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s** 文档编号:299262476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鬓(bn) 嘉肴(yo) 学学半(xu)B.自强(qing) 大庇(b) 辗冰辙(zhn)C.挂罥(jun) 幽咽(yn) 沉塘坳(o) D.外见(xin) 叱牛(ch) 无马邪(y)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足( )(3 分)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都)C.亦若是则已矣(这样)D.虽有至道(道理)3.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去以六月息者

2、也生 物之以息相吹也B.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C.天下为公 不必为已D.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力不足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安知鱼之乐C.盗窃乱贼而不作D.茅飞渡江洒江郊5.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C.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北实有鱼选自庄子集释,作者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

3、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C.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诗歌,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7.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 分) (1)子非鱼, ?(2)水击三千里, 。(3)是故,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4) ,如闻泣幽咽。(5)可怜身上衣正单, 。(6)石壕吏中表现人民长期深受兵役之苦(或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是: !8.观察右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7 分)(1)这

4、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3分)(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4 分) 二、古诗文阅读(38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910题。(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行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失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句

5、中“飞”“渡”“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 对茅屋的 。(3分)10.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2 分)“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6 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礼记)乙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

6、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已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领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节选自黃庭堅与徐甥师川)注:奉议:官名,即奉议郎。奉思:思念。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不知其旨也:旨: (2)然后能白反也 反: (3)诚能如是 是: (4)令心意不驰走 走: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甥性识/颖

7、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颗惜/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分) .(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2分)14.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4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5-18题。(17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抵辱于奴隶人之手,研死于槽奶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

8、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传中、传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9、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1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不以千里称也 先帝称之日能C.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其真无马邪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C.骈死于槽枥之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D.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孔孟论学习)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

10、代汉语。(8 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 分)(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分)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说”和“表”分别是选文的体裁,“说就是“谈谈”的意思.写法比较随意,“表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疏。B.选文内容都与人才有关,甲文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够发现人才,策之以其道;乙文作者希望后主刘禅亲贤远佞,知人善任。C. 甲、乙两文都具有情理交融的特点,但甲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渗透强烈的情感,而乙文重在抒情,通过抒情让后主明白道理。D. 甲文巧用比喻,语盲严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浩然之气;乙文语言率直质朴。句式骈

11、散结合,富有音韵美。三.作文(50分)19.根据要求写作文。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青春芳华的你,希望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为此你打算怎么做。请根据上述文字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D 2.B 3.D 4.D 5.A 6.A7. (1)安知鱼之乐(2)抟扶掘而 上者九万里(3)谋闭而不兴(4)夜久语声绝 (5)心忧炭贱愿天寒 (6)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8. (1)图画表现了少年有志气,好学上进的主题(或孩童牧牛,童心童趣)。(符合画而主题即可)(2)画面上有两头健壮的牛儿,它们并排前行,相对话语:两个牧童,一个坐在牛背上,一个牵着牛绳走在前面,两个牧童都

12、沉浸在各自手中书的世界里。(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语言生动连贯即可)9.描写肆虐摧残10.民生疾苦(民生艰苦)忧国优民11. (1)味美(2)反思,反省 (3)这,这样 (4)跑12. B13. (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你) 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14.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15.D 16. B17. (1)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或:况且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能准确译出“且”“安“千里”等字即可)(2)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波不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能准确译出“良实”“是以简拔”等字即可)18.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