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心得体会3篇

上传人:党政****文档 文档编号:299262477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心得体会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心得体会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心得体会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心得体会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心得体会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心得体会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心得体会3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尊重规律、稳扎稳打,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久久为功、从容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画面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一个个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就好比绘画一张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树立规划建设“一盘棋”思维,前走三后走四,脚踏实地,

2、落子有声。在“绘画”过程中须始终保持心平气和,做到科学布局、细致着墨、精准上色,从而笔底春风、妙手丹青。绘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须科学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建设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到先规划后建设。”“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看得准的先干起来,看不准的可以等一等。乡村建设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不要一个样式盖到头,一种颜色刷到底。”绘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布局是关键。要在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布局,通盘考虑乡村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历史禀赋相适应相协调,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3、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特色村庄、古村古寨文化延续和绿色发展,让本地村民和远方游客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体会得到乡愁。绘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须细致着墨。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写道:“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乡村建设就是构筑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园、把家园建设成什么样子,农民自己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绘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须细致着墨,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民意,充分尊重民意,充分了解和调研

4、每一家、每一户农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凝聚民心方能汇聚力量。让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愿、所盼,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真正过上好日子,从而充分地调动起广大农民对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绘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须精准上色。方案指出,“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做到精准化、精细化,推动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绘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须精准上色,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扎实推进村民自治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坚持和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不折不扣保障老百

5、姓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乡村建设在阳光下运行,让乡村建设始终朝着精确的方向前进。通过“精准上色”促进乡村建设精细管理作风实、精准选派队伍强、精品服务口碑好,使得“富春山居图”既不失古香古色、湖光山色,更有百花齐放、活灵活现、生机盎然的现代气息。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心得体会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183”行动,即制定一个规划、实施八大工程、健全三个体系。要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必须提好拿稳规划之笔,研厚挥洒建

6、设之“墨”,铺展强韧体系之“纸”,让一面是“乡愁”,一面是“烟火气”的和美景象交相辉映。提规划之“笔”,详稳精妙、力道遒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乡村建设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定规划、建机制、谋布局。方案提出,要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要合理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要发挥村庄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等一系列明确要求,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把规划“高亮”更能“有章可循”。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坚持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因地制宜考察乡村的真实情况,排摸痛点堵点,掌握村情村貌、民意民风,清楚农民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有清晰的符合农村“画像”后再进行制定部署。一张蓝图要绘到底、绘出成效、绘得精彩,这绘制不是管

7、一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利长远、惠民生的,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为农民而建”,才能真正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挥建设之“墨”,醇厚匀妥、浑实雄阔。跬步江山即寥廓,“富春”美景是要一茬接着一茬干干出来的,要干一件成一件、干一件实一件、干一件好一件,才能让画卷越来越生动美妙,越来越殷实惠民。方案提出,要围绕道路、供水、能源等8大工程实施,重点领域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以五年为期,设身处地地为农民“衣食住行”着想,擘画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功在长远、利在千秋,各地区各部门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用好,要坚持建管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让建设“绿”起来,才能让生活“红火”起来。未来的农村生

8、活,农民不但没有“后顾之忧”,还能在享受优质公共服务的同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屋内灯火兴旺,屋外余烟袅袅,盛下满满烟火气,托举稳稳的幸福。展体系之“纸”,圆全清丽、安恬稳惬。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体系。体系建设让源头有活水来,不能只是“输血”工程,不能是一次性的,也不能是无止境的“投喂”,而是要让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挥利民惠民作用,让基层组织发挥主动性能动性,让农民有参与感获得感,让文明之风吹拂千家万户。只有农村有了“造血”的能力,让农民成为一个个“红细胞”活跃在田间地头、村头村尾,在建设中实现价值,在建设中共筑家园,才能真正“我爱我家

9、”,为“富春山居图”上色。各地区各部门要强韧三个体系建设,让“硬核”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强有力的发展支撑;让“石榴籽”般的基层组织团结奋进,带领乡村稳步前行;让优秀的乡土文化绵延传承,让农民的精神文明“更上一层楼”,让新时代“乡村故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乡村建设方案已经定下,奋斗序幕已然拉开。看,富“村”“善”居的旖旎画卷正在华夏九州徐徐铺展;听,“把酒话桑麻”的农村和乐笑声与“推窗明月出,临岸听涛声”的自然共栖乐章正在中华大地娓娓奏响。学习2022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心得体会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

10、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为落实好方案提出的12项重点任务,我们要树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理念,要抢占“先机”,集聚“力量”,把握“全局”,才能下好乡村建设这盘“大棋”。“兵贵神速”,抢占“先机”,下好乡村建设“先手棋”。棋谚有“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下棋讲究“先”字。落实工作若是拖拖拉拉、行动迟缓,容易导致上下工作脱节,甚至导致工作落实被动或难以见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照近细远粗、分步建设的原则,按年度确定建设任务,细化到县(市、区、旗)。为能让方案尽快落地实施,各地

11、区各部门要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要反复研究文件,吃透精神,才能“精准”落下“首颗”棋子,下好乡村建设“第一步棋”。“全民皆兵”,集聚“力量”,下好乡村建设“关键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方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搞建设。古人云:“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乡村建设不是一个人、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大家共同的事。作为方案的实施者和参与者,要主动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乡村建设工作,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和干事标准,带领群众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12、,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一鼓作气”,把握“全局”,下好乡村建设“制胜棋”。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省部级领导干部主讲“新年第一课”时指出:“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乡村建设,建什么?方案制定了乡村建设行动的“183”路线图(制定一个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实施八大工程;健全三个体系),旨在加强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要以方案为指导,落好乡村建设的每一步关键“棋子”,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建设上,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想办之事,让方案落实到乡村建设的每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