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18

上传人:柏** 文档编号:299238910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18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18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18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18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18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18(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一次成功的实验,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预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我将

2、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学板书四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二、教材解读 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以爱是什么为主题的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 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正确、流

3、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定难点:能透过词句感悟英子的内心,并感悟掌声的内涵。 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品读感悟法、移情体验法、整体把握法、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法,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 四、教学预设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更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第一、游戏激趣,导入

4、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吗?指名几位学生做这个游戏,并说说感受和体验,之后又请没有参加游戏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今天我们就学一篇与刚才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刚才同样的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呢?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上来做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碰到生字词多读几次,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教师巡视,让学生充分地自由读。 【丰厚

5、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 2、出示生字,检查自学。逐个出示: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瓶子、铅锤、系着绳子等词语检查读,并随机指导。锤:是翘舌音,系是多音字,本课中读系。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瀑布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散文诗,运用准确的词、句,抓住了瀑布景色的特点,描绘了鲜明动人的画面,抒发了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全诗分为三节,第一节讲没见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第二节讲远望瀑布所见到的样子,着重

6、写其色彩;第三节讲仰望瀑布是什么样子,着重写其形状。 这首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第三单元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用词要准确,它比第二单元要求要高,难度要大,体现出了反复训练,螺旋式上升的原则。本课是单元的开篇文,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用词准确,使读者闻声见形。例如一个“啊”加上感叹,把令人惊喜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座珍珠的屏”,一个“屏”字再加上“珍珠”两字使一座晶莹透明,酷似珍珠,在阳光下熠熠闪烁的壮观瀑布跃然纸上。最后的“如烟,如雾,如尘”更是把风中的瀑布写得白茫

7、茫,轻飘飘的一片。 【说理念】 这首饱含深情的风景诗,通过对瀑布的生动描写,突出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据此,我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领略美好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三个由远到近的观察点:远听瀑布声,遥望瀑布状,近观瀑布形,写出了瀑布“声、色、形”三个方面不同的特点。其间,用了确切的比喻写出了瀑布给人的感受,因此,学习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和理解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这是文中语文知识的教学要求。对于这样一篇富有节奏感,韵味十足的现代诗,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中饱含的深情的好教材。 根据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本课的教

8、学重点是学习运用准确的词语描绘瀑布的壮丽景象的手法。大多数学生对瀑布是陌生的,对比喻句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因此,讲清诗文中如何运用比喻句来写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 【说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体会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习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理清思路。 本课对瀑布的描写,是让由远及近地观察,思路清晰,引导学生追踪足迹读第一节诗,边读边思考: 诗的第一节写在什么地方看瀑布? 诗的第一节写瀑布的什么? 诗的第一节用了哪些比喻句描写瀑布?

9、 从第一节的学习中,推测观察瀑布的过程。理清思路,了解诗的文路。 二、欣赏比喻句。 巧用比喻是本课语言特色,比喻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瀑布的形象。教学第一节,设计填空题: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又像(阵阵的风)。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气势磅礴)。 教学第二节,设计填空题,瀑布好像(一道白银)。说明瀑布(色彩鲜明)。教学第三节设计填空题,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风)。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瀑布画面,出示填空题:一阵风吹过,水珠像(烟一样)轻飘,像(雾一样)白茫茫,像(尘一样)纷纷扬扬。 三、情境教学。 1.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形的诗”,教学

10、时除教师的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外,教瀑布我还在以下两方面作了努力: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前让学生背一背望庐山瀑布,再放瀑布配乐朗诵,由旧知迁移到新课瀑布;使学生脑子里呈现诗中描绘的画面概貌,感受瀑布的画面美。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景物,如教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里可播放浪涛声、松涛声让学生用耳去感受瀑布的声音。“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里放投影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如烟,如雾,如尘”,播放录像片,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种感官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发挥教师主

11、导作用,把学生带入情境。 (1)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叶老先生指出:“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散文的文路有利于领会的立意。 本文可从课题入手,提挈文章中心“奇”,展示全文脉络。设问“瀑布”的“奇”表现在哪里?接着引导学生迅速而有序地捕捉到“瀑布”奇表现在:声势磅礴、色彩明丽、形状奇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三方面划出课文层次,让学生明白这是以所见所闻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2)抓住重点,品析词句。 在生动准确的使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积极修辞,文中几处比喻具有特殊的审美效应。品析文中的比喻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务必“咬”住这几个句子,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文中比喻句的理解

12、,在情感上与产生共鸣。教学比喻句子,首先让学生掌握将什么比作什么,然后着重体会为什么这样作比? (3)表情朗读,入情入境。 一首散文诗,就是一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我们读散文诗,也就是饮这杯好“酒”,越是细细品味,越能够体会出其中丰富的滋味,得到美的享受,这必须要善于朗读,由“细读”到“精读”,所谓“精读”即读课文精彩片断、章节,读出神韵。读瀑布的声音时,指导学生读出声音的气势雄伟,这里“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吹过松林/”注重重音与停顿。让学生在朗读想象诗中描绘的三幅画面,从而达到领会诗中意境的目的,把握诗作的内容与主题。 四、学法指导 因为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

13、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因此教学时要通过指导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和想象的能力。 (一)反复朗读,自学质疑。 这首诗生字不多,一开始就让学生反复朗读,根据朗读的要求进行吟诵,并教给朗读方法:本文是首现代自由诗,呈长短句式,且抒 情性强,指导学生掌握以意群为单位划分音步的特点,如: 第一节: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朗读时,结合语感,考虑朗读音步,指导学生运用“意群”为单位划分二、三节的音步,反复朗读,并完成直译,试讲诗意,鼓励学生质疑,初知诗中大意。 (二)授之以渔,教给方法。 根据诗歌的教学要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

14、面去引导学生掌握学诗的方法: (朗读)分词解句描述欣赏背诵 1.分词。 分词就是把一句句诗分解成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意群。学生得心应手地解析句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意会诗意,开动脑筋的积极思维过程,通过反复朗读,揣度上下诗句,学生对诗句得以初步掌握理解,并进行准确划分。 2.解句。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如“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设问: (1)“这般景象”指的是什么?(瀑布的全景) (2)把“这”换成所指代的事物,说说前句的意思。(瀑布的全景没法比喻) (3)读下句,想想,没法比写的是一幅什么景象?(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4)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接着又将瀑布比作“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呢?(再看上句,找出原因) (5)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把这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3.描述。描述是把诗歌改成散文,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是我们教学中常常提到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节诗的意思”的提法。 4.欣赏。讲析完诗意让学生再回味全诗,把自己最理解,最喜欢的地方说出来,并陈述依据。 5.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最后一个环节是熟读成诵,学习积累。 【课堂作业】 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