,所得的作品便可称得上名品。 日志村福美匠心 【时尚国潮】(28分)材料一材料二2018 年故宫文创和李宁的走红,开创了“国潮元年”,将“国潮”从小众带向大众。国潮成为现代时尚,其创意来源于优秀传

13、统文化,外在形式则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正如网友所言:“兵马俑造型的文创雪糕不比普通雪糕更甜,但是逛着兵马俑吃着兵马俑造型的雪糕,有种穿越回秦朝的感觉,引导着我重新学习了一遍秦朝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使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国潮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希望通过时尚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文化家园,体现了中国人自我认同、互相认同、社会认同的根本逻辑。传统文化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呈现于冬奥会等世界级舞台之上,一方面起到了向内推动身份认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向外打开了中国文化的叙事边界。例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国际戏剧节的巡回演出,让所有人看到富有活力、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透过文化,读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