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昌大学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题集锦(答案版)

c**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66KB
约15页
文档ID:299127001
南昌大学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题集锦(答案版)_第1页
1/15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南昌大学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题集锦(答案版) 1.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 2、简述斯大林模式 3、科学进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4、古巴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和主要理论观点 5、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识别 6.当代世界科学社会主义面临哪些挑战? 7、论述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对比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告成的历史必然性 8、述评社会主义国家的三次改革浪潮 9.论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10.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历史意义 11.试举例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 12.试分析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理由 13.如何理解改革对社会主义事业进展的必要性? 14. 简要回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15,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供给了哪些启示? 1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哪些理论成果? 17.试述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进展和亟待解决的共同问题 18,资本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如何熟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论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践选择。

20.如何正确熟悉“分不好蛋糕,就做不大蛋糕”的观点结合社会实际,谈谈对我国当前调配制度改革的斟酌 2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2.试述空想社会主义进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3.试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24.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举行改革? 25.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付出有哪些? 26.邓小平理论在哪些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举行了创新和进展? 27.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28.如何正确熟悉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新变化? 29.如何熟悉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30、试对比筹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简要说明为什么我们在建国初选择了筹划经济体制? 31、简述贯彻科学进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2、如何理解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基石? 33、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34、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强烈的”的理解。

35.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是什么? 36.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37.“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8.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创办再熟悉的主要观点 39.中国共产党在50年头中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哪些成果 40.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目标和根本内容是什么? 41.“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42.不兴隆国家创办社会主义的艰辛性和根本阅历教训 4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进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裁减空想色调,增加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成分的过程 44.列宁对落后国家创办社会主义的阅历总结对今天社会主义创办有什么启示? 1、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 答: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9世纪40年头,马克思、恩格斯在加入工人运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根基上,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根基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进展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批判了它的唯心史观和不切实际的空想,这种有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正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其次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进展到社会制度的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其次次历史性飞跃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传播,完成于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进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透露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征和进展规律,并把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同俄国的概括实践和时代进展相结合,科学回复了一系列新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民主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创办等问题上提出了大量新观点、新论断,极大丰富和进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此后,斯大林坚持和进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更加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进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在这段时间里,无论苏联、中国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从本国实际启程,用实际行动对科学社会主义举行了新的诠释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的实践到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多种模式实践,社会主义在改革中进展完善。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始于20世纪50年头,目前仍处于飞跃之中,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告成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第三次历史飞跃时期,时代主题已经由战役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进展,国际间强烈的经济角逐,实质上是各国间综合国力的角逐,表现为世界范围内高科技的竞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把握时代变化,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查看和斟酌中国问题;根据中国国情,抓住时代进展带来的机遇、回应时代进展提出的挑战20世纪90年头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党的创办的新的宏伟纲领,并在大量方面进一步丰富和进展了邓小平理论,这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 2、简述斯大林模式 答: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进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筹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筹划集中举行资源配置,举行社会生产活动。

概括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筹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头全面执行筹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筹划经济举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筹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根基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人利益”的罪证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终止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中断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用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在经济创办中,排斥市场调理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筹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进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经济方面的特点: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筹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进展,否决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筹划之下,并片面进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人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多投资。

政治方面的特点: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管理一切,直接发布命令;管理一切国家事务,民主法制不健全,领导的终身制,根本不受群众的监视,结果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 3、科学进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答:科学进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进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展科学进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进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进展的重要思想,充分断定新时期更加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基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启程,适应现代化创办,努力把握进展规律、摄取人类关于进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进展内涵、创新进展观念、开拓进展思路、解决进展难题的根基上提出来的科学进展观的意义:一是理论意义科学进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进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达,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进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摄取众多进展理论精华、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的进展观,是当代中国的进展论 二是实践意义一方面,科学进展观来源于实践。

科学进展观建立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全面回想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进展历程、专心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办阅历的根基之上,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办实践中发源的理论另一方面,科学进展观又指导实践,科学进展观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我们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创办小康社会,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宏伟复兴的实践过程三是政治意义党的十七大把科学进展观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定为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务必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确定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的方针,这使得全党、全国人民在工作方针上形成了一致,从而有利于我们在政治上统一思想、凝结气力、民主集中 四是经济意义科学进展观以进展为第一要义,坚持把进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创办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创办、一心一意谋进展,不断解放和进展生产力”,这为我国的经济进展供给了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科学进展观提出的经济“又好又快”进展、坚持“好字当头”,又为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布局、提高进展质量供给了机遇五是社会意义科学进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进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去全面进展,是现代化创办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进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进展。

这有利于形成自然、人和社会的良性、协调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进展六是人文意义科学进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进展好最宏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进展的启程点和落脚点,把得志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需求作为进展的根本目的,把推动人的最终进展、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进展的终极目标,坚持进展为了、进展依靠人民、进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表达了对人的崇敬和人文关切,表达了人文精神七是国际意义进展问题是全球问题,中国的进展既是中国内部的事,也是全球的事中国的进展,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进展问题,构成了全球进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展供给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保障八是创新意义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实践的不同于先工业化国家和兴隆 国家的进展模式,是对传统进展道路的创新,这一创新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进展中国家、乃至兴隆国家都有众多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一创新也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全球的进展 4、古巴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和主要理论观点 答:古巴在改革开放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在坚持这个原那么和方向的同时,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精简党政机构,裁减冗员,提高党政机关运作效率,重视党的廉正创办和党风创办,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教导和组织领导,巩固他们防腐拒变的才能。

2)积极稳步地推进经济改革,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合理进展,加强和深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