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生物试题 附答案

上传人:ligh****329 文档编号:299257888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0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生物试题 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生物试题 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生物试题 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生物试题 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生物试题 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生物试题 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生物试题 附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5月“山水联盟”高三联考生物学科 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只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会带来不利影响C. 引进外来物种后,会增加当地生物种类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增加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B、

2、酸雨中含有少量重金属,进入人类的饮用水源危害人体健康,还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B正确;C、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生态入侵,进而降低当地生物种类和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D、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是二氧化硫,因此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D错误。故选B。2.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B. 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C. 组成酶的化学元素一定有C、H、O、ND. 酶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在细胞代谢中起调节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3、,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并非只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A错误;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能从食物中获得,B错误;C、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R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组成酶的化学元素一定有C、H、O、N,C正确;D、酶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在细胞代谢中起催化作用,起调节作用的是激素,D错误。故选C。3. 下列实例可以说明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的是( )A. 皮肤伤口愈合B. 雄蜂的产生C. 克隆羊多利的培育

4、D. 蝾螈断尾的再生【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2、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则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详解】A、皮肤划破后伤口重新愈合,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B、蜜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形成了完整个体,这说明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正确;C、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只能体现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错误;D、蝾螈断尾的再生,即蝾螈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没有形成完整个体,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B。4. 关于蚕豆病的

5、叙述正确的是( )A. 蚕豆病的致病基因与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一样都是有害的B. 蚕豆病患者得以生存和产生后代会导致该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上升C. 蚕豆病是一种由于体内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而引起的基因缺陷疾病D. 蚕豆病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可通过遗传咨询,减少有缺陷的胎儿出生【答案】D【解析】【分析】个体的发育和性状表现偏离正常,不仅仅是有害基因造成的,还与环境条件不合适有关。如苯丙酮尿症,由于患者体内缺苯丙氨酸羟化酶,因此不能代谢食物中常有的苯丙氨酸。显然,成苯丙酮尿症的基因是有害的,因为纯合子不适应于正常环境。蚕豆病(进食蚕豆后会引起急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有缺陷,

6、患者进食蚕豆就会发病,然而,蚕豆并不是非吃不可,若不将它归入“正常”的环境因素,则不能说蚕豆病致病基因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同样都是有害基因。【详解】A、蚕豆病致病基因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同样都是致病基因,但基因具有两重性,因此蚕豆病致病基因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不能都称为有害基因,如蚕豆病患者不吃蚕豆时不会患病,A错误;B、自然选择会导致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蚕豆病患者得以生存和产生后代时,若没有食用蚕豆,则不会对该基因进行选择,这时遗传应该是平衡的,其基因频率随着世代相传而保持不变,B错误;C、蚕豆病(进食蚕豆后会引起急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基因有缺陷,患者进食蚕豆就会发病

7、 ,C错误;D、蚕豆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通过遗传咨询,推测父母的基因型以及子女的基因型,通过医生的指导减少有缺陷的胎儿出生,D正确。故选D。5. 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图中甲、乙生物膜的功能差别不大B. 由图可知甲是粗面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溶酶体起源于乙C. 囊泡在细胞中穿梭往来运输“货物,其中起交通枢纽作用的是高尔基体D. 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COPI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的生

8、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COPI、COP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由图可知,甲的膜与核膜的外膜直接相连,则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详解】A、图中甲(内质网)、乙(高尔基体)生物膜的组成差别不大,但是功能差别较大,A错误;B、由图可知,甲(内质网)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则甲是粗面内质网;由图可知,乙是高尔基体,且溶酶体起源于乙,B正确;C、由图可知,囊泡在细胞中穿梭往来运输“货物,其中高尔基体既能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又能形成囊泡把“货物运输到细胞膜,所以起交通枢纽作用的是高尔基体,C正确;D、由图可知,COPII可将甲(内质网)中形成的未成熟肽链

9、运到乙高尔基体中,再由乙(高尔基体)来进一步加工,若定位在甲(内质网)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高尔基体)中,COPI可以帮助乙(高尔基体)中的某些蛋白质回收到甲(内质网)中,D正确。故选A。6. 用槲皮素处理某胃癌细胞系,处于G1、S和G2+M期胃癌细胞数目比例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G1期细胞的比例S期细胞的比例G2+M期细胞的比例未处理组(4136139)%(4407237)%(1457093)%处理组(3253223)%(3124114)%(3622284)%(其中处理组为用槲皮素处理24h,未处理组为对照)A. 分裂间期细胞核进行的活跃的生命活动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10、的合成B. 据上表推测,槲皮素可将胃癌细胞的分裂阻断在G2期,从而抑制其增殖C. 由表可推测经槲皮素处理后的胃癌细胞其分裂期被大大延长D. 培养体系中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癌细胞可能会停留在G1期【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期和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远比分裂期长。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DNA复制准备期)、S期(DNA复制期)和G2期(DNA复制后期)。【详解】A、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完成的,并非在细胞核中进行,A错误;B、分析表格可知,与对照组相比

11、,处理组的G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多,这说明槲皮素可将该胃癌细胞的分裂阻断在G2或M期,B错误;C、分析表格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G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多,但不能判断分裂期是否被延长,C错误;D、G1期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所以培养体系中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癌细胞可能会停留在G1期,D正确。故选D。7.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内及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来、单独研究B.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C. 体外转化实验中S型菌DNA与

12、活的R型菌混合,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可观察到两种菌落D. 用32P标记的一个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4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8【答案】D【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三个实验中,只有肺炎双球菌

13、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来、单独研究,A错误;B、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不能证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C、S型菌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可观察到两种菌落,C错误;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4代,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2/24=1/8,D正确。故选D。8. 下图

14、中的I、AOX、UQ表示在真核细胞中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参与电子传递的蛋白质复合体或脂溶性物质复合体。其中H通过I、逆浓度梯度运输,建立膜质子(H+)势差,驱动ATP合成酶和UCP发挥作用使膜两侧的质子(H+)势差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中的有机物可以是葡萄糖B. H+通过UCP的跨膜运输是一种易化扩散C. 若膜上的UCP含量增多,则ATP的合成速率将下降D. 图示蛋白复合体所在结构为线粒体内膜,上侧是膜间隙【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形:UQ、蛋白复合体(、)可以传递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电子,同时又将H+运输到膜间隙,使膜两侧形成H+浓度差;H+通过ATP合成酶以

15、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基质,并驱动ATP生成;H+可以通过UCP蛋白由膜间隙跨膜运输到线粒体基质。【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图示过程发生在需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故图中的有机物不能是葡萄糖,A错误;B、据图可知,H+通过UCP顺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蛋白质协助,故该跨膜运输是一种易化扩散,B正确;C、随着UCP含量的升高,有较多H+通过UCP顺浓度梯度运输(H+浓度差减少),产生的ATP减少,C正确;D、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机物的进一步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故图示蛋白复合体所在结构为线粒体内膜,上侧是膜间隙,D正确。故选A。9.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的向光性体现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B. 水稻若未授粉,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粮食产量C. 外源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一般比施用植物激素更加稳定D. 植物体的多个部位都能形成乙烯,促进植物的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