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心:大义之谬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298859063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铁心:大义之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杨铁心:大义之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杨铁心:大义之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铁心:大义之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铁心:大义之谬(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铁心:大义之谬(一)临安牛家村,郭杨两家遭难之日。混乱中,杨铁心找到了自己的妻子包惜弱。她乍见丈夫,又惊又喜,扑到了他怀里。杨铁心问道:“大嫂呢?”包惜弱道:“在前面,给官兵捉去啦!”杨铁心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救她。”包惜弱如芙蓉花般娇嫩的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你不要管我,郭大哥已经死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救出嫂子,给郭大哥留一脉香火!”然后,面对汹涌而至的官兵,为免受羞辱,包惜弱拔剑自刎。事情本该是这样的,感天动地。男人的大义需要女人的成全,包惜弱应该遵守这个套路啊!如此,杨铁心再做任何选择,都不会有争议。可惜偏不,大难就在眼前,包惜弱面对丈夫要去救李萍的念头,万分惊恐,她死死的抱着他,

2、不愿分离,然而杨铁心依然狠心推开她,决然而去。金庸老先生也有意思,他可以让杨铁心先遇到李萍,因救李萍而耽误了妻子,以至让她不知所踪;也可以让他在救下妻子后暂时没有面临别的危险,因而分身去救李萍,相救归来后发现妻子失踪。结果一样,但这样更符合人性范畴内的“义”。然而他偏偏要设计这样一个充满迷惑性的场面。很难说,这只是简单的表彰杨铁心的“义薄云天”或“舍己为人”。于是我表达了这样的看法:“杨铁心把妻子丢给虎狼一般的官兵,选择去救郭靖的母亲李萍,理由是无论如何要给郭家留下骨血,这就是所谓的义气。这种人是自私凉薄到骨子里的,任何人的性命都不如他自己的名声重要,可笑此类人还被长久的赞颂着。所以,包惜弱改

3、嫁完颜洪烈,杨康不认亲父,都是他应有的惩罚。”这句话直接给出评判和结论,并没有说明为什么,显得很苛刻,很颠覆,但引来如潮的反对仍然令我颇感意外。事不辨不明,与网友几经辩论交流,我反而在杨铁心身上更明晰的看出,他何以如此选择,以及他的行为背后有一种何等牢固难破的集体无意识心态。(二)网友举出许多例子来为杨铁心的选择寻找合理性。比如,郭靖为守襄阳城而忍痛不救被敌方绑架的女儿郭襄,比如,赵氏孤儿里为“道义”献出亲生子的程婴,甚至于,把亲妈与老婆同时落水先救谁的难题摆了出来。这些事例当然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就像一把钥匙解一把锁,哪怕两把钥匙纹路、造型达到99%的相似性,只要存在1%的区别,便无法用一把

4、钥匙同时开两把锁。对于事物的评判与认定,要回到事物本身。事物自身的纹理、细节,才是决定其性质的根本。这便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于分毫之间分辨差异,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此再回头看这些例子,其实并不难分辨。郭靖的选择无可指责,因为一方是女儿,一方涉及到全城成千上万的人命,甚至是亡国的危险,孰重孰轻,一目了然,更何况,他取得了女儿的理解和支持;赵氏孤儿中,屠岸贾要杀全城的幼儿,程婴的自我牺牲救得不仅是赵氏孤儿,更何况,他的行为不止是对赵氏的“义”,更包含着对于奸臣、暴政的反抗,对于无辜受难者的同情和不平。至于母亲与妻子同时落水先救谁,倒是有一定的可比性,因为选择仅在私人领域,并不涉及公共安全

5、。但双方皆是至亲之人,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性的选择,预先设定必须救谁舍谁都是不合理的。2016年夏的一场大水中,河北有一个小伙子,在洪灾到来之际撒腿就跑去救母亲,把自己的妻儿扔在危险之中,遭到如潮的质疑。救亲母有错吗?没有。但为什么他的行为令人愤慨,原因便在细节之中:首先,他预先知道有洪水,在母亲住所附近徘徊近两小时,却未采取转移母亲的措施。其次,洪灾发生时,一方是妻子、孩子和有残疾的父亲,且就在身边,另一方是母亲一人,另居别处,他舍近求远,舍多救少,这不是孝感动天,这是脑子不清楚。再来看看杨铁心选择放弃包惜弱时发生了什么吧!他救下包惜弱时并不知道这个女人是谁,看清楚不是李萍之后,他不顾

6、官兵又来的即时危险,也不顾包惜弱的恐惧和苦苦哀求,毅然决然的推开了自己的妻子,去寻找不知道是不是一定处于危险之中的李萍。在做出选择,且误认妻子因此丧命的情况下,也未见杨铁心有任何歉意和不安,十几年后再相见,他竟然语带讽刺。因为这些细节,我无法用所谓“义”、所谓“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去理解他,同情他。网友Nigrae说得好,这相当于“两个人落水,你划着船先救起一个,然后把她扔下船再去找另一个”。情与义,都不能胶柱鼓瑟,否则,便成了吃人的“礼教”。杨铁心的选择,与其说是情义两难,不如说是教条愚蠢。或许我说他“自私凉薄”确乎有失偏颇,但是否可以说,他的问题在于他对“义”的认知过于低级,过于拘泥不化?

7、(三)“不管怎样,舍己为人不应该被批评。”许多网友表现了如是的意思。没有人批评舍己为人,关键是,我们是否弄清楚了何为“舍己为人”?包惜弱与她肚中的孩儿就不是人吗?网友林志瞬举了电影机械公敌的例子:男主和女儿一起坠水被困车内,机器人选择救几率更高的男主,而男主则希望牺牲自己救下女儿。多好的例子呀。可是这可以作为支持杨铁心的论证吗?不仅不能,还恰恰起了反作用。因为男主选择牺牲的,是自己。而杨铁心选择牺牲的,是妻子。而他赶去相救的,也并非李萍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目的仅仅是“为郭家留一条血脉”。所谓舍己,这个“己”字,只能是自己一个人。把任何其他人拉进来当作“己”代而牺牲,都是越俎代庖的强权逻辑。

8、即便是夫妻父子,也不能把对方视为所谓“一体”,而替对方决定生死大事。假若机械公敌中是男主的女儿与别人的女儿坠水被困,且男主女儿被救的机率更高,而男主希望牺牲自己的女儿,先去救别人的女儿,恐怕不仅女儿会恨他,观众也会质疑不解吧!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几乎每一个反对者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如果是我,我不会弃妻子而去救李萍,但是杨铁心这样做了,他是值得敬佩的!”这背后的逻辑何其实用理性:“我不会这样做,因为太危险,我需保全自己,我并不伟大;但我给予这样做的人极高的褒奖(其实也是怂恿),那么万一我落难了,说不定有被救的机会。真是双赢啊!”一个鼓吹与呼吁“舍己救人”之类超出普通人性范畴和能力的品质的社会,

9、是值得商榷的。舍己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自我追求,只能用来要求自己,与他人毫无关系,因而也根本不需要提倡与宣扬。而我们多年来恰恰在做这样的事情:自己躲在壳子里,生怕吃一点亏,却期盼着他人都能舍生取义,舍己为人。(四)网友小毛毛狐的观点一针见血:“换个方式想想,如果不是包惜弱,而是杨铁心的爹或者娘,他会选择丢下不管么?绝对不会,绝对不敢。所以,和舍己为人的义气关系不大,和是否把亲人看为和自己一体更加无关,归根到底,还是在一个夫权、父权的社会里,妻儿没有独立人格,只是附庸,所以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迫不得已地抛弃罢了。”撕去所有大义的标签和所谓不得已的两难,这才是杨铁心的选择背后最深层的文化原因。虽然对杨

10、铁心的行为抱有重重质疑,但有一点我愿意相信,那便是杨铁心做出那个决定时,内心也是充满悲壮的。他应该也真诚的相信自己选择了“大义”,无愧于天地。但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心理,让我感受到的不是“感动”,而是“可怕”。(五)杨铁心身上,其实很鲜明的反应了部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文明取向的冲突。这些传统观念深植在国人观念中,强大到许多人浑然不觉,因而明明生活在当代,接受了现代教育和互联网的冲击,依然一开口,便穿越回了远古。莫说“不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要求古人”,这是小说评论,并非历史再现。若严格按照古人思维,郭靖和黄蓉哪里有机会游山玩水,成其佳话?曹雪芹曾借贾宝玉之口,对“文死谏、武死战”这样人人称颂、感动的儒家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说这些人不过是“疏谋无能、沽名钓誉”,把这帮以“忠义”自居的迂腐之士嘲讽的无处藏身。同样是这个伟大的作者,早在三百年前,便提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字里行间透露着平等的视角和对女性的尊重。三百年前的清人尚且如此,我们这些接受现代教育的年轻人,何以口口声声以忠孝仁义之名,论证杨铁心将妻子丢入虎狼窝的合理性,大有恨不得把他捧入忠义祠的架式?撕去裹在外表上的那层高尚的面纱,杨铁心所裸露的,也不过是迂腐、无情罢了。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天在生活里、在读书时、在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中,需要警惕和审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武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