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 4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9202061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0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 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 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 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 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 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 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灵丘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组:王鸫复习导航: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二、是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三、是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四、是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危害。高考重点:(1) 理解、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 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明确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理解自然资源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特点,理解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材要点解读基本内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概念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2、。分类城市和乡村2、地形的影响北方平原地区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 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和山区规模一般较少,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聚居的人口较少。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2、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差异西部稀疏,东部稠密。3、地形的影响平原地形限制较少,一般呈网状分布。山区地形限制较大,多呈之字型分布,造价较高。4、交通线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如:地形平

3、原区要尽量少占好地,特别是农田;山区缓坡沿河谷或等高线延伸,陡坡呈“之”字形;地质尽量避开断层等地质破碎区及泥石流、滑坡等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 (4)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明确自然灾害的含义,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掌握一些防灾减灾的措施。频发区;水文尽量避开沼泽地,少穿过河流;气候尽量避开多暴雨、大风、大雾等地区。)5、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4、不断减弱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材要点解读基本内容一、自然资 源 概述1、自然资源的概念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2、自然资源的分类按自然属性分: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二、自然资 源 及其 利 用 以煤 炭 为例1、前煤炭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以木柴、水力等为主,煤炭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而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木柴时代” 。2、煤炭时期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

5、用。形成了十九世纪俄国的顿巴斯、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矿区等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骨干的大型工业区。至二十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3、后煤炭时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石油消费量超过了煤炭,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世界能源进入了“石油时代” 。4、从长远看, 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三、自然资 源 对人 类 活动 的 影响1、农业社会阶段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地受到地形、气候

6、、水文条件的制约如: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 【注意】:未来能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 为主的能源的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注意】 (1) 煤炭、石油、天然

7、气、油页岩等矿物能源统称化石能源,又称化石燃料。(2)20世纪 60 年代后,煤炭在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下降,因为世界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总量增加很快,导致煤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已,而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数量仍在增加。(3)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顺序:石油、煤炭、天然气、水电和核电;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的顺序: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注意】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当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但能源生产和消费逐渐多样化。原因:能源生产的增长受到中国自然资源和开发能力的限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发展电力和清洁能源成为当务之急。

8、环境保护促使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即由煤炭消费转向石油、天然气消费。补充:我国的能源问题(1) 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浪费严重,能源短缺。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 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 。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2、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工业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如: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东营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本溪、攀枝花有色金属工业

9、城市:金昌、铜陵、个旧3、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后期,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少,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 。如: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

10、 (2)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要点解读基本内容一 、全 球气 候变化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时期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距今 1万年以前 ) 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历经了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

11、大冰期,此时山地的雪线高度将会下降。 大冰期之间为大间冰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近 1 万年以来 ) 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5000 年到前 1500 年的温暖期; 在过去的温暖期, 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要比现在高出75 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另一次是15 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在寒冷期, 出现于 1417 世纪的小

12、冰期,使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近一二百年来) 自 1861 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由此造成了:1. 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热带、寒带增加,亚热带减少)2. 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二十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3.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二十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 米。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 误区警醒:正确认识气

13、候变化,克服思维定势(1) 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2) 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3) 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提起温室气体,多数同学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二氧化碳。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6 种温室气体,只有针对这6 种温室气体的减排项目才有可能成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这六种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4) 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如全球海平面上升,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被淹没;动

14、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将导致大量物种灭绝;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 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 频繁发生,扩大某些疫病的传播范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等。除了这些危害之外,我们也必须看到,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二 、全 球气 候变 化的 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使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加剧了自然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林、牧、渔等部门的影响更显著。农业: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分布、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工业:全球变

15、暖对工业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全球变暖可使那些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工业体系承受到越来越多的政府压力和税收负担,而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通过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热浪、洪涝等,扩大某些疾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夏天气温持续升高,会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同时,全球变暖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还使疾病的传播范围增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材要点解读基本内容一、自然灾害的概念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

16、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2、分类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3、特征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有复杂劳动性、潜在性、 群发性、 多因性、 实发性、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 注意:洪涝灾害的治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 如下表 ) 项目内容监测和预报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对于防御洪水,减轻洪灾的损失有巨大作用防治措施工程措 施兴修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位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保持水土;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1、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地区分布2、歌诀(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