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健康评估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99206484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疸健康评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黄疸健康评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黄疸健康评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黄疸健康评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黄疸健康评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疸健康评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疸健康评估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mpanyLOGOApoA-I/ABCA1通过通过STAT3/TTP途径途径促进促进炎症因子炎症因子mRNA的的降解降解 第十节第十节 黄疸黄疸 血清中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胆红素升高 致使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什么是什么是黄疸黄疸?2总胆红素总胆红素( ( TB=CB+UCB ) ) 1.7-17.11.7-17.1 mol/L(0.1-1.0mg/dl)mol/L(0.1-1.0mg/dl)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CB) 0-3.420-3.42 mol/L(0-0.2mg/dl)mol/L(0-0.2mg/dl)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UCB)

2、 1.7-13.681.7-13.68 mol/L(0.1-0.8mg/dl)mol/L(0.1-0.8mg/dl)Company Logo血清胆红素正常值血清胆红素正常值3 总胆红素超过总胆红素超过34.2 34.2 mol/Lmol/L (2.0 mg/dl2.0 mg/dl) -显性黄疸显性黄疸 总胆红素总胆红素17.1-34.2 17.1-34.2 mol/Lmol/L(1.0-2.0 mg/dl1.0-2.0 mg/dl) _隐性黄疸隐性黄疸(临床无黄疸)(临床无黄疸) Company Logo4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 (游离游离) ) 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血清白蛋白结合与血清

3、白蛋白结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不溶于水不溶于水溶于水溶于水不不 滤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球尿中无尿中无尿中有尿中有5按病因学分类:按病因学分类: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黄疸分类黄疸分类6胆红素的正常代谢v1、来源:正常人体衰老的红细胞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来源:正常人体衰老的红细胞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分解成游离胆红素或称非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不坏,分解成游离胆红素或称非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不能从肾脏排出。能从肾脏排出。v2、肝内转化:非结合胆红素由肝细胞摄取,受葡萄糖醛、肝内转化:非结合胆红素由肝细胞摄取,受葡萄

4、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可通过酸转移酶的作用,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为水溶性,可通过肾脏排出。肾脏排出。v3、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后被肠内细菌分解、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后被肠内细菌分解为无色的尿胆原,其大部分氧化为尿胆素从粪便中排出,为无色的尿胆原,其大部分氧化为尿胆素从粪便中排出,称粪胆素。小部分尿胆原在肠道内被重吸收,其中部分经称粪胆素。小部分尿胆原在肠道内被重吸收,其中部分经门静脉进入肝内,再转化为结合胆红素,排人肠道,形成门静脉进入肝内,再转化为结合胆红素,排人肠道,形成所谓所谓“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部分经体循环由肾脏排出,;部分

5、经体循环由肾脏排出,为尿中的尿胆原。为尿中的尿胆原。7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胆红素的正常代谢8胆红素升高胆红素升高原因:原因:生成过多生成过多摄取、结合和排泄受损摄取、结合和排泄受损胆红素从损伤的肝细胞或胆管流出胆红素从损伤的肝细胞或胆管流出9(1 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 2)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自免溶、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蚕豆病、蛇毒自免溶、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蚕豆病、蛇毒一、溶血性黄疸一、溶血性黄疸102.2.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大量大量红细胞红

6、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破坏,形成大量非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导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黄疸导致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黄疸 11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大量破坏大量破坏123.3.症状:症状:(1 1)黄疸:轻度,呈)黄疸:轻度,呈浅柠檬色浅柠檬色(2 2)伴随症状:)伴随症状:急性溶血:发热、寒战、头痛、呕吐及急性溶血:发热、寒战、头痛、呕吐及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尿(尿呈酱油色),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溶血:脾肿大慢性溶血:脾肿大 贫血贫血:苍白、乏力、头昏:苍白、乏力、头昏13出生第三天,出现黄疸出生第三天

7、,出现黄疸满月了,但还是有点黄满月了,但还是有点黄14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败血症、肝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败血症、肝癌、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二、肝细胞性黄疸二、肝细胞性黄疸162.2.发病机制:发病机制:(1)肝细胞的损伤使它对肝细胞的损伤使它对胆红素的处理胆红素的处理功能下降,因而血功能下降,因而血中中非结合非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增加增加(2 2) 结合胆红素经已损害或坏死的肝细胞、胆管结合胆红素经已损害或坏死的肝细胞、胆管反流入血反流入血中,致中,致血中血中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加增加1718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大量破坏大量破坏肝受损了肝受损了193.3.症状:症状:(1 1)黄

8、疸:)黄疸:浅黄至深黄浅黄至深黄,皮肤有时瘙痒,皮肤有时瘙痒(2 2)伴随症状:)伴随症状: 肝功能减退的症状:疲乏、食欲减退、出肝功能减退的症状:疲乏、食欲减退、出血倾向、腹水血倾向、腹水(3 3)实验室检查:血清)实验室检查:血清TBTB升高,升高,UCB与与CB均升高,均升高,尿中结合胆红素(尿中结合胆红素(+ +)20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华枝睾吸虫病、毛细胆管肝内胆汁淤积性: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华枝睾吸虫病、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型病毒性肝炎、 肝外胆汁淤积性:胆总管的狭窄、结石、肿瘤、炎症水肿、蛔虫等肝外胆汁淤积性:胆总管的狭窄、结石、肿瘤、炎症水肿、蛔虫等三、

9、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胆汁淤积性黄疸212.2.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胆道阻塞,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道阻塞,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中。汁中的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中。22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大量破坏大量破坏233.3.症状:症状:(1 1)黄疸:)黄疸:暗黄色甚至黄绿色,皮肤搔痒暗黄色甚至黄绿色,皮肤搔痒(因胆盐和其胆汁成分反流入体循环内,(因胆盐和其胆汁成分反流入体循环内,刺激皮肤周围神经末梢所致)刺激皮肤周围神经末梢所致)(2 2)伴随症状:)伴随症状:粪色浅甚至白陶土色,尿色深粪色浅甚至白陶土色,尿色深24(3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清

10、血清TBTB升高,以升高,以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升高为主 尿胆红素试验阳性尿胆红素试验阳性 尿胆原及粪胆素减少或缺如尿胆原及粪胆素减少或缺如25总结26项目项目溶血性溶血性肝细胞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胆汁淤积性发生发生机理机理RBCRBC破坏破坏肝细胞受损功能肝细胞受损功能肝内外性阻塞肝内外性阻塞发病发病原因原因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获得性溶血性获得性溶血性 肝炎、肝癌肝炎、肝癌肝硬化肝硬化肝内泥沙样肝内泥沙样结石、胆道蛔虫结石、胆道蛔虫粪色粪色加深加深- -白陶土样白陶土样肤色肤色浅柠檬色浅柠檬色浅黄至深黄色浅黄至深黄色暗黄色暗黄色黄绿色黄绿色尿色尿色酱油色酱油色- -加深加深伴随伴

11、随症状症状发热、寒战、头痛、呕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贫血吐、腰痛、贫血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脾大脾大疲乏疲乏食欲减退食欲减退出血倾向出血倾向皮肤瘙痒皮肤瘙痒27溶血性溶血性肝细胞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胆汁淤积性总胆红素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非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尿胆原尿胆原增加增加轻度增加轻度增加减少或消失减少或消失尿胆红素尿胆红素- -+ +281 1、确定是否有黄疸、确定是否有黄疸2 2、病因、诱因、病因、诱因3 3、肤色、粪尿颜色、皮肤瘙痒程度、肤色、粪尿颜色、皮肤瘙痒程度4 4、黄疸引起的身体反应、黄疸引起的身体反应5 5、心理反应、心理反应1 1、假性黄疸:阿

12、的平、假性黄疸:阿的平、胡萝卜、柑橘引起皮肤胡萝卜、柑橘引起皮肤黄染,多在暴露部位为黄染,多在暴露部位为主,血胆红素不高。主,血胆红素不高。2 2、球结膜下脂肪堆积,、球结膜下脂肪堆积,多见于老年人,黄色不多见于老年人,黄色不均匀,内眦明显,皮肤均匀,内眦明显,皮肤不黄,血胆红素不高。不黄,血胆红素不高。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 -最重最重瘙痒和黄疸程度成正比瘙痒和黄疸程度成正比梗阻性黄疸粪色变浅梗阻性黄疸粪色变浅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 尿色酱油色尿色酱油色肝源性、溶血性肝源性、溶血性- - 尿色加深尿色加深肝源性黄疸肝源性黄疸- -腹胀、纳差、食欲下降腹胀、纳差、食欲下降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

13、疸- -发热、寒战、乏力发热、寒战、乏力梗阻性、肝源性黄疸梗阻性、肝源性黄疸- -凝血障碍凝血障碍皮肤瘙痒皮肤瘙痒-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起病急缓起病急缓长期酗酒史长期酗酒史肝病史肝病史输血史输血史溶血病史溶血病史用药史用药史29护理诊断 1 1舒适的改变:与胆汁淤积性黄疸有关舒适的改变:与胆汁淤积性黄疸有关2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胆汁淤积性黄疸所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胆汁淤积性黄疸所致皮肤瘙痒有关致皮肤瘙痒有关3 3自我形象紊乱:与黄疸所致外形改变有关自我形象紊乱:与黄疸所致外形改变有关4 4睡眠形态紊乱:与皮肤瘙痒有关睡眠形态紊乱:与皮肤瘙痒有关5.5.焦虑:与皮肤严重黄染有关:

14、与创伤性病因学检焦虑:与皮肤严重黄染有关:与创伤性病因学检查有关查有关30小结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黄疸这种常见症状的概念、本节主要介绍黄疸这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评估要点及护理诊断。重点掌握其临床表现及护点及护理诊断。重点掌握其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理评估要点。31作业题v简述发热的热型及特点。简述发热的热型及特点。v简述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水肿的病因简述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水肿的病因及特点。及特点。v简述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简述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v简述三种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简述三种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点。32CompanyLO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