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二:多民族 复习单

上传人:f****i 文档编号:299257517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3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课二:多民族 复习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复习课二:多民族 复习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习课二:多民族 复习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课二:多民族 复习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课二:多民族 复习单一、 上节课回顾专制皇权强化地方管理加强各业不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儒外法内加强思想统一l 明确: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算在分裂中,也孕育着统一的趋势。政治制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思想统一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发展也对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思想文化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l 同时,也应注意,中国古代历史不仅是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史,也是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二、巩固基本史实l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l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l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l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l 明

2、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一、民族冲突:1、 传说中黄河流域的_和_部落结成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族,后人尊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 。2、 东周分为春秋和_两个阶段。兼并战争、_变革和_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 。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二、和平交往:l 民族杂居1、宋元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族。l 汉化改革1、439年_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_改革,包括:迁都_:改鲜卑姓为 ;穿 ;说 ;鼓励与汉族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 唐朝末年

3、,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 和 。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防止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l 经济互通1、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 ”。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 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2、 明朝时期,长城处于 与 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 的纽带。l 文化影响1、契丹文字与货币,西夏文字与货币,在形制上都与汉人所用的文字、货币 。l 大一统时期的政策1、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设置了 ,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这也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东汉光武帝时期,允许北方少数民族 ,缓和民族矛盾。3、唐太宗时, 远嫁吐蕃,带去了大量的中原技术和文化。同时吐蕃也派出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 的发展。4、唐朝先后设置 和 ,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5、清朝在西藏管理上,设置_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在西北,康熙帝和乾隆帝时分别平定了蒙古贵族和回部上层贵族的叛乱,设置了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新疆局面稳定后,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_回归祖国。清朝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_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三、结构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