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298856267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端午的鸭蛋》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端午的鸭蛋 学案 【教师寄语】:在我的眼里,故乡的山无一不秀美,故乡的水无一不清澈,故乡的人无一不亲切!【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3、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难点:体会“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故乡的热爱”的写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门楣( ) 苋( )菜 硝 ( )

2、药腌( )腊 大襟( ) 车胤(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门楣: 莫名其妙:肃然: 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 囊萤映雪:3、了解“有关作者汪曾祺”。4、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示:(1)通过找本文的中心句、过渡段、过渡句来理清文章思路。全文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 (2)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二、课上学习(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三)突破重难点1. 精读课文,理解探究(1) 汪曾祺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既然有这么多的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他大写特写呢?(2)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3、1)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找出例句并加以分析。A“平淡而有味”: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C“有淡淡的幽默”:(2)作者写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吃鸭蛋、玩蛋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4、。说说你的看法。(4)对于本文,你还有什么疑惑吗?请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请在班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四)、课堂小结(五)、达标测试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门槛( ) 腌蛋( ) 车胤( )门楣( ) 苋菜(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曾经沧海难为水: 莫名其妙: 囊萤映雪:3、端午节的鸭蛋选自_作者_,江苏高邮人,_家。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 _ _ 。4、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B、马的颚骨虽

5、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5、文中引用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请你写一段话,用上这句诗。6、中国古代留传下来许多苦读书的故事,除车胤“囊萤映雪”之外,请你再简要写出两例:7、阅读理解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

6、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注明: “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 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 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

7、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已并丕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 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 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

8、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肃然起敬:颜色:(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对高邮咸鸭蛋出名的原因,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高邮大麻鸭是著名鸭种,鸭多,蛋也多。B.高邮人善于腌鸭蛋。C.高邮鸭蛋是双黄蛋。D.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好吃中看。(4)不能说明高邮鸭蛋出名的一句是:()A.外地人对高邮人“肃然起敬”。B.上海店铺必特别标明“高邮鸭蛋”。C.古书上有关于高邮鸭蛋的记载。D.高邮鸭蛋确实好吃,别处鸭蛋不能比。(5)为什么“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6)文中画线句可否删去?为什么?(7)你怎样理解作者贬别处的鸭蛋“发干,发粉,人口如嚼石灰”?(8)这段文字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布置作业答案解析4、C 7、 恭敬、重视、另眼相看。质地。高邮鸭蛋名闻遐迩。(3)(4)(5)我认为只称道鸭蛋是小瞧了家乡人:高邮可称道者尚多,岂止一鸭蛋哉!(6)删去 亦可,不删为好:一个我并“不喜欢”、又“不会做事”的文人却也在书中辑录了高邮鸭,足见高邮鸭蛋深受人爱,声名远播。 这“随意”之笔,体现着作者的行文风格。(7)用夸张的贬斥反衬高邮鸭蛋的精美可口,幽默而生动。(8)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