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利用天体测罗经差 利用天体测罗经差 利用天体测罗经差 一、观测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留神事项 1.原理 计算公式:?C=AC-CB CB是天体的罗方位,TB是天体的真方位 2.留神事项(可引起所测天体真方位误差的因素) 一、所用的光学方位仪务必是经过标校好的,否那么所测出来的天体的真方位是有误差的; 二、方位分罗经的安装基线务必与舰艏艉线平行,由于甲板变形会引起基线误差,这个误差必然会引起所测天体真方位的误差 三、为求得较切实的罗经差?C,应尽量减小AC 和CB的误差 (1)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减小方位误差 ① 方位误差:用天体计算方代替天体真方位产生的误差,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天体高度 ② 实际观测中要尽量选择低高度的天体,其高度应低于30?,最好低于15? ③ 方位误差还与被测天体的方位和赤纬有关,被测天体的方位趋近0?,赤纬趋近90?时,引起的方位误差趋近零 (2)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减小倾斜误差 ① 倾斜误差: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与被测天体的高度和倾斜角有关系。
②为减小倾斜误差,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来测定罗经差,并且在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 (3)为制止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应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罗方位罗经读数读至0?.5,观测时间切实到1m 二、观测太阳低高度方位求罗经差 1.步骤 1)观测太阳低高度方位CB,同时记录观测时间 2)求观测时刻太阳的计算方位AC,近似作为太阳真方位 3)求罗经差?C=AC—CB 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1)布局 《太阳方位表》共分两册,第一册适用纬度为0?~30?(英版称Davis′s tables, 戴氏表)其次册适用纬度为30?~64?(英版称Burdwood′s tables,柏氏表) 查表引数:纬度?、赤纬?和视时T?当查表引数纬度、视时、太阳赤纬与表列数据不同时应举行内插,以求得较精确的太阳方位 半圆方位命名:第一名称与纬度同名,其次名称上午观测时为“东(E)”,下午观测时为“西(W)”,可以换算为圆周方位 2)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方法 (1)观测太阳罗方位CB,并记录时间(ZT)。
(2)根据观测时的年、月、日查“太阳赤纬表”和“时差表”,得到观测时的太阳赤纬(?)和时差(?) (3)求观测时的视时 (4)以纬度(?)、视时(T?)、太阳赤纬(?)为引数,查得太阳方位AC必要时换算为圆周方位 (5)计算求罗经差?C=AC—CB 3.用函数计算器计算或查《B105》表求罗经差 cot Ac =cos?c tan?csct-sin?c cott 三、观测太阳真出没(true sunrises or sunsets)方位求罗经差1.观测太阳真出没的时机 ⊙ h?21?? D(太阳视直径) 太阳下边缘高度为 太阳视直径时,观测到的就是太阳真出没的方位 2.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的方法 根据边的余弦公式得: 式中:?c为观测时刻推算船位的纬度 ?为观测时刻太阳赤纬,可以根据观测时间从《航海天文历》或《太阳方位表》中查取。
1)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 查表引数:推算纬度?c和太阳赤纬? 命名:查出的方位为半圆方位,需要命名,第一名称与纬度同名,其次名称真出时为E,真没时为W 2) 用函数计算器计算求罗经差 四、观测北极星(polaris)方位求罗经差 1.北极星 位于北天极邻近,周日视运动轨迹是一个球面半径小于1°的周日平行圈,在一昼夜之内北极星的方位变化不超过2°,北极星是北半球中低纬度(低于35?)测者夜间测定罗经差的优选物标 2.步骤 (1)用罗经观测北极星的罗方位CB,并记录观测时间(精确到分钟即可)和推算船位 r Υ (2)根据观测时间从《航海天文历》中查得春分点格林时角(tG),计算得出春分点地方时角(t) ΥΥE 春分点地方时角(t)=春分点格林时角(tG)± 推算船位经度(?W) Υ (3)以推算船位纬度(?c)和春分点地方时角(t)为引数查《航海天文历》 中的“北极星方位角”表得北极星计算方位Ac,近似作为真方位查得的方位需要命名,用左侧的地方时角时,方位命名为NW, 用右侧的地方时角时,方位命名为NE。
不需要内插 (4)计算罗经差:?C=Ac-CB 如何利用GPS求罗经差_海员招生 Magnetic compass(磁罗盘)和gyro compass(电罗盘)是船舶测定航向和方位的主要仪器,航海上用Magnetic compass和gyro compass测定的航向和方位,是以罗经北和陀罗北为基准读数的,假设罗经北和陀罗北所指的方向不和真北完全一致,就存在罗经差 罗经差是否切实,直接影响船舶航行的效益和安好因此,船舶在航行中,值班驾驶人员要充分利用一切机遇测罗经差,检查罗经工作是否正常目前船上常用的测罗经差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叠标测罗经差;利用远距离单物标方位测罗经差;利用天体方位测罗经差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展,GPS在航航中的广泛应用,更加是GPS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供给连续的三维(纬度,经度,高度)高精度的船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GPS求两点间大圆航向的功能计算罗经差 一、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的原理 假设测者观测天体罗方位时船位为(1,1),该位置由GPS直接读出,天体地理位置(2,2)由如下公式求出: 2NS=DECNS 2NS=GHA(GHA180) 利用GPS中求两点间大圆航向的功能,将观测时的船位(1,1)作为航路点①,天体地理位置(2,2)作为航路点②,把航路点①和航路点②输入GPS,计算出的大圆航向即是天体计算方位(AC)。
二、利用GPS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1) 打定好罗经,使其工作正常,观测时保持罗经水平,使方位仪上的水准气泡位于中间位置 2) 观测低高度天体罗方位为CB或GB同时记录观测时间(ZT)和GPS船位(1,1) 3) 根据观测时间查《航海天文历》求出天体的格林时角(GHA)和赤纬(DEC)并转换成天体地理位置(2,2) 4) 将GPS船位(1,1) 和天体地理位置(2,2)视为Waypoint1和Waypoint2,利用GPS求两点大圆航向的功能计算出Waypoint1到Waypoint2的大圆航向即天体计算方位(AC) 5) G(C)= AC-GB(CB) 三、利用GPS求罗经差的优点 1) 操作简朴 当前船舶都配有GPS而且每个GPS都根本具有求两点间大圆航向的功能,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 2) 精度高,误差小 由于GPS可以连续供给高精度的观测船位,由该船位求得的计算方位替代天体真方位,由此产生的误差可以疏忽不计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