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今年的高新开发区与科技园区 杭州市科技志(1986-2022) 第六章 高新开发区与科技园区 第一节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建区简况 杭州市酝酿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于1981年,在举行城市总体规划时,筹划将电子仪表工业区设在紧邻文教区的西侧1984年,在杭州市经济社会进展战略理论研讨会上,提出应在智力和技术密集的杭州市西部古荡——西溪地区建立电子信息工业区,杭州市政府采用并正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七五”筹划中1988年10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报告,要求转报国家科委及国务院,在该地区建立杭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地域为天目山路以北,文一路以南,莫干山路以西,教三路以东约4平方公里,以及浙江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两个点 1990年3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在对原方案修改充实的根基上,再次向省政府请示,要求批准建立杭州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区域范围为:天目山路以北、莫干山路以西、余杭塘河以南、教五路以东约9平方公里的古荡—西溪地区,以及浙江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两个点,总面积10.6平方公里。
1990年3月2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报请国家科委转报国务院,要求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0年12月2日,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视察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题词“努力办好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浙江产业升级” 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因在建成区内创办,特点明显,起步快1991年3月6日,国务院以国发[1991]12号文批准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全国2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授权国家科委负责审定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域范围和面积,并举行归口管理和概括指导为争取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展留有较大空间,并使产业布局更趋合理,杭州市人民政府于1991年7月提出了适当扩大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范围的要求,报请省政府同意并转报国家科委同年9月,国家科委派员来杭举行区域范围的现场踏勘和高新区软硬环境的审定,原那么同意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原规划文教、电子仪表工业区域的根基上,向西北适当扩展,并从杭州钱江投资区内划出一块作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个点 · ·322 第六章 高新开发区与科技园区 1992年3月3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市人民政府以政府令公布《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规定》等6个政策性规定正式施行。
3月17日,国家科委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主区(11.44平方公里)和下沙区块(1.2平方公里)两片面组成,总面积为12.64平方公里其边界走向为:主区北起化工路—萍水路—益乐路—隐秀路—和气路—余杭塘河—莫干山路;南至天目山路—玉古路—青芝路—石虎路至老和山脚(浙江大学校园西界)—天目山路口;西起教五路—轻纺路下沙区块为5号马路以东,13号马路以西,8号马路以南,14号马路以北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扩大杭州市区行政区域的批复》(浙政发[1996]84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钱江投资区之江区块由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采纳和管理的批复》(杭政发[1996]100号)精神,高新区管委会从1996年7月16日起全面行使之江区块开发管理职责之江区块北依钱塘江,东以长江路为界,西至钱塘江岸线,南以浙赣铁路为界,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1.9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1997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杭州高新区根据进展需要,适当调整区域范围:从杭州高新区已批准的区域范围内,调减难以充分利用的政策区面积6平方公里,同时调入可供成片开发的之江区6平方公里。
新区由之江区块3.5平方公里和毗邻的长江路以东2.5平方公里组成,概括畛域为:西至之江一号路,南为浙赣铁路线,北至03省道,东达之江8号路至此,杭州高新区政策区域为主区块、下沙区块和之江区块,实际总面积增至23.14平方公里 2022年,杭州高新区和滨江区两区管理体制调整,区域面积随之扩大,区域范围包括主区块(11.4平方公里)、下沙区块(1.2平方公里)、滨江区三片面组成,总面积达85.6平方公里 二、机构沿革 1990年5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小组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组长李志雄,参谋周文,副组长张明光、朱致超、何显高、朱志祥1990年7月,省、市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县级),内设办公室、人事处、综合筹划处、产业开发处,暂定行政编制20名1990年7月,省科委抉择成立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委员会,主任周文、马洵1990年12月,中共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建立1992年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抉择建立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小组,组长李德葆,副组长鲁松庭、周文、马洵、张明光、周震武。
1996 ·323· 杭州市科技志(1986-2022) 年3月,根据开发区条例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那么,高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举行了调整,下设办公室(与党工委办公室合署)、人事劳动局(与党工委组织部合署)、规划创办局、房屋土地局、经济进展局、财政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察局(与纪工委合署) 2022年6月杭州高新区与滨江区实行两区管理体制调整,管委会、区政府领导班子也作了较大变动管委会、区政府的主要领导有:区党工委、区委书记洪航勇,副书记张耕、周瑞烈、项永丹,常委朱伟静、沈孔良、阮娴静、赵万能、黄昊明、骆振 两区管理体制调整后的党委、政府内设机构也作了相应的变动,高新开发区(滨江)党委机构包括高新区纪工委(滨江区纪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工作部门包括办公室(与党委办公室合署办公)、进展筹划与经济局、教导局、财政局、监察局(纪工委、纪委合署办公)、人事局、民政局、司法局(与政法委合署办公)、创办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社会进展局、审计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安分局 三、产业进展 按照国家科委制定的高新技术范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确定重点开发和扶植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机电一体化、高效节能等5个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
1990年,开发区就利用建成区内现有条件认定接纳22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37.5万元,总利润444.3万元,税金总额121.6万元,出口总额116.1万元多数企业人均创利税达成并超过1万元1990年10月,组织23个单位、53项产品赴北京加入全国高科技产业开发区汇报展览,受到了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好评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国务委员宋健等领导同志参观了展区,宋健同志并亲笔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题词“天堂硅谷” 1991年3月,杭州高新区被列为全国首批2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1991年11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进展十年规划和“八五”筹划纲要》通过省、市科委和市计委、经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审定,并上报国家科委12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主区9平方公里的操纵性详规和根基设施规划,包括西斗门科技工业园、葛家庄科技工业园、毛家桥科技工业园及文三路技工贸一条街的操纵性详规通过市城乡建委组织的审查,原那么同意作为启动区块创办的依据区内首批基建工程立项5.9万平方米,总投资531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进展至90家,其中电子信息类53家,新材料10家,生物工程和医学工程6家,光机 · ·324 第六章 高新开发区与科技园区 电一体化17家,新能源等4家。
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家,总投资542万美元,其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4家浙江大学智能操纵技术工程公司开发的西药生产发酵过程智能操纵和动态优化系统,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攻关工程199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619.3万元,利润707.9万元,税金总额256.1万元,出口总额310.6万元 1992年10月,高新区主区(11.44平方公里)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准,新区创办开头起步全区立项定点工程35个,总投资4.52亿元其中西斗门科技工业园、葛家庄科技工业园、文三路技工贸一条街定点工程15个,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投资2.48亿元文三路东段4380平方米营业用房竣工并投入使用,安置17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经营“窗口”,其中9家挂牌开业下沙科技工业园依托钱江投资区举行开发,完成“四通一平”,并制定了工程进区审批管理手段吸引外资取得进展,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家,投资额3304.6万美元;批准立项的外商投资工程6个,投资额4066万美元经认定的高新技术外商投资企业从4家增至7家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扩大,全年吸引、接纳高新技术企业78家,累计168家工业自动化操纵工程涉及西药发酵、中药优化配料、配煤、动态称重、漂染工艺、窑炉操纵、化肥合成、塑料薄膜成型等工艺过程,生产过程计算机优化操纵,纹织计算机辅佐设计系统,HZK系列可编程序操纵器等一批工程,被列入全国火炬筹划或国家“八五”重大攻关工程和机电部重点推广工程,为全国百余家企业改造传统产业或工艺发挥了作用。
1992年,根本投入正常运行企业8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利润2300万元,上缴税金598.4万元,出口总额809.3万元 1992年 3月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以令的形式发布了《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规定》(30号令)、《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手段》(31号令)、《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税收管理手段》(32号令)、《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经外贸管理手段》(33号令)、《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手段》(34号令)、《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劳动人事管理手段》(35号令)7月17日,国家科委火炬办副主任叶吉唐专程来杭,授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牌匾 1993年,是杭州高新区各项工作实现腾跃式进展的一年管委会投入资金9000万元,征地555亩,实施了西斗门科技工业园、葛家庄科技工业园和翠苑五区科技人员住宅集中成片开发和创办当年下达开工工程43项,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总投资5.4亿元当年新引进企业132家,累计进区企业305家全区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有19家,其中超2000万元企业8家199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亿 ·325· 杭州市科技志(1986-2022) 元,技工贸总收入5.9亿元,利润8300万元,税金2300万元,出口创汇227.7万美元。
6月28日,杭州高新区第一个集中开发创办的西斗门科技工业园,举行了隆重的奠基暨首期工程开工仪式9月,高新区内最大的科技工业园(1.55平方公里)——塘北科技工业园操纵性详规通过了市计委、规划部门的审查 1994年,是杭州高新区致力于产业上规模、加快新区创办步伐并取得显著业绩的一年全区新引进企业60家,累计达36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累计高新技术企业216家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了电子信息为主体,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能源环保为重点的多学科、多领域举头并进的进展态势区内有466个高新技术产品及工程进入商品化生产或推广应用,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增至38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38亿元,利税1.43亿元,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区域创新才能不断巩固省科委受理高新区申报各类科技筹划工程74项,共批准71项;有34家企业42个工程列入“省科技开发贷款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